我一直認為:「宜居城市」是適宜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城市是宜人的自然生態環境與和諧的社會,人文環境的完整的統一體,是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宜居城市應該是所有城市發展和追求的目標,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基本方向就是不斷地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供舒適的生活和休閑空間,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建立充滿活力、開放和包容的社會環境,引導居民尊重社會公共空間,共建美好和幸福的生活家園。

2005年我就提出宜居城市建設的標準為:一是健康性,遠離各種有害物質及環境污染的可能傷害應具有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水、安靜的生活環境、乾淨的街區;二是安全性,具備健全的法治社會秩序、完備的防災與預警系統、安全的日常生活環境和交通出行系統;三是宜人性,城市的自然環境舒適宜人,也就是要擁有舒適的氣候、新鮮的空氣、適宜的開敞空間、良好的綠化;三是方便性,城市居民生活應該是方便的,城市要具備完善的、公平的基礎配套設施也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購物、就醫、就學等方便的公共設施的服務;五是便利性,城市居民出行是便捷的,應以公交系統優先發展為核心,能夠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六是和諧性,城市應該具有良好的鄰里關係,和諧的社區文化,並能夠傳承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同時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的城市;全部符合這一標準的城市相對較少,但很多城市由於自身的特色和優勢不同,在某些方面表現的更好一些。

另外, 我也一直認為:「宜居城市」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或者說是一個動態的目標,即一個城市是否「宜居」,要從動態的發展歷程來審視,或者是與其他城市相比較,是否達到「宜居城市」的標準,要看參照城市和自身的發展歷程。「宜居城市」也是居民對城市的一種心理感受,這種感受與居民的個人屬性,即年齡、性別、職業、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密切相關,對「宜居城市」的評價和宜居城市建設的重點要充分考慮居民的感受。因此,一個城市是否宜居,其內涵不僅要看城市發展的經濟指標,更重要的是要看城市是否能夠滿足居民在不同層次上對居住和生活環境的要求。因此,我國究竟多少城市是宜居城市,每個人的評價和看法不同,只要自己喜歡的就是宜居城市。


雅安市全國空氣第一(負離子是世衛組織規定的十倍),366個城市中水質全國第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冬天石棉、漢源15攝氏度,夏天碧峰峽、蒙頂山、寶興不超25攝氏度),原西康省省會,茶馬古道起點;是中國唯一生態氣候城市、中國森林旅遊示範市(全國只有6個,四川唯一),先後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宜居環境世界排名前列,亞洲最美高山360觀景平台;中國第一隻熊貓發現地,熊貓數量和保護區面積全國居首,全球茶文化發源地,最早人工種茶地,被評為世界最美茶鄉-中國茶都;全國最大生態動物園,世界最大天坑等等,醫療有全國第二的華西醫院等,川西醫療中心、教育中心;未來8條高速,4條鐵路,5個通用機場,有中國最美雲端高速,中國著名318線,各種國家公園達7個,19個4A景區,在建5A景區3個以上,連續4年入選中國10大宜居城市。所以還有更宜居的城市嗎?所以雅安少了城市營銷……


謝謝邀請!我想說的是,是否是宜居城市,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有人覺得氣候好屬於宜居,有人覺得賺錢多適合宜居,有人覺得交通便利適合宜居,有人生活在自己家鄉,就覺得自己家鄉好等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2017中科院發布了一份關於宜居城市的研究報告,先後調查了40多個城市,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為:青島、昆明、三亞、大連、威海、蘇州、珠海、廈門、深圳、重慶。而這份報告的評價指標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務設施方便性、自然環境宜人性、社會人文環境舒適性、交通便捷性和環境健康性等六大維度和二十九個具體評價指標。這個可能比較有權威或者說涉及面比較周全的評判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