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賴清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賴清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閣揆賴德清近日公開宣揚蔡政府政績,說蔡總統在年改上路後沒有「大肆慶祝」,反而向軍公教致謝與道歉,這就是謙卑。此話引起外界反感,連蔡英文次日都公開打臉他,說年改「不是可以大肆慶祝的事」,因為過程中有人做了「犧牲」。

賴清德屢次發言不當,引發外界嘲諷,主因是他眼界不夠寬廣,又缺乏同理心。例如,接見醫療奉獻獎得獎人時,他憑刻板印象說「男男同性戀是愛滋病主要成因」;對於長照照服員薪資太低,他要大家「當作做功德」;北部居民反深澳電廠,他聲稱會用「乾淨的煤」;民眾擔心電力不足,他回稱沒有缺電問題「只是剩得不夠多」。種種不知所云,出在他不認真看待問題,無法理解人民的感受,以為憑權力就可以做出政績。

賴揆在台南被奉為「神」級人物,但一到中央當官,立刻就洩了底。問題並不在天龍國百姓太刁,而是賴清德的政治深度一測即知,他一開口分析問題或指示政策,就露出其淺薄。正因如此,他才會把北檢起訴馬英九的三中案拿來說嘴,甚至把國民黨規畫動工的蘇花改也說得口沫橫飛。

閣揆面對問題,若以為光用脣舌即可應付過去,那人民要政府幹嘛?何況,侵害了民眾權益,還擺出勝利者之姿,這人性何在?賴清德意識形態偏執,幾度不顧身分強調自己是「台獨工作者」,弄到兩岸關係急墜。他用不帶人性的眼光談政績,莫非把人民當草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