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對於骨鬆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病患,醫師指出,透過「經皮氣球式椎體整形術」治療,不僅傷口較小,且在術後只需住院觀察  1-2天,配合背架使用,就能早日下床活動,減少患者與家屬照護上的負擔。
骨科醫師羅浩儒表示,骨鬆症是指人類在老化過程中,骨質經由吸收與形成的不平衡,導致骨質密度逐漸減少。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患者,通常會有嚴重的背痛,需要長時間臥床與背架固定,甚至可能會引發心肺功能等併發症。
羅浩儒說,過去治療是手術、長期臥床與背架治療,加上長期給予止痛藥物緩解。傳統手術需要打上鋼釘與骨融合手術,術後傷口大,且會破壞較多正常骨頭與組織。
然而,透過經皮氣球式椎體整形術,先經由氣球充氣,將塌陷的椎體撐起並創造出骨水泥空間,之後再透過骨髓針注入骨水泥,填充因骨質疏鬆所引起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不只傷口僅有針孔大小、能增強脊椎穩定性,也能矯正因壓迫性骨折而引起的駝背問題。
羅浩儒指出,病患在接受該項手術後,只需住院觀察  1-2天,配合背架使用,就能早日下床活動,減少患者與家屬照護上的負擔。醫學研究證實能有效改善背部疼痛與恢復正常脊椎生物力學的穩定性,而且併發症低,是治療壓迫性骨折不錯的選擇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