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宮斗劇是什麼?

《延禧攻略》還是《如懿傳》?

正是這兩部火爆的宮斗劇,又一次將延禧宮帶「火」了。

宮斗劇里「開掛」的小主們,都住過延禧宮。延禧宮,幾乎成為了小主們的人生跳板。

《延禧攻略》中,魏瓔珞從延禧宮裡的小貴人「開掛打怪」成了恩寵不斷的令貴妃;

《如懿傳》中,如懿在延禧宮裡從不爭不搶的嫻妃搖身一變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甄嬛傳》中,安陵容在延禧宮裡從自卑的末位答應明爭暗鬥成了心狠手辣的驪妃。

在宮斗劇里,再偏僻荒涼的宮院,也阻擋不了飛上枝頭當鳳凰的命。小主們都從偏僻的宮院走了出去,也都從低微走向了人生巔峰。

然而,歷史上的延禧宮卻是最不受嬪妃們待見的宮院!

充滿詭秘色彩的冷僻宮院

延禧宮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內廷東六宮之一,也是故宮裡建成最早的宮殿之一。

初建成之時,名作「長壽宮」;明朝康靖十四年,又改名作「延祺宮」;直至清朝,才更名為「延禧宮」。

《國朝宮史》載:「凝祥門、昭華門之內,中間南向者曰延禧門,門內為延禧宮。」

延禧宮是清朝時期重建修複次數最多的宮院,僅僅是因為火災,就重建了五次。

與後宮其他的宮院不同,在延禧宮居住過的嬪妃多數不受恩寵,延禧宮甚至已經成為了不受寵幸的嬪妃的特定住所。

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清代道光時的恬嬪。據史料記載,道光在位時,恬嬪富察氏就曾住在延禧宮。恬嬪一生不受恩寵,也並未生兒育女,鬱鬱寡歡、悲涼度日,最終葬身於一場大火之中。

後來,便有了「誰住進延禧宮便再也無法得到恩寵」的荒唐傳言。延禧宮,儼然成為了一座不是冷宮的「冷宮」。

此外,延禧宮還經常被一些充滿看似頭頭是道、實則毫無根據的流言糾纏著。

宮中閑人說:延禧宮離故宮的蒼震門最近。蒼震門是東六宮下人出入的重要門戶,宮女太監往來雜亂,更顯「檔次」低微。且遠離乾清宮和養心殿,小主們最不受恩寵。

宮女太監上班的蒼震門

宮外老百姓說:延禧宮緊貼著號稱「陰陽路」的「東筒子夾道」,一不小心就會踩上「陰路」,住在裡面的妃子是「最倒霉最悲慘」的。

宮門外的人們還相傳著許多延禧宮的「靈異怪聞」,都有失佐證,不足為信。

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同樣金碧輝煌的延禧宮,的確很不受待見。

一場大火定格了延禧宮的命運

自從延禧宮建成以來,接連遭受了一百多次火災。

於是便有許多地理八卦學者說:延禧宮地處故宮的東南角,在地理位置上正處於八卦中的艮位。這是一個不適合建造宮殿的方位,因為極其容易著火。

果不其然,延禧宮成為了故宮中失火最多的宮殿。

最嚴重的當屬道光二十五年間的那場大火。

《內務府奏銷檔》記載載: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亥初,延禧宮不戒於火,由東西兩配殿起火,延燒正殿五間,東西配殿六間,後殿五間,東西配殿六間,東水房三間,共燒房二十五間。」

那一年,東六宮的東南方向,大火染紅了故宮的半邊天空。延禧宮,被大火燒成了只剩幾扇門的廢墟!

凄涼悲慘的恬嬪,正是薨於這場大火之後。自此之後,道光帝就再也無心修砌重建破敗的延禧宮。

對於一座宮殿而言,無論是自然的災害還是人為的毀壞,都是它的命運。恰到好處的損毀,是標新立異。無可挽回的損壞,亦是歷史的腳步。

其實,道光當政的清王朝早已日漸衰落,道光為挽救衰落所作的努力,對於社會弊端積重難返的清朝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蚍蜉撼大樹。清王朝在道光統治時期進一步衰落。

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王朝代表的中國無奈戰敗,前前後後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

在內憂外患的歷史背景下,延禧宮欲重建舊日榮光,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場大火之後,命運多舛的延禧宮成為一片廢墟,存在於東六宮荒涼的一角,無人過問。

住在延禧宮的最後一位妃子

溥儀登基後,端康皇貴妃瑾妃,看上了這座破舊不堪的延禧宮,欲使之修建成一處西式的休閑雅地,名叫「水晶宮」。

延禧宮似乎將要再一次重現於世人眼前。

瑾妃,是光緒帝僅有的三位后妃之一。瑾妃早期生性沉穩、不爭不搶,因此,在其妹妹珍妃(光緒帝最為寵幸的妃子)因支持維新變法而被慈禧太后害死之後,自己並沒有受到太大的牽連。但慈禧太后薨逝前,瑾妃也過得相當壓抑。

但年輕的溥儀在位時,已尊為皇貴妃的瑾妃卻性情大變,變得專橫霸道,飛揚跋扈。瑾妃處處干涉溥儀,把自己視為皇太后,強迫溥儀稱她為「皇額娘」。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里說道:「瑾妃以慈禧為榜樣,一心一意模仿慈禧」。

因此,瑾妃妄想通過重新改造、修建延禧宮來彰顯自己的地位,欲把延禧宮建造成自己的後花園。

據《清宮詞》、《清稗類鈔》記載,瑾妃的「水晶宮」藍圖,是在延禧宮的廢址上修建一座西洋式水殿。

電腦想像圖:地下一層的玻璃窗戶,就像海底世界

構架用鋼鐵架起,牆壁和一層地板則用玻璃磚建造。

在牆壁的夾層中,蓄上水養上魚,荷藻參差搖擺,青翠如畫,如「水晶宮」一般。

水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環繞。裕隆太后對這個水殿的設計甚為滿意,於是題匾額曰「靈沼軒」。

然而,這個需要巨大人力物力財力來完成的後花園「水晶宮」,對於當時的清王朝來說,顯然是不自量力的。

瑾妃的「水晶宮」,修建到一半,就因國庫空虛而停工。

當時的清末政府腐敗至極,整個朝代已然奄奄一息。清朝末代皇族想要通過修建延禧宮,來彰顯清朝的實力和藍圖美夢,顯得可笑無比。

後宮妃子重建華堂尊享榮華的美夢,終究不能實現。

延禧宮終成為清王朝的「爛尾」

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統治的辛亥革命全面爆發。

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中國歷經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讓人唏噓不已的是,在新舊勢力的交鋒中,瑾妃的「水晶宮」、「靈沼軒」,玻璃還未安上,魚兒還沒養起,就被飛機一聲投彈,炸毀在濃煙里。

腐朽的清朝政府與延禧宮一樣,都成了「爛尾」。瑾妃夢想中的「水晶宮」,再無力修葺,成了如今這般模樣。

延禧宮在如此的歷史環境下,經歷了巨大的風雲變幻,它既是歷史的犧牲品,也時代的產物。

如今的延禧宮,是故宮中文物存放的重要宮院,2010年開始對外開放。又因電視劇而重新「火」了,成為了一個遊客絡繹不絕的景點。

歷史的進程還在不斷前進,曾經的落寞與繁華都只是過往雲煙。

延禧宮,或許少有人在乎它的歷史,但它卻是朝代榮衰的象徵,亦是時代轉換的靜穆見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