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慕課,慕課的由來,以及現在的發展如何。


MOOCs,是「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縮寫,中文譯為「慕課」。近年來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甚至被一些學者比作教育界的「海嘯」。紐約時報宣佈2012年「MOOC之年」。因為數以百萬計的學生在世界學習MOOCs課程,這些課程來自世界頂尖名校,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哈佛和哥倫比亞;同時,數以百萬計的投資流向了這些公司,媒體認為MOOCs為高等教育帶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的教育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推動MOOCs,北大、清華等9名校已經推出若干課程,據北大校長透露,北大某門課程有10萬人選修。課程結束,通過考試的有1萬人。其中北大在校生100人, 其他9900人分佈在世界各地,得到課程合格證書。


慕課的核心在於在線教學方式的突破,雖然這只是一個開始,卻讓人看到了可能性的將來!與公開課和一些純視頻教程不同,傳統上的視頻教程雖然也有很多人看,做到了大規模和開放,但是學習者之間沒什麼聯繫,學習也沒有什麼方法可言,只是單純的聽,學習仍是一個較為孤單的行為。慕課有學期的概念,於是就有了同學,可以一起討論,一起學習;課程也更豐富,除了視頻,一般還會有ppt,作業和考覈,同時高等學府的老師也參與到討論中來,感覺與名師之間的距離又近了一些。

慕課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對於愛學習的人還是有用的。

慕課,英文簡稱為MOOC,是英文直譯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

這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在線教育方式,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慕課平臺有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是對現在的傳統教育的一種補充和發展。裡面涵蓋了一些重點學府的課程,比如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的課程,內容面也廣,幾乎各個專業都有,經濟學、建築、計算機等等都有課程。課程主要以視頻的方式進行講解,並配有講義和作業。只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完課程,按時提交作業並且參加期末考試,成績合格後還有電子版的結業證書。

這種形式對現在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除了自己專業的課程外,還可以廣泛的學習其他感興趣的課程。而且基本上不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因為每次開課的時間都是很長的。只要你願意去學習,時間肯定是有的,不管是在教室或者宿舍,都可以學習。

視頻的內容可以在線看,也可以下載下來離線看。就算一天沒有看完也沒有關係,你可以以後繼續接著學習。

我自己去年在學堂在線的平臺上學習了古代建築學、溝通心理學、經濟學等課程,感覺還是很有收穫的。


慕課(MOOC)的出現,是互聯網時代教育創新的產物。慕課出現的初衷是想通過互聯網的遠程優勢實現教育的公平。如其他一般院校的學生可以通過慕課平臺,學習到清華大學的慕課課程,也能享受到清華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

但近幾年慕課的發展腳步正在放慢,即使是在其發源地美國也是如此。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慕課開發成本很高。慕課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微課程,或者說網路教學(遠程教學)。因為一個慕課課程它是相對成熟的系統性課程,它不僅包含學習內容,還同時包含教學互動、教學評價和學習實踐等。所以開發一個慕課課程是需要較大成本的。這也使得各高校慕課開發在沒有商業模式的支撐下是很難繼續的。

二是慕課的學習方式。雖然不少學生進入大學後隨大流地選擇了某慕課課程。但由於學習時間難以保證,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較難得到指導和幫助,同時更缺少激勵機制,完成課程的比例相當少。更不說其他人的學習了。

這樣大的投入和獲得的成效不成正比,更讓慕課開發前景堪憂。

看到有回答說到義務教育階段,我想那是沒真正瞭解什麼是慕課。目前中小學階段的在線學習,個人認為都只屬於微課程的範疇,還沒系統到可稱為慕課。中小學學生的身心特徵和學習的目的更不適合慕課模式的學習形式。慕課的遇冷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即使是互聯網再繼續發展,教師的作用至少是短時間內無法替代的。


簡言之,利用技術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傳播和使用範圍。

這個趨勢其實一直存在於教育的發展中。從古代的個別教學,但現代班級授課,即伴隨著社會發展對教育需求的擴大,也伴隨著技術發展對教育的支持。無論印刷,擴音設備,錄音錄像設備,都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物質支持。

幕課,即mooc,指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其中m指massive,大規模;oo分別指open 開放和online在線;c指course課程。

幕課主要形式就是錄製教師課程,上傳網路,學習者不限時間和地點,登錄網站就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課程。

很明顯,這種教育形式和互聯網技術發展,開放免費理念的發展都是離不開的。

大規模幕課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在網路上,直觀,便捷,成本極低的接觸到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比如,國內外很多大學都在逐步錄製自己的特色課程,上傳網路,現在國內一些知名的中學,也將一些名師的公開課逐步錄製上傳。

隨著在線課程數量的增加,大家對其關注和重視度增高,我們發現它還有很多功能,比如

增進教育公平,通過資源的分享,讓落後地區得以用極低的成本獲取以前無法瞭解的資源。

提高教育質量,現在很多地方在嘗試雙師制,一方面有在線名師,一方面有傳統的面授,學生能接觸到名師,對線下老師專業成長也是促進。

促進社會大眾的終身學習。網易公開課,可汗學院,國內外大學公開課這些,都掀起了大家不小的學習熱情,其中不乏職場人士,利用業餘時間增長知識,增進個人修養。

所以,隨著幕課發展,其衍生功能和目的會有很多。總的來說,其初衷目的,個人認為如開頭所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使用和傳播範圍。


慕課目的為掙錢,工作目的為喫穿!

衣食住行是目標,身份名利是外觀!

生命真諦是健康,精神爍爍之靈光!

不生怨恨惱怒煩,這是如來真實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