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周的原定的文章不是這篇,只是剛剛小編正準備睡覺,就被一位跳locking的小夥伴叫了起來,一陣哭(tong)訴(ma)。

emmmm,由於他言辭過於激烈,為了網路文明,小編必須打碼。其實下面還有很長一段聊天記錄,如果放出來估計滿屏都得是馬賽克了。

他的憤懣與不甘小編再清楚不過。之前學校組織過一個大型晚會,出於old school舞者的尊嚴(其實就是懶),小編除了選歌也沒提前多準備什麼,上去solo了一段自認為是人生top10炸的locking。結果下場後,負責人一臉黑線:「你是不是沒準備節目啊?我看你都不知道跳什麼,從頭到尾就在做那幾個動作。

「蛤?」小編當時一愣,舉起拳頭在耳朵邊繞了一圈:「你說的是這個?」

「對對對!就是這個。還有指來指去那個動作。」

小編登時一口老血堵在喉頭........

但想想.........他說的真沒毛病........

身邊的朋友看不懂你跳的舞想必已經是大家的家常便飯了吧——「你為什麼一直抖來抖去的?」「你就不能站著跳嗎?」「你.......在幹什麼......」其中,最令locker們苦惱的就是:「你真的會跳舞嗎?為什麼你每次就只有指來指去那幾個動作啊?」

真是滿心不甘,卻又百口莫辯,自己的最愛被人侮辱,卻又無能為力,心裡堵得慌。

《這就是街舞》決賽後,有位粉絲在知乎上問了這麼一個問題。

大家不必嘲笑這位粉絲的「膚淺」,因為我們心知肚明他所說的問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今天這篇文章是小編很早前回答這個問題時寫下的,正好趁著這個由頭分享出來供大家討論討論。我們不聊田一德和韓宇究竟發揮如何,只聊為什麼locking容易給人「跳來跳去只有這麼幾個動作」的感覺。

↓ 正文 ↓

街舞各個舞種的歷史、文化不同,誕生時流行的音樂不同,自然各有側重,風格、表達方式、動作差別極大。

locking和breaking有些類似,它們的核心是動作

這兩個舞種動作數量有限,每個動作都有特定的歷史淵源,並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體已經固定下來了。例如locking的shuffle、scoo b doo,breaking的cc、六步。

這兩個舞種大部分情況下就是排列組合各個動作。就像你給了你30個單詞,讓你來造句。

這兩個舞種主要看三個東西:

1、動作的變化。例如,locking的核心動作其實只有20多個,但是經過變化(例如lock還能變化出double lock、power lock、leo lock),最終能衍生出50、60個動作。另外,像一個簡單的scoo b doo,加上了頭、肩、胸、骻的變化,加上節奏的切分,又能多出近十種不同的感覺。

2、動作的銜接(connection)。由於動作大部分固定了,即你會我也會,如何讓動作的銜接更流暢、自然,更出人意料,便是這兩個舞種所考慮的關鍵。根據音樂,做出別人所想不到的銜接,就是我們所說的「炸」。

3、動作的原創。這個breaking多些,很多bboy都有自己原創的大招,而且非常尊重「版權」,抄招是令人不齒的;相較之下,很少還有locker會自己再發明動作了,大多是有自己代表性的動作、銜接、形體,談不上發明。

popping則和hiphop類似,它們的核心是元素

元素是比動作小一級的單位——動作像單詞,元素像字母。popping的核心元素就是pop,而hiphop就是bounce、skate、rock和roll。

雖然popping裏有諸如fresno、old man,hiphop裏也有brooklyn、butterfly等動作,但在battle裏你很少看到舞者會去跳這些動作。popper、hiphoper更多是把這些基礎元素貫徹舞蹈始終。就像韓語裏的那些字母,隨便拼湊,即使根本沒那個字,也能讀出來、也是韓語。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有種說法——popping和hiphop沒有邊界,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小喇叭過去發了一篇文章,專門談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hiphop街舞的基本元素在battle中很少看見??

mp.weixin.qq.com
圖標

元素越簡單,普適性也就越強、發揮空間越大,可以灌注在任何動作中,也就藏在了那些動作裏,反倒不顯眼了

Krump也屬於這個範疇——最基礎的幾個元素就是chest pop、stomp等。跳krump就是在character的驅動下,帶上這些最基礎的元素,自由發揮而已。小編學習過krump,第一節課學習那幾個基本元素後就可以freestyle了。

不妨這麼理解

locking就像降龍十八掌,來來去去總共就只有這麼多招,但威力無窮。臨陣時,就是根據實際情況(music),自由調整出招順序。等郭大俠學會了九陰真經,功力更進一步,對其理解也就更深入,又往其中增添了更多精妙變化

popping、hiphop就像太極劍法。張三豐教張無忌太極劍法,剛開始都是招式,張無忌越看忘得越多,最後忘得一成不剩。可最後張無忌出手,沒有招式,但招招都是太極劍意。

降龍十八掌和太極劍法誰厲害?說不準,得看誰來用了。畢竟像喬幫主靠太祖長拳都能幹翻一眾武林豪傑。

所以說,如果是不熟悉locking的人,會覺得韓宇跳來跳去只有那麼些動作——的確如此,因為locking所要跳的就是這些東西。實際上,韓宇根據音樂做出了很多變化,細節處理非常豐富,只是因為不瞭解locking,眼界不夠,看不出來而已。

田一德則是任何動作帶上pop就行了——哪怕他伸個懶腰、走個路,只要帶上了pop都是popping。所以田一德基本不會存在「動作重複」的問題,或者換句話說,他其實一直在重複,只是元素太過基本,不顯眼,藏在了動作裏讓大家不容易注意到。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面對同一個動作,內行更能抓住本質,看到的是豐富的細節,更為深入;而外行對於這些東西很陌生,只能看到一指一鎖的表象,記住的也只有一個個重複的動作。

每個舞種都有各自的歷史、文化,隨之產生了不同表達方式、風格——要講現場氣氛,locking絕對第一;要說音樂,popping是公認的什麼歌都能跳;要說氣場,krump表示在坐各位都是垃圾;要說battle,那纔是bboy們的領域.......舞種有區別是肯定的,並且微觀來看,不同舞種因為傾向不同而在不同領域裡有高低強弱之別也是客觀實在的,但這絕不代表舞種之間就有強弱、高下之分

況且,禍兮福所倚,不好說某一特點就一定是「短板」。像Locking,的確動作少且固定,容易讓喫瓜羣眾覺得單調,但隨之而來有個好處就是「好排齊舞」。一來,由於動作規範,locking相較另外幾個old school舞種更容易顯得整齊,而齊舞整齊了就是炸;二來,我是真的經歷過排練前在羣裏發動作名字,排練時大家直接就能跟音樂了。

其實很多locking大佬都是在跟著音樂玩身體,並不是完全是條條框框,更像在用locking的動作freestyle。也許不懂街舞的觀眾會更喜歡這種風格——變化豐富,「有可看性」。

而像P Lock,人家就是實打實地懟基本功,是典型的「一力降十會」——在無可挑剔的基本功前,你各種花哨的變化都沒有意義。欣賞這種風格,門檻也就更高,不瞭解Locking的觀眾極大概率喜歡不起來。

這兩者其實也談不上好壞,個人傾向不同而已,不過以上說的一切前提都是對音樂的表達恰當,畢竟跳舞說到底都是在跳音樂


好了,接下來聊些無關舞蹈的話題。

我開篇所講的事件後續怎麼樣了?我的那位朋友把我的這篇知乎回答,也就是以上這段文字發給了他那位同學,她回復到:「哦,可是你還是隻在跳那幾個動作啊。」問題並沒解決,那口淤在喉頭的血一口吐出來,從不甘到現在只剩滿心不悅甚至憤怒。

不必懷疑是我朋友水平的問題。我給人推薦、科普locking時常常聽到這句話,當然,我沒親自跳,我給他們看肖傑的solo、HB的routine、wiik的齊舞。

我想說,以上的文字並不是為了證明什麼,也不是為了說服那些看不懂、不喜歡甚至詆毀locking的人,我僅僅是在闡述我所理解的locking,解釋locking為何如此

過去,我剛開始做街舞科普時,滿腔熱血又非常固執,甚至有些中二,面對外行的刻板印象,恨不得衝到他面前,揪起他的耳朵,一邊講解一邊質問「聽懂了嗎?明白了嗎?」

我堅信,我能說服他們,並且只要我說服了他們,他們就會喜歡上Locking、喜歡上街舞。就像很多少兒街舞工作室的老師為了招生,相信自己能夠說服孩子們的家長。

圖樣圖森破。

人真的可以被說服嗎?或者,你真的有可能說服一個人嗎?我深表懷疑。

當然,過去拉贊助、批項目,從功利的角度講,我可以用技巧「說服」我想說服的任何對象,可我們如今談論的自然不是這種流於形式的東西,畢竟達到目的與真的「服」了大相徑庭。

我能靠什麼說服別人呢?

理性?「太極大師」閆芳面對她推不倒的記者,說只有會太極的人才能感受到太極勁——換言之,只有學過太極的人才能被太極打到。別笑,我們一直信賴的理性也存在這個可笑的悖論:理性只能用來說服同樣具備理性的人。可是,多少人真的具備理性呢?太多人只是在作繭自縛,在自己的信息繭房裡怡然自得,所謂的「理性思考」不過是自以為是獨立思考的胡思亂想。

感性?感性說服不了人,感性只能觸動人,就像《奇葩說》裏一些毫無邏輯的辯手卻更能讓人買賬,就是他們靠感性去打動了觀眾。可這種觸動往往是極其短暫的,所以《奇葩說》的票數才會如此搖擺不定。況且瀏覽推送、知乎回答時迅速刷過去,我甚至懷疑碎片化閱讀帶來的「觸動」能否在他們心中停留一首歌的時間。

無懈可擊的邏輯?知識?甚至事實?事實總該是最有力、最可靠的實錘了吧?可是,不妨回想一下,你真的在互聯網上見過有人被實錘給錘服了嗎?相信薛之謙的粉絲即使被錘扁也會趴著繼續相信薛之謙。「你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消滅。」這句話在大眾傳播時代有種荒誕的喜感。從辯論的角度更好理解,只要我想我可以很輕鬆把你說得啞口無言,但我把你揍趴不代表真的把你揍服了,葉問打了十個,日本人照樣覺得中國人是東亞病夫。

為什麼?因為評判說服是否成功的標準——對方信沒信,決定權全被壟斷在對方手中。只要對方不想信,即使你費盡口舌、講破喉嚨:「這就是locking的風格」、「locking就是這樣」、「這就是locking的魅力......」論證有力,內容詳實。可對方仍然只需要輕描淡寫地回復一句:「哦,可是你還是隻會跳這幾個動作啊。」甚至,腹黑的人還會附上一句:「你跳得真猥瑣,像只猴一樣。」對,這也是我經常聽到的。

這時,更重要的反倒成了我們如何安撫自己內心的不甘了。當然,大多數情況我們只能說一句:「如果你非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然後把咬碎的牙和著吐出來的血全吞回肚子裏。

如今,我從交流、討論、希望去說服對方,變成了單向的闡釋——更像演講。

「相信」這事兒全在自己,你相信它它便有意義,無需去證明,也沒辦法證明。

我們過去常認為,是人在創造、選擇、評價藝術,其實反過來,藝術也一樣在選擇受眾。被選中的人,自己會前來尋找歸屬感,就像我、就像無數前輩們第一眼就愛上了「像只猴一樣」的locking,那時,沒有綜藝的宣傳引導、只有56上馬賽克畫質的視頻,我們也會自覺來尋找歸宿。至於沒被選中的,費再多精力、口舌也只是勞而不功。「人民羣眾喜聞樂見」是個漏洞滿滿的偽命題,古往今來,任何藝術都不可能也沒必要讓每個人都喜聞樂見,從來如此。

面對不瞭解的人的質疑,向他們闡釋,也是我們這些文化的參與者、傳承者所應盡的義務,即使沒有意義,但至少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至於結果如何、是否真能改變他們的想法,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我們也犯不著去為此去大動肝火。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去相信、去熱愛、去享受,足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