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評」明亡,怨誰?

清廷官修《明史》,評價明帝國有“治隆唐宋”、“遠邁漢唐”之盛譽。

然而,明帝國,華夏曆史最後的中原帝國,終究在連年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中忽然轟然坍塌。

明帝國神祕而快速的終結,《明史》有幾成定式的答案: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明史》評述明末幾位皇帝,對崇禎多有惋惜,對神宗、熹宗這兩位明帝並不看好。後人採信《明史》,這一習慣也就延續到現在,流行於小說和影視劇。

在明神宗萬曆年間,很多資料記載,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文人黨團把持朝政,相互博弈,傾軋不息。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當然也算是有所依據。不過,明亡還有一口最大的黑鍋,是被魏忠賢扛到今天。

閹黨無好人,史家們衆口一詞讓大家也就這麼習慣了。

可是,史書便是真相?

自北魏崔浩開創穢史時代,官修史書總是不清不楚爲後人留下考究的餘味。明末,同樣如此。

明神宗在位期間,明帝國首輔內閣制更爲完善,既有中外乂安,海內殷阜的“萬曆中興”。

期間,明神宗常年不上朝,卻沒有宦官之亂、外戚干政、權臣挾政亂象。

相反,因爲明廷內政前所未有的寬鬆,帝國文化、科技及手工業、工業和礦業、冶煉業、鑄造業、建築業等,得到全方位空前發展。

現在的歷史課本對明朝末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有所記述,但卻沿襲《明史》習慣,並沒有說明當時所謂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

此外,明神宗罷朝期間,還發生日軍攻朝鮮、女真侵遼東和梃擊案等危機事件等大事。

尤其明清關外大戰的薩爾滸之變,明帝國大敗,開原和鐵嶺淪陷,京畿震動等等。

即使如此,萬曆年間,明廷根基尚穩,帝國也無致命大亂。

明神宗之後,是一口氣炮製明末三大奇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明光宗。他執政一月即兩腿一翹,自然該明熹宗登基。

於是,深得明熹宗信任的魏忠賢隨之上位。

魏忠賢確實權傾朝野。

不過,魏忠賢作爲太監,在明帝國首輔內閣的朝廷體制下,其權勢無疑來自於明熹宗本人授權。

——通過《明史》曲徑通幽的描繪和傳聞,說起那時,後人便但知魏忠賢而不知明熹宗朱由校了。

魏忠賢節制的東廠、西廠也是直屬皇帝的情報機構,並非武打影視劇裏,太監亂政專門迫害清官們的場所。

後來,方苞名篇《左忠毅公逸事》曾經塑造了道德完人左光斗。

這篇文章廣爲人知,左光斗作爲東林黨人的代表與黑惡勢力魏忠賢作鬥爭,更是讓當年課本上讀歷史的孩子們無限憎恨魏忠賢。

不過,左光斗之死固然慘烈,但也有權鬥因果。在崇禎之前,東林黨人確實不算是明帝國末期的皇帝們喜歡的角色。

明末四位皇帝,明光宗在位不過一月自然沒有什麼政績。

此外,能夠外戰崛起的滿清和內穩連年天災,相比後來敗亡明帝國的崇禎,崇禎的祖父明神宗、兄長明熹宗倒是顯得更有手段。

明神宗摒棄張居正專注傳統農業稅制的改革,以徵收礦稅銀替代了傳統的田賦,增加了內庫內帑。

皇位傳到明熹宗手上,鑑於前朝文人黨團把持朝政抵制新開稅源的現象,明熹宗索性授權魏忠賢更是跨前一步。

「醉評」明亡,怨誰?

魏忠賢(繡春刀)

客觀而言,當時的魏忠賢同樣是一位致力改革的重要人物。

明帝國首次放棄在中國傳統農業稅領域開源,直接建立礦監製度,並且轉向開啓各種新款商稅,鹽稅和地稅。

這些收益,由魏忠賢等太監們親自掌控,不經內閣而直接納入內庫。

後來,《明史》多借用當時文人社團官僚們言論,指認明帝國末期稅改開源爲明末第一大惡政。

到了現在,虔誠讀史而信史的人們,更擅長附會想象當年太監們斂財、腐敗。

——不過,正是靠豐厚的內庫內帑,明神宗、熹宗藉以養兵賑災,這纔在天災人禍外憂內患中,才連滾帶爬熬到了換屆。

「醉評」明亡,怨誰?

明毅宗崇禎出場了。

此刻,因爲建立礦監製度,並且開啓各種新款商稅,鹽稅和地稅,被輕重不同傷害了的明廷文人黨團放下分歧,團結起來。

風口浪尖上,由明熹宗授予權勢的魏忠賢,已然是明廷文人黨團的公敵。

未經冊立、進學等正規程序,匆忙繼承帝位的崇禎夾在魏忠賢集團和文人社團勢力之間,處境確實尷尬。

爲了道統與法統上的合法,崇禎悲劇性一面倒向了代表正統儒教的輿論。

崇禎和由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文人黨團站在一起,果斷殺了代主子言,代主子權的太監頭子魏忠賢。

本來不過牛刀殺雞,結果卻是滿地雞毛。

崇禎太把自己當成明君了。

在那些文過飾非的文官們的奉承下,雄心勃勃的崇禎完全不想後果,真切把魏忠賢及其團伙當做了自己的死敵,更把魏忠賢當做奠基皇權的犧牲。

於是,都在文人黨團的輿論引導下,朝野內外對魏氏閹黨進行全方位的道德批判。

代主子言,代主子權,魏忠賢當然有虐殺命官、擠壓內閣,破壞明廷秩序,造成朝政混亂等等劣跡。

然而,崇禎在清洗魏氏閹黨卻矯枉過正,以“欽定逆案”而無限擴大打擊,由魏氏閹黨高層,到更爲廣泛的疑似同黨。

無疑,崇禎對魏氏閹黨的清肅擴大化,對內憂外患中的明帝國的穩定,肯定是致命一擊。

最終,崇禎贏得“英主”虛名。可是,伴隨着魏氏閹黨臭了大街,本該屬於皇帝的勢力也就隨之煙消雲散。

此刻,崇禎帝的聖旨出了北京城,便幾無效力。

自神宗以降,皇權和明廷內閣的權力均衡關係嚴重紊亂。

執政數年,匆匆用完了前朝內庫內帑,崇禎便陷入再無任何收入來源的更尷尬處境。

帝初憂國用不足

眼見各派文人黨團文官把持朝政,崇禎皇威用盡,卻無法恢復明神宗、明熹宗時期的新開闢稅源。

可想,就算天縱英才,也難爲無米之炊。

由此,因爲財稅大政等分歧,導致皇權與內閣的博弈完全進入敵對態勢。

皇權威壓,羣臣自保,崇禎心急火燎間,完全變成了治國睜眼瞎。

——如是瞭解當時明廷君臣緊張、對立關係,便可明白,勤政的崇禎之所以勤政,其實更有不可言述的苦衷。

同情文人黨團的文人們罵崇禎刻薄寡恩,崇禎每每深陷危機,更是無不怒罵羣臣誤國無能。

天威震怒,不僅是罵,罵完還殺。

崇禎當政,明廷內閣走馬燈換人近五十餘人,明廷文臣武將被殺被罷免更是不計其數。君臣矛盾日益尖銳可想而知。

1644年4月25日,李闖兵臨北京。

小說影視雖然塑造李闖神勇,然而當時作爲流寇,李闖如要攻破北京,確實也算作奇蹟。

然而,在文人社團官僚鳥獸散後,守城的文臣、武將和太監還是爭先恐後打開了城門。

崇禎自盡殉國。

其時,李闖看到的崇禎屍身,龍袍密密麻麻全是補丁。搜遍北京皇宮,李闖也只找到20萬兩銀子。

若大明帝國,國庫更是空空。

當賊,自然貪財。

李闖開始拷掠那些屈膝在地企圖從龍的投降明廷文人官僚,短期,得到2000萬兩白銀。

明帝國,到底亡於誰?

搶跑道德高地,激盪文字,指點江山。在明末期間,文人社團官僚們事實上掌控着輿論。

可惜,直到局面早已不可收拾,袞袞諸公對家國興衰甚至安危,也只會坐談大義,空說道德。

有的賺錢,有的賺名——明帝國文人社黨官僚們誇誇其談不過藉以牟利漁私而已。

李闖進京,他們跪下投降。

滿清進京,他們繼續跪下投降。

即便到了江南軍興,他們擠在南明朝廷,還是既無抵禦良策,卻又傾軋不息。

終於,等到滿清一統江山,換一個皇帝,他們剃光了額頭,蓄了豬尾小辮,回到北京廟堂之上照舊老生常談。

向着道德高地,開始繼續新一輪的搶跑。

滿清一朝,其實也不過如此。

如此這般,滿清道光皇帝便有了機會聽到了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聲。

明亡,怨誰?!

「醉評」明亡,怨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