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534.jpg  

 

暑假結束前,想著好像該去哪邊走走逛逛

今年衝景的次數雖然是歷年最高 出大景的次數卻少得可以

想說去花蓮看看這個生態勝地 也可以順便出去走走

所以就定了太魯閣號的票 定了鯉魚潭的民宿 就出發了

看來這說走就走的個性還真的是貫徹到底啊...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

雖然我自己本身有在爬山 所以知道入山證的申請流程

但文章內的錯誤也蠻誇張的

我致電去核發入山申請的單位花蓮縣警察局保安課以及銅門派出所

更正以下資訊:

1.入山名額是1天600人 兩梯次各300,網路申請包含在這些名額內

因為到現場還是要排隊蓋章,並非不用排隊,若不用排隊派出所那邊也無法統計人數

 

2.網路申請只有150人,並不是1000這麼多。其他登山路線也不可能有1000人這麼多

 

3.網路申請很難通過的原因是,當地旅行社會用人頭申請,入山審核時只會看申請人的資料

所以這長久以來,已經變成地方上公開的祕密,沒申請到還是有辦法!

 

以下是我實際申請到的方式:

1.凌晨五點前到達派出所,那邊會有人把資料寫好或印出來放在地上排隊

若你們是團體申請(兩人以上),不用所有人都到,派一人出發就好。

2.先拿一張紙或水瓶佔位置排隊,盡快填好資料,把資料壓在排隊的隊伍中

背面寫上同行者資料、包含車號

3.等派出所開張後,等員警蓋章核對資料,以及通知領取時間

4.領取入山證時,只會核對申請人資料,同行者不會核對,但為求保險

還是要備齊所有人的證件,以便查閱

 

這方法給網路申請不到的人做為參考~

 

至於網路申請不到的原因,我上面有提到

很多當地旅行社都用人頭申請,其實不只是慕谷慕魚

臺灣很多入山申請都是用人頭報名 不然商業團怎麼能夠保證出團呢XD?

這種擋人財路的事情,就不需要多瞭解啦!

反正早點起牀還是申請得到,想去造訪美景的朋友可得加把勁囉~

 

IMG_1243.JPG 

▲騎到一半快日出的時刻

IMG_1246.JPG

IMG_1247.JPG

▲你去的時候就會看到這景象,右邊桌子有單子可以填

IMG_1249.JPG

▲裡面有不少人是當地旅行社開九人小巴的

IMG_1257.JPG

▲對面是翡翠谷,等待審核的時間可以去一趟這裡,就是派出所外那條榕樹連絡道路大橋,過橋後左轉小路進去(沒有鋪柏油)

IMG_1263.JPG

IMG_1266.JPG

IMG_1268.JPG

IMG_1273.JPG

IMG_1280-1.jpg

IMG_1282.JPG

▲往翡翠谷的山洞,雖然有點可怕...

IMG_1283.JPG

▲回望對岸的派出所以及電塔,慕谷慕魚附近就有清水溪、龍澗、銅門等三座發電廠 

IMG_1285.JPG

▲行車終點,走五分鐘即可到達

IMG_1287.JPG

IMG_1290.JPG

IMG_1294.JPG

IMG_1295.JPG

IMG_1298.JPG

IMG_1301.JPG

IMG_1310.JPG

IMG_1311.JPG

IMG_1312.JPG

IMG_1315.JPG

▲到銅門的榕樹社區喫早餐等入山證

IMG_1317.JPG

IMG_1322.JPG

IMG_1323.JPG 

IMG_1334.JPG

IMG_1338.JPG

IMG_1357.JPG

IMG_1358.JPG

IMG_1359.JPG

▲入山檢查哨,記得出來要把下半聯繳回去,不然會有人打給你唷XDDD

IMG_1360.JPG

▲銅門發電廠

IMG_1361.JPG

IMG_1367.JPG

IMG_1369.JPG

▲左邊那道會通往一個深山裡的咖啡民宿,中間則是通往慕谷慕魚、清水溪發電廠,右邊那道則是同往龍澗發電廠、天長隧道等景點

IMG_1371.JPG

▲慕谷慕魚戲水區

IMG_1383.JPG

IMG_1390.JPG

▲這裡的水質之所以呈現藍綠色,是因為大理岩的礦物質層份溶於水中所造成的

IMG_1392.JPG

▲封溪護魚的成果很好!

IMG_1393.JPG

IMG_1398.JPG

▲短腹幽蟌 Euphaea formosa

IMG_1428.JPG

IMG_1467.JPG

IMG_1495.JPG

IMG_1499.JPG

IMG_1509.JPG

▲玉帶鳳蝶正在享受鹽分大餐

IMG_1516.JPG

▲我個人不太喜歡溯溪隊伍在這邊的出現,很多垃圾在溪牀上,一般帶團進來的旅行社都不會讓遊客下到溪邊

所以溪牀上的垃圾,多半都是由這些隊伍及散客所造成

IMG_1522.JPG

IMG_1531.JPG

IMG_1538.JPG

IMG_1541.JPG

IMG_1542.jpg

IMG_1577.JPG

 

▲斯文豪氏赤蛙 Odorrana swinhoana

IMG_1580.JPG

IMG_1584.JPG

IMG_1587.JPG

IMG_1589.JPG

IMG_1593.JPG

IMG_1594.JPG

IMG_1597.JPG

IMG_1606.JPG

IMG_1620.JPG

IMG_1626.JPG

IMG_1627.JPG

IMG_1630.JPG

IMG_1634.JPG

IMG_1635.JPG

IMG_1638.JPG

IMG_1643.JPG

IMG_1647.JPG

 

▲日本樹蛙 Buergeria japonica

IMG_1649.JPG  

 

清領時期當局採取鎖山政策,鮮少有漢人進入花蓮開墾;

傳直到十八世紀末清朝嘉慶年間,漢人在西部開發趨近飽和,纔有第一批移民由葛瑪蘭地區遷入,

居住在花蓮溪口一帶。漢人移民見到澎湃的花蓮溪水奔流入海時,與東部外海的黑潮暖流交會,

衝擊突出的海岸地形,溪水浪花兩相激盪,波瀾迴繞,遂以「迴瀾」稱之。

 

希望大家造訪這邊時,可以順手拾起溪牀上的垃圾,給環境一點喘息。

 

Canon EOS 7D│Canon EF 16-35mm f/2.8L II USM│Canon EF 70-200mm f/4L USM│Canon Speedlite 580 EX I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