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發生後,在江西當地傳播得很廣,後來還得到了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央媒的轉載和評論。其實,看待這件事,我們不僅要看到鷹潭12歲初中生吳羲誠信、敢於承擔的勇氣和作為,還要看到車主桂女士的寬容和善良,更可以看到當地重視正能量教育的成果。

這件事當時是通過車主桂女士的朋友圈首先被傳播開來的。

2017年11月14日上午放學後,因急著回家吳羲便一路小跑,沒想到腳底打滑不小心濺起了一顆石子,劃到了路邊的一輛汽車。為了表達自己 的歉意,他回到家之後就寫了一封道歉信,並向父母預支了兩個月的零花錢總共120元,一起放在了車輛的雨刮器下。

「親愛的車主您好!我是鷹潭市第二中學七年級七班的一名學生,在本月十四日上午因特殊原因,在您愛車車尾留下了大約兩釐米的刮痕。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以挽回您的損失,也為了表達我的歉意……」

「其實這件事情我本身是並不知道的,因為我車身已經有挺多劃痕了,我也沒有注意到這個事情。」桂女士說15日她去取車時,發現車身前擋風玻璃上有一封信,她感覺很奇怪,於是下車查看,發現是一封道歉信。打開信一看,裡面竟然還有120元錢。看完信後,桂女士才明白了這封道歉信的緣由。

「當時我就很感動,因為這個孩子能夠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站出來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向車主道歉,像這樣敢於主動承擔錯誤的精神,值得我們很多人學習。」桂女士說,「我覺得現在包括我們很多社會上的成年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桂女士把這件事發至自己的朋友圈,迅速引起了廣泛關注,大家紛紛為這位留下道歉信的孩子點贊。

2017年11月15日,根據道歉信,深有感觸的桂女士輾轉找到了吳羲,給他回了一封信,並將120元錢退回。

「親愛的吳同學,你好,你的道歉信和賠償款我已收到。我的車早已『傷痕纍纍』,所以在此 前我並未發現新增刮痕,而且它沒有給我造成困擾,我暫時不會去修補它,謝謝你的用於承擔和真誠的道歉,賠償款如數退回。」

談及這麼做的緣由,吳羲坦言,雖然他不是故意的,當時也沒人看到,但損壞了別人的東西就要賠償,這是做人的原則。否則,他會寢食難安。特別是看到桂女士的信和退回的賠償款,吳羲說,他覺得自己又長大了一些。而桂女士則笑著說,她願意和吳羲成為「忘年之交」。

一個是「肇事者」,一個是車主;一個選擇了誠信,一個選擇了寬容。最終,兩人成為「忘年之交」。更重要的是,這份友誼還讓人們重溫了誠信、責任和寬容。匆忙間損壞了別人的物品,原本是 件小事,現實生活裏逃之夭夭有之、互相指責有之、大打出手亦有之。這樣的「正能量」讓人溫暖無比。

「12歲的吳羲,選擇用誠信換寬容。而桂女士的寬容和用心編寫的回信,足可以成為一個12歲小男孩繼續堅持美德的動力,並對此回憶一生。」11月17日下午,吳羲的班主任老師袁玖榮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吳羲的消息。

吳羲平時話不多,但上課很認真,成績非常好,有時下課後會主動提出去幫助其他同學。因此,對於吳羲的誠信行為,她一點都不意外。 對於大家的點贊,吳羲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認為「這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很多同學也會這樣做」。對此,袁玖榮也表示,其實,許多的小摩擦有時需要的只是一個誠懇的態度,一句真心實意的 道歉,一顆寬容的心……讓大家記住這一場小感動。同時,希望吳羲別驕傲,能繼續將溫暖誠信的品質,傳遞給每一個人。

吳羲的行為,事實上,只是鷹潭正能量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鷹潭湧現了程永林、曹有紅、張志遠等一大批市民身邊的先進典型和道德模範。鷹潭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郭欽明告訴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近年來,鷹潭市著力培育「好人文化」,努力打造「道德之城」「好人之城」。一大批道德典型人物、先進模範人物先後湧現,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道德支撐和精神動力。

今年以來,鷹潭市還在全市倡導開展「發現身邊之美」和「發現身邊之不美」兩大主題活動,既讓廣大幹部羣眾發掘身邊可見、可學、可比、可信的好人好事,又大膽發現曝光各類不文明現象和不文明行為。

通過兩大主題活動的開展,鷹潭形成了祛濁揚善共建美好家園的濃厚氛圍,道德模範不斷湧現。今年1月至5月,鷹潭市共有4人榮登「中國好人榜」,4人被評為「江西好人」;市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爭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園」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各類不文明現象明顯減少。


首先感謝邀請我來回答問題。讓我們從兩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第19條的規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當然,由於這次事件中的當事人是初中生,看其年齡,應該是未成年人,就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由其監護人,就是其父母承擔責任。

從道德的角度來看,因為自己的原因弄壞了別人的東西,賠償是天經地義的。而這個小朋友的做法纔是本案中最大的亮點,這說明他的父母對他的教育非常成功,成才首先要成人,而這也恰恰是最難得的。希望他良好的品質能一直保持下去,健康成長,報效祖國。

另外,為車主也點一個贊??,事實再一次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謝謝參考。


感謝邀請,男孩能夠在沒有人知道的情況下主動承擔錯誤,向車主道歉,值得讓很多人學習。現在社會上有很多成年人都無法做到。車主的回信與原諒也給了孩子一個改錯的機會。

現在的社會缺少的就是誠信、理解和寬容,我相信一般來說車主看到這樣的紙條也不會找他索賠,有時候人與人之間欠缺的就是這種互相理解與尊重。

「這個孩子的舉動無疑是向這個現實的社會注入了一針道德與良心的清洗劑,教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錯誤。」值得推廣。


還是謝邀。

明確一點,劃傷別人的汽車按照民法理應賠償車主。本次的重點在於男孩賠償外還主動致歉,這是法律之外道德水平的提高,看似做錯事後正常的的*致歉*其實在當今社會更應該大力宣揚和值得提倡。

相信社會道德水平會越來越好,越來越高。


有錯就應該承認,值得提倡吧,現在相對於小孩,感覺老人反而越來越倚老賣老了,最近看到太多的新聞,都是報道老人訛人之類的,希望不要帶壞小孩吧


我覺得應該為這位小朋友點贊,把賠錢的事放到一邊。這小朋友的意識、知錯、擔當、等言行是超前的、是值得發揚光大的。也說明他受到老師、家長良好教育,特別是家長言傳身教影響是分不開的。也說明我們這個民族的優良品德沒失傳、社會風氣都顯得正能量,充滿愛!也該為車主點上一贊!讓世界充滿陽光、雨露……


當然要這樣了,做錯事就應該求得原諒,做壞事就該做出賠償,這樣做對孩子的品性有利,要讓他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做錯後有什麼後果,而且後果一定要自己承擔,不能嬌慣孩子,那樣會害了他


感謝邀請,這個事件說明,我們的學校教育還是很成功的,孩子們知道做錯了事要道歉,弄壞了東要賠償,這是社會進步的一大表現,隨著他們成長,考學,然後加入工作,社會將越來越文明,少年強則中國強。完了編不下去了。就寫這些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