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村青少年大部分都向城鎮轉移了,留在農村的青少年已經少之又少。再過幾年,真正能在農村種地的青年可能連10%都不到。

那麼,從這一發展趨勢來看,隨著城鎮化的加快,小村莊逐漸減少是肯定的。

這個趨勢不可阻擋。

但大規模農場的出現和小村莊消失兩者之間不是什麼因果關係,是一種並列關係,兩者都是農村人口轉移到城裡而導致的。

只是,大規模農場在未來中國不一定會很多。

這裡的很多是說相對於美國、德國等國家大規模農場所佔的比例而言的。

理由是我們國家國土面積大,氣候複雜,地形更複雜。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大型農場未必適合在全國推廣。

以東北、華北、河南等地區,地勢平坦,耕種以糧食作物、蔬菜作物為主,可以推廣大規模的農場,有利於機械化。

而在一些山地、丘陵地區,更適合學習日本的農業模式,搞一些特色小型農場,做「匠心農業」。

總之,大型農場是一個趨勢,但不一定適合我們國家的任意地區,農業一定要因地制宜。

——————————————————————————————————

本問題由頭條合作夥伴雲種養app專業解答,諮詢更多相關問題,可下載雲種養app!

雲種養 查看官方網站 雲種養,彙集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

不會,按照正常規律來,是不會的。下面的視頻是著名三農學者溫鐵軍老師的解讀: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a9d9060d6de894b2b340f02e6360a49", "vname": "", "vid": "ac451d4876384d3e8f8a570bf1064bfa", "thumb_width": 640,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9088523},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7070628},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6485106}}, "src_thumb_uri": "3897000698958c88402c",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dd400017ca1c8e75180", "vu": "ac451d4876384d3e8f8a570bf1064bfa", "duration": 168.469, "thumb_url": "dd400017ca1c8e75180", "thumb_uri": "dd400017ca1c8e75180", "md5": "6a9d9060d6de894b2b340f02e6360a49"} --}


中國不會出現很多大規模的農場。中國江南丘陵,南方梯田,田地都無法連成片,根本沒法大規模機械化,談何大規模農場?縱觀種花大地 也就華北,東三省 以及西部新疆等地有大規模連成片的大片土地,有成為大規模農場的物質基礎。但是 除了新疆地多人少外,別地都是地多人也多 ,不可能讓一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全部離開土地 ,全部去城市,然後由幾個人承包土地,這不符合上層的原則, 也不符合實際。所但是,未來,全國,特別是南方,也不能像現在這樣,再搞粗方式農業了,不能種大路貨了,會學日本 ,彎彎,發展小而美,有特色的農業,譬如家庭農場。一個個家庭農場,你專門種大米,種出品牌來,我養特種雞 ,什麼蘋果雞之類的,有特色,而且還搞農家樂 ,採摘園,這樣一弄,土地上的人不需要全部離開,農產品不但不滯銷,還能賣高價。所以 中國農村將是創業樂土 ,到時候滿大街都是翠花家的小米,狗蛋家的西瓜,王爺爺家的小麥的廣告 你的西瓜有心形,他的小米用的是爺爺留下來的種子,王爺爺小麥還是自己用石磨磨出來的,但都賣得貴,包裝好。請支持 ,謝謝


未來的中國難有很多大規劃的農場。西方歐美等發達國家,是資本主義社會,他們的土地屬於個人私有制。而且他們的土地平肥,地塊大,又集中連片,特別適合於大型機械化作業。由於人家土地是自己的,不存在意見不同一和土地流轉所引起的一些糾紛現象,所以人家的農業大多數都是大規模農場。

中國土地所有制和歐美等國家土地所有制不同。中國農村土地屬於集體所有制。也就是說一個村子的土地是屬於這個村子的所有人,每個人都有份。而人的思維有所不同,那麼他們的想法也不同。比如:有的人在外打工,家裡的土地也不值得種,很想流轉出去。可流轉出去的土地又怕別人荒廢,又擔心承包人不給錢或者是給少了,很糾結。也有的人覺得自己沒能力幹其他行業,只想把自己的地種好。還有幾個別釘子戶寧可把自己的地扔了,也不低價流轉給別人。如果別人想承包他的土地除非拿高價承包費,承包費高了種地人又不掙錢。人心很難達成一致。除此以外,中國有很多土地不平整,地塊小,坡度大,不適合大型農機作業。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大規模的農場建設。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糧食價格和國際糧價接軌。按照中國現有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是很難和國際農業競爭。所以中國的農業經營方式也要改變。我認為按照中國國情,可以實行家庭農場,或者是幾家幾戶搞一個合作社,一些平原地區也可以實行股份制等經營方式。


不會有很多大規模的農場。目前走的是少部分規模農場與散戶並存的所有制結構。仍不斷探索階段。不會一步登天。因為許多民生問題需進一步解決。實踐系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事求是,量變到質變總是需要一個過程。不斷探索,不斷試驗,民生和農業纔可以有效的相結合在一起,走健康致富發展的道路。


在東北現如今就有很多大的農場,有幾千畝的有幾萬畝的都很多,但是因糧食價格低迷,還有自然災害嚴重大部分都賠錢了,有很多也破產了,如果政策沒什麼改變,農業不會有太多的作為。就目前來看越大越賠錢,又談何發展!


我是呼傳統農耕萬歲的,中國無需也沒條件學美國成立大型農?。傳統農耕最好形勢是剛農田分到戶的時侯。那時是魚米田,魚肉味道美且正,綠草和稻桿變優質平價牛肉,小孩易養一家團圓,真正的農家生活。農?有什麼好?為了多產兩粒米不太費力就什麼都不要或不顧了。以為什麼美國都會為你便宜喫到,總有日美國會從你喉裏擠出來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