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劉秀是個例外,十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轟轟烈烈,白手起家,創建了一個新的王朝。

公元前5年,陳留郡濟陽縣,隨着一聲嬰嚀,一個男嬰降落人間。身爲南頓縣令的劉欽希望此子能比同齡人優異,長大後能出人頭地,故取名“劉秀”。

說起劉秀,先祖可追溯到西漢景帝時。 史載有個非常有名的歷史典故叫“唐姬誤會”,講的就是劉秀先祖劉發陰錯陽差富有戲劇性的誕生史,因此史上有“一場誤會延續劉漢王朝二百年”之說。

話說某一天晚上,西漢第四位皇帝、劉邦孫子景帝劉啓要去一名叫程姬的妃子那裏過夜,準備臨幸程姬。對於身處美女成羣結隊的後宮、尤其是對於地位較低而與皇帝難得一見的程姬來說,那是很激動的事情。可是,“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闢,不願進”。爲什麼呢?因爲適逢程姬大姨媽到來,但事先有沒請假告知。爲不掃景帝性致,她機智地想到一個辦法,叫來自己身邊的一個唐姓侍女,讓她代爲自己上牀陪侍景帝。而“上醉不知,以爲程姬而幸之”。事後漢景帝才發覺並不是程姬。上就上了吧,這是皇帝的權利!不久,發現侍女還有喜了。既然生米做成熟飯,景帝乾脆明媒正娶,把她封爲唐姬。等生下兒子,於是就取名爲劉發,是爲景帝劉啓的第六子。“以其母微,無寵,故王卑溼貧國。” 景帝共生育14子,劉發因爲生母身份卑微而被被封到了長沙這麼一個“卑溼貧國”爲王。後來景帝一高興又劃了武陵、零陵、桂陽三個郡,曾經的劉打發變成了劉大發。

毛主席贊他是“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

劉秀族譜

劉發的封國長沙國,其實土地還是比較廣袤

毛主席贊他是“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

西漢長沙封國

由於推恩令(大的王國被分成封地較小的侯國,這個過程直接導致了王國的縮小)的實行,到劉秀這一代。他的父親劉欽至少還是一縣之主,而他完全就成了一介布衣。

九歲時,劉欽病故,劉秀跟着叔父劉良長大。

公元14年,劉秀二十歲的那一年,他主動要到長安上學進修,上太學。

三年學成,歸,復作田。

毛主席贊他是“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

新莽末年,水、旱等天災不斷,廣袤中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終於,在新莽天鳳年間,赤眉、綠林、銅馬等數十股大小農民軍紛紛揭竿而起,頓時,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公元22年,持謹慎的態度以觀時局的劉秀隨大哥劉演和南陽的諸多子弟都欲趁機起兵。因在南陽郡的舂陵鄉起兵,故史稱劉秀兄弟的兵馬爲舂陵軍。

早期的舂陵軍裝備極差,第一次上戰場的劉秀更是騎牛上陣,“牛背上的開國皇帝”。便是這樣得來的。

舂陵軍起初只有八千多人,其中還有不少女人(劉秀的二姐和外甥女在小長安一站中兵敗被殺),爲了有力的反抗新朝王莽大軍,舂陵軍與當地三支綠林軍進行了聯合,實力逐漸強大。

公元23年,綠林軍擁戴劉秀族兄劉玄爲帝,建元"更始",劉演和南陽劉氏宗室極爲不服,因綠林軍勢大,又有強敵在前,劉演只得暫時隱忍。

更始政權的建立,尊漢朝爲正統,這讓終結了西漢的王莽大爲震怒,盡起各州郡四十二萬精兵前來征討。新朝來勢洶洶,劉秀卻不爲所懼,他穩紮穩打,步步爲營,最後畢全功於一役,大勝。也正是這一戰,劉秀以少勝多,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軍事才能,聲名遠播。而劉演在與劉玄爭權中失敗被殺。劉秀爲自保,急向更始帝請罪。更始念劉演和劉秀建有大攻,劉秀對自己一直恭謹。遂封劉秀爲武信候。而劉演則不同,劉演一向不服更始,素有野心。

這件事也讓劉秀心生芥蒂。

更始元年九元,綠林軍攻入長安,新朝滅亡。

十元,劉秀被更始派遣,北渡黃河,鎮慰河北州郡。路上,劉秀摯友鄧勸說道"更始必敗,天下大亂方起",勸其"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以公而慮,天下不足定也",劉秀聞之暗喜。

到達河北後,慕名而來投靠的英雄豪傑數不勝數,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上谷,漁陽兩郡太守,得精兵數萬。爲了得到真定王劉楊的幫助,娶其外甥女——郭聖通(郭聖通出生在一個極爲顯赫的家族,她的母親爲漢景帝七世孫、真定恭王劉普之女)。

毛主席贊他是“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

劉秀勢力圖

見劉秀在河北日益壯大,更始帝極爲不安,他遣使至河北,封劉秀爲蕭王,令其交出兵馬,回長安領受封賞,同時令尚書令謝躬就地監視劉秀的動向,並安排自己的心腹做幽州牧,接管了幽州的兵馬。劉秀以河北未平爲由,拒不領命,史稱此時劉秀“自是始貳於更始”

不久,劉秀授意手下悍將吳漢將謝躬擊殺,其兵馬也爲劉秀所收編,而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與上谷等地的太守韋順、蔡允等也被吳漢、耿弇等人所收斬。自此,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 劉秀髮幽州十郡突騎與佔據河北州郡的銅馬、尤來等農民軍激戰,經過激戰,迫降了數十萬銅馬農民軍,並將其中的精壯之人編入軍中,實力大增,當時關中的人都稱河北的劉秀爲“銅馬帝”。更始三年六月,已經是“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衆將擁戴下,於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爲表重興漢室之意,劉秀建國仍然使用“漢”的國號,史稱後漢。

毛主席贊他是“最有學問,最會用人,最會打仗的皇帝”。

東漢疆域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