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李澤鉅作為李嘉誠的接班人,繼任者備受關注是當然的。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不用擔心。李澤鉅肯定能開創自己的事業,為李嘉誠的商業王國再注活力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理由如下:

首先李澤鉅接手的是一個擁有一定秩序的集團,這個集團已經是制度約束的集團,而非人制的家天下。也就是說,不是李嘉誠在位一個樣,退下來就不能運轉啦。李澤鉅即使無所作為,商業運轉的巨輪同樣可以轉運不止,以幾何數字創造李氏家族的財富積累。

再者,智慧如李嘉誠者,何等人物會找個不會守牢基業的兒子接替?李澤鉅必然不是無能之輩是必然的。李澤鉅跟隨父親多年,耳濡目染,必是得了父親親傳的。李嘉誠還在位上時,李澤鉅幾項獨立操作的事都幹得漂亮,就是佐證。

李澤鉅接手的時期,比起李嘉誠當年的創業不知要強到哪裡去了。這麼好的環境,這麼多的謀士智囊跟隨左右,李澤鉅能沒有作為嗎?錢生錢容易,李澤鉅想不作為恐怕都難呢·····相信吧,李澤鉅有足夠的條件和能力開創自己的事業的。

(圖片來自網路)


李澤鉅已在長和一段年頭,他有父親謙恭之風,比較踏實工作。又沒有什麼緋聞,深得李嘉誠賞識。在2003年被美國新聞網評為"2003年全球最有影響力企業家"。他運營的和記黃埔除了在傳統項目房地產上頗有建樹外,同時控制著歐洲第三代行動電話網和世界最大的港口運營業。和記黃埔在香港的業務多涉及電訊傳播網.超市和藥店等。2009年10月,李澤鉅下注加拿大航空公司,成為加航最大的單一股東。2018年3月14日當選笫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2018年3月16日李澤鉅接任香港長和集團主席。1996年李澤鉅遭到綁架,而當時32歲的李澤鉅在脫險笫二天後如常返回公司上班,絲毫不見慌亂,特顯大將風度,山崩於前不變色。按照英國媒體說法,李澤鉅已經"買下了英國"。當長江基建700億港元收購英國電網後,李澤鉅主推海外收購基建策略獲得了李嘉誠的高度認可和首肯。李澤鉅說".我跟父親總能不約而同想到一塊"。李澤鉅應能開創自己的事業,並可更上一層樓!


謝謝邀請。李澤鉅能開創自己的事業嗎?我想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看到他破而後立,全面改革原有的格局。現在的他像隱身的人,根本就是在李超人的羽翼庇護下,中規中矩按原先老爸開出的路在行走。可以這麼說李超人留給他的資產,就算他不在,也會運行很好。這個一個成熟企業必備的素質。

如果他想開創自已的事業,就必須與李超人所為之事有所區別,但這太難了。這要怪自己的爸爸像神一樣。就像歷史上王國的開創者,後世之君所做的都是守成,有幾個可以蓋過先祖。李澤距生在這種背景下,註定只是守成,像超過或打破原有格局太難,也沒必要,再說也沒有時間。

所以說李澤距不能也不會再開創自己的事業,除非把這一切全放下,但這個可能嗎?


個人以為,李澤鉅能否開創自己的事業,關鍵在於他自己的商業才能和不驕不躁、開拓進取的精神品格。

以李嘉誠創造的巨大商業資本和廣泛人脈,李澤鉅無疑擁有許多人無法企及的成功基礎。但能否運用好父親為他創造的豐厚基礎是另一回事,就像一座雄偉大夏已經有了堅實的地基和豐富優美的輪廓一樣,剩下的就看他如何去進一步完善它更加宏偉而複雜的細節構造了。中國自古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意思是許多富貴家庭都因為後代的揮霍浪費、不思進取而使家道衰落。就像封建王朝一樣,開國君主大都能奮發有為,開拓進取,但後代的守成君主卻一代不如一代,腐敗無能、荒淫揮霍無度,甚至傳至二世即導致國破家亡,如秦朝和隋朝。商業領域同樣也是如此,中國許多的暴發戶都是因為缺乏對後代的教育而毀在富二代手裡。當然,以李嘉誠的眼光自然是非常重視對兒子的教育的。李澤鉅也經過了高等知名院校的深造和家族商業文化的長期薰陶,心胸眼界應該非同一般。

但商業世界波譎雲詭,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企業的發展也是大浪淘沙,能否跟的上時代的發展和政治經濟的風雲變幻,也是對一個家族企業掌舵人的很大考驗。綜合考量,李澤鉅要想超越父輩,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確非易事,但有志者事竟成,相信他經過努力會成功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