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尖兵一號到洲際導彈:中國航天事業60年60件大事

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週年。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掛牌成立,標誌着我國航天事業正式創建。6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英明領導下,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爲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1956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中國航天事業起步

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向黨中央、國務院提交《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對組建導彈研究的組織機構、人員選調、發展規劃和實施步驟提出了具體建議和意見。5月26日,中央軍委確定由航空工業委員會負責組建導彈管理機構——國防部五局和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國防部五院在北京舉行成立大會,錢學森任院長。中國航天事業就此起步。

1958 第一個航天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建

1958年4月,經中央軍委批准,由20兵團副司令員孫繼先率領的20兵團和由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率領的19兵團,開赴大西北,在茫茫戈壁灘上,開始建設我國第一座導彈試驗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此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相繼組建,四個航天發射場形成了我國沿海內陸相結合、高低緯度相結合、各種射向範圍相結合的發射場格局,中國航天發射能力持續提升。

1960 第一枚探空火箭發射成功,毛澤東主席作重要指示

1960年2月19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T-7M”試驗型液體探空火箭在上海市首次發射成功,飛行高度約8公里。5月28日,毛澤東主席在上海新技術展覽會參觀“T-7M”探空火箭時作出重要指示:“應該是八公里、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地搞上去”。航天人備受鼓舞,再接再厲,於當年9月13日,成功將我國第一枚T-7液體燃料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1960 我國仿製的第一枚“1059”導彈發射試驗成功

1960年11月5日,我國仿製蘇聯“P-2”導彈的第一枚導彈(代號“1059”,後稱東風一號)在酒泉進行飛行試驗,飛行550公里,彈頭命中目標區,獲得圓滿成功,標誌着我國在掌握導彈技術方面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12月6日、16日,又分別進行了第二枚“1059”戰鬥彈和第三枚“1059”遙測彈飛行試驗,均獲成功。

從尖兵一號到洲際導彈:中國航天事業60年60件大事

1961 中央批准“兩彈”研製,明確中國航天發展方向

1961年8月20日,聶榮臻向黨中央呈送了《關於導彈、原子彈應堅持攻關的報告》。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同意了聶榮臻的報告,確定了“縮短戰線,任務排隊,確保重點”的方針。1963年3月14日,中共中央就國防工業建設問題指示:兩彈爲主,導彈第一,努力發展電子技術,是研製導彈、原子彈及其配套產品的長遠方針。

1962 第一代地空導彈擊落U-2等高空偵察機

1962年9月9日,我空軍導彈部隊在華北地區上空擊落一架U-2飛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讚揚。此後,我國第一代地空導彈先後擊落入侵的美軍U-2等高空偵察飛機數架,有力遏制了敵對我領空的偵察,捍衛了祖國神聖的領空。

1962 領導國防尖端技術事業的中央專門委員會成立

1962年10月30日,羅瑞卿總參謀長向黨中央提交《關於加強原子能工業領導問題的報告》,建議成立中共中央十五人專門委員會,加強對原子能及尖端事業的領導,獲毛澤東主席批准。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十五人專門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委員,羅瑞卿兼任專門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965年3月2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十五人專門委員會改稱中央專門委員會(簡稱中央專委),兼管導彈和衛星的研製工作。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都由中央專委決策批准。

1964 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導彈東風二號發射試驗成功

1964年6月29日,東風二號導彈在酒泉進行發射試驗,首次獲得成功,標誌着我國導彈從研仿走向自主研製。通過東風二號導彈的改型研製,初步摸索了自行設計的規律,掌握了導彈從提出任務、總體設計、工程研製,直到飛行試驗的主要程序、工作內容和方法。

1966 導彈加裝核彈頭的“兩彈結合”試驗獲得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國成功用東風二號甲中近程導彈加裝核彈頭進行了“兩彈結合”試驗。導彈飛行正常,核彈頭精確命中目標,實現核爆炸。“兩彈結合”試驗成功,表明中國已具有戰略威懾能力。周恩來總理對“兩彈結合”試驗提出的“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要求,成爲尖端武器研製工作的十六字方針。

1967 航天測控體系起步建設

1967年5月13日,國家計委批轉了衛星地面觀測系統工程建設計劃。1968年,酒泉、喀什、湘西、南寧、昆明、海南、膠東、長春等測控站相繼竣工並交付使用。目前,中國已建成包括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陸基測控站、海上測量船、天基測控手段在內,能夠服務於地球軌道衛星、載人航天、月球與深空探測等任務,天地一體、全球佈局、組網靈活、安全可靠的航天測控網。

1970 我國首型中遠程導彈東風四號試驗成功

1970年1月30日,中遠程地地導彈東風四號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東風四號導彈的研製成功,對我國掌握多級火箭技術、發射人造衛星和發展洲際導彈具有重要作用。

1970 長徵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將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我國成爲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研製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這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次執行衛星發射任務,也是我國首次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

1975 “尖兵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開遙感事業先河

1975年11月26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尖兵一號”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11月29日,衛星迴收艙安全降落並回收成功,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迴收技術的國家。

1977 第一代遠洋航天測量船問世

1977年8月、10月,遠望1號、2號船分別建成下水,組成我國第一代綜合性航天遠洋測量船隊。遠望1號、2號船,代表着我國當時航空、電子、冶金、機電、輕工等多領域的高技術集成。此後,遠望3、4、5、6號船陸續下水;2013年,遠望21號、22號火箭運輸船相繼入列;2016年,遠望7號下水,我國航天遠洋測控和火箭海上運輸能力持續提升。

1980 東風五號洲際導彈發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我國自行設計生產的東風五號洲際導彈向太平洋預定海域首次發射成功,新華社發佈新聞公告,人民大會堂召開慶祝大會。這是中國導彈研製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表明中國的國防實力有了新的提高和加強。

1980 中國成爲聯合國外空委成員

1980年11月,聯合國大會第50次全體會議同意接受中國爲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成員。中國積極參與制定、協商國際外空規則和重大事務,與聯合國外空委的合作不斷擴大深化。2010年6月,中國與聯合國簽署災害管理與應急響應天基信息平臺北京辦公室相關協議,該辦公室是聯合國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個致力於外空領域國際合作的分支機構。

1981 首次“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1981年9月20日,風暴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號、實踐二號甲、實踐二號乙三顆科學實驗衛星。我國成爲世界上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一箭三星”標誌着我國發射技術、火箭與衛星分離技術、多星在軌運行管理技術的突破。

1982 巨浪一號導彈水下機動發射成功

1982年10月12日,我國自行研製的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巨浪一號發射成功,填補了中國水下機動發射戰略導彈的空白,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五個掌握水下發射彈道導彈技術的國家。

1984 東方紅二號試驗通信衛星成功發射

1984年4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東方紅二號第二顆試驗通信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4月17日,衛星成功開通通信、電視傳輸。此次發射標誌着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研製和發射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第三個掌握先進低溫火箭技術的國家。1986年2月1日,我國第一顆東方紅二號實用通信廣播衛星成功發射,衛星通信由試驗階段進入實用階段。

1985 中國運載火箭正式投入國際市場

1985年10月26日,航天工業部對外宣佈,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運載火箭進入國際市場,中國長城工業公司負責承攬國外用戶衛星發射服務業務。

1985 航天人獲我國第一號發明專利

1985年12月,航天207所胡國華拿到國家專利局頒發的專利號爲“85100001.0”的證書,成爲新中國“第一號專利”發明人。專利名稱爲“可變光學濾波實時假彩色顯示方法和裝置”,即把從衛星上拍攝的地球黑白圖片根據某種特徵變成彩色圖像,從而看到更多信息。

1986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建成並投入運行

1986年12月20日,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建成並投入運行,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站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是國際資源衛星地面站網成員,目前存有1986年以來的各類衛星數據資料,是我國時間最長的對地觀測衛星數據歷史檔案庫,具有覆蓋我國全部領土和亞洲70%陸地區域的衛星數據實時接收能力。

1988 我國首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發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新研製的長徵四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中國氣象衛星及其應用從此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我國已發射14顆氣象衛星,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氣象衛星成爲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成員,實現了業務化、系列化發展,取得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

1990 中國首次發射外星獲得成功

1990年4月7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亞洲一號通信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衛星由美國休斯公司製造,這是中國承攬的首次商業發射服務。中國成爲繼美國、法國之後,第三個進入國際航天商業發射領域的國家。

1990 二十四字“航天精神”提出

根據聶榮臻元帥倡導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精神,結合航天系統的具體特點,航天工業部黨組對航天精神的基本點做了新的概括,表述爲“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於攀登”。1990年5月,聶榮臻元帥親筆書寫了這一航天精神。航天事業正是在這一偉大精神的指引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1990 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火箭長徵二號E成功發射

1990年7月16日,我國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運載火箭長徵二號E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一顆模擬星和一顆巴基斯坦科學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二號E低軌運載能力達到9.2噸,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從1.5噸提高到4.8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1991 錢學森獲“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

1991年10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授獎儀式,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錢學森是中國航天的奠基人,爲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特別是火箭導彈、航天事業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1994 “金牌火箭”長徵三號甲發射成功

1994年2月8日,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發射獲得成功,將實踐四號科學實驗衛星和一顆模擬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大幅提升了我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運載能力。2007年6月,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獲得“金牌火箭”稱號,迄今爲止共進行25次發射,全部獲得成功。

1997 110條質量管理措施助力中國航天走向輝煌

1997年3月8日,面對中國航天連續出現各類質量問題的嚴峻形勢,航天工業總公司頒發《強化航天科研生產管理的若干意見(試行)》(簡稱72條),提出瞭解決航天深層次問題的政策和辦法。此後,又先後頒發《強化型號質量管理的若干要求》(簡稱28條),制定了質量問題歸零的“雙五條”標準。這一系列系統、加嚴的質量管理措施,爲後續中國航天的連續成功奠定堅實基礎。2015年11月,航天質量問題歸零的“雙五條”標準成爲國際標準(ISO18238),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佈。

1997 新一代通信廣播衛星東方紅三號成功發射

1997年5月12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通信廣播衛星東方紅三號送入預定軌道。5月20日,衛星成功定點於東經125度赤道上空,進一步滿足了國內各種通信業務的需要,加速了國家的信息化進程。

1999 新型遠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取得成功

1999年8月2日,我國成功進行了一次新型遠程地地導彈發射試驗,標誌武器裝備研製生產任務取得重大突破。

1999 國家表彰“兩彈一星”元勳,“兩彈一星”精神正式提出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大會,表彰曾爲“兩彈一星”研製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等16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等7人“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江澤民總書記在講話中闡述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1999 “南南合作”典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發射成功

1999年10月14日,中國和巴西合作研製的資源一號衛星和一顆巴西小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資源一號衛星是我國主導研製的第一顆高速傳輸型對地遙感衛星。它的發射成功,開創了發展中國家航天高科技領域技術合作的先例,被譽爲“南南合作”的典範。

1999 神舟一號無人試驗飛船成功發射回收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入軌。11月21日,神舟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這是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試驗。此後,中國又先後發射了神舟二號、三號、四號飛船,完成了所有預定的試驗內容。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號921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經中央審議批准實施,分“三步走”: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造空間站。

2000 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建成

2000年,2顆北斗衛星先後成功發射;2003年,成功發射第三顆北斗衛星,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建成,我國成爲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第一代衛星導航系統,改善了我國長期缺乏自主有效的高精度導航定位手段的被動局面。

2000 中國政府首次發佈航天白皮書

2000年1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向國內外介紹了中國政府發展航天的宗旨、原則、現狀、目標和國際合作等內容,被譽爲“揭開了中國航天神祕的面紗”。白皮書展示了未來十五年中國航天的發展規劃,首次提出了“大航天”概念,涵蓋了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三大領域。此後,又先後發佈了《2006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和《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2002 我國首顆海洋探測衛星海洋一號成功發射

2002年5月15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一號D氣象衛星和我國第一顆海洋探測衛星海洋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結束了中國沒有海洋衛星的歷史。此後,又先後發射了多顆海洋衛星。海洋系列衛星爲我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污染監測與防治、海岸帶資源開發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3 航天員楊利偉成爲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在軌飛行21小時後,於10月16日安全返回,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夢想。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3 “雙星探測計劃”順利實施

2003年12月30日、2004年7月25日,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兩顆衛星順利發射,與歐洲空間局星簇計劃的四顆衛星形成人類對地球空間的第一次六點探測。雙星計劃是我國航天領域第一個空間科學計劃,帶動了我國科學衛星系列的發展。此後,我國成功發射暗物質衛星、返回式微重力和生命科學實驗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多顆科學衛星。

2004 王永志、孫家棟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4年2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王永志獲得200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0年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孫家棟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5 神舟六號任務實現“多人多天”航天飛行

2005年10月12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將搭乘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送入太空,10月17日,神舟六號飛船返回艙成功着陸。神舟六號任務實現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並開展了空間科學實驗活動。

從尖兵一號到洲際導彈:中國航天事業60年60件大事

2005 我國第三代首型防空導彈“紅旗九號”研製成功

2005年11月7日,我國第三代首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紅旗九號”成功研製,標誌着我國在中高空、中遠程防空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防空導彈研製、試驗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2006 新一代無毒無污染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立項研製

2006年8月8日,國務院批准新一代運載火箭基本型長徵五號立項研製。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和重要標誌,將實現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能夠將我國進入空間能力提升2.5倍以上。目前,長徵五號已進入發射場區,將於今年11月實現首飛。

2007 中國衛星整星出口實現突破

2007年5月14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我國研製的大容量通信廣播衛星尼日利亞一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並實現在軌交付。這不僅標誌着中國實現了衛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也是中國以火箭、衛星及發射支持的整體方式,爲國際用戶提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的首次實踐。

2007 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2007年10月24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一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嫦娥一號經過14天飛行,於11月7日成功進入200公里環月軌道。11月26日,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第一幅月球三維影像圖。2008年11月12日,我國首幅120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圖公開發布,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於2004年1月23日立項。2004年2月25日,工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將探月工程命名爲“嫦娥工程”。我國探月工程分“繞、落、回”三步實施。

2008 我國首顆中繼衛星天鏈一號成功發射

2008年4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首顆中繼衛星天鏈一號送入預定軌道。天鏈一號的成功發射,使我國測控覆蓋率由原來的12%大幅提高到60%左右。2011年、2012年,天鏈一號02星、03星先後成功發射升空,實現全球組網運行,中繼衛星系統正式建成。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二個實現中繼衛星系統三星組網、全球覆蓋的國家。

2008 神舟七號任務成功實施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2008年9月25日,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9月27日,航天員翟志剛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空間出艙任務。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

2008 中國倡議並牽頭成立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2008年12月,中國作爲東道國倡議並牽頭成立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積極推動成員國之間空間科學、技術及其應用多邊合作。這是第三個總部設在中國的政府間國際合作組織。2015年10月27日,由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共同主辦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通過《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北京宣言》,提出了亞太地區空間能力發展與合作的新願景。

2010 “天眼工程”高分專項啓動實施

2010年5月12日,作爲國家十六個重大專項之一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以下簡稱高分專項)全面啓動實施。高分專項採用“天、空、地”一體化設計,統籌建設地面系統、應用系統,已發射成功並投入使用的高分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等多顆衛星,初步實現了全天候、全天時、全球對地觀測。2016年3月10日,“高分應用綜合信息服務共享平臺”正式上線運行,16個部委、11個區域和若干企業高分數據應用互聯互通,在國內首次實現了海量數據資源、應用成果的有效集成與共享。高分衛星數據已廣泛應用於抗洪救災、環境保護、國土資源調查與監測等衆多領域,培育形成了較大產業化發展空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010 嫦娥二號衛星刷新中國航天新高度

2010年10月1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二號衛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10月27日至29日,嫦娥二號衛星完成對月球虹灣局部區域高分辨率成像拍照,嫦娥二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之後,嫦娥二號衛星飛離月球,奔向日地拉格朗日L2點,在距地球700萬公里處與圖塔蒂斯小行星交會探測,實現了數億公里的遠距離星際航行,刷新了中國航天的新高度。

2011 載人航天突破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2011年至2013年,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了自動和手動空間交會對接試驗,均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載人航天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爲我國建造空間站、開展大規模空間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搭乘神舟九號飛船的劉洋成爲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搭乘神舟十號飛船的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成功進行太空授課。

2012 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投入使用

2012年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正式向中國及亞太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無源定位、導航、授時等服務,全球系統全面加快建設。目前,基於北斗系統的自主衛星導航產品已在我國多個重點領域和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2013 嫦娥三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着陸及月面巡視勘察

2013年12月2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自主成功避障,安全軟着陸。12月15日,“玉兔”號月球車與着陸器分離,開始月面巡視勘察。嫦娥三號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着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落”全面實現。

2014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圓滿成功

2014年11月1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返回器歷經8天約84萬公里的飛行後,精準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着我國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關鍵技術,爲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5 我國首個“互聯網+智能製造”平臺航天雲網上線

2015年6月,我國首個“互聯網+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平臺——航天雲網上線。該平臺是致力於打通製造業資源(包括數據資源)多維度協同共享通道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運行以來,已經吸引國內外近24萬家企業入駐,採購需求發佈48000餘條,涉及金額超410億,成交金額總計突破130億元,涉及智能設備、工業製造、軍工、互聯網、環保技術、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

2015 多種新型導彈裝備亮相“9.3”勝利日閱兵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首次抗戰勝利日大閱兵上,鷹擊12和83反艦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等中國航天20餘種導彈裝備受閱,涉及艦空導彈、地空導彈、常規導彈、核常兼備導彈、核導彈等領域,涵蓋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防等作戰體系。

2015 《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發佈

2015年10月29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正式發佈,旨在建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市場化、商業化新機制,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開展區域、產業化、國際化及科技發展等多層面的遙感、通信、導航應用示範,加強跨領域資源共享與信息服務綜合能力,加速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及其他新技術、新應用的融合,促進衛星應用產業可持續發展。

2016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批准實施

經中央批准,2016年3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立項研製,計劃於2020年7月通過一次任務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的目標。探測器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開展爲期2年的環繞探測,在火星表面着陸區附近開展3個月的巡視探測。

2016 國家批覆設立“中國航天日”,奏響建設航天強國號角

經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爲“中國航天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設立“中國航天日”,旨在宣傳中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一貫宗旨,大力弘揚航天精神,激發全民族探索創新熱情,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2016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2016年6月25日,我國爲空間站工程研製的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使我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從不到9噸提升到近14噸,提高了我國進入空間能力。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也是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首秀之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