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第二慘的2018年,基金公司員工買自家基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這些在基金公司工作的金融從業者,面對2018年的市場,他們戰勝恐懼了嗎?在下跌的市場中,他們又選擇了那些讓他們信賴的基金經理?又拋棄了那些基金?

請看下面這份2018年基金公司內部員工買基報告。

1

偏股型基金

獲得自家同時最多認購的基金是興全趨勢,相比2017年末增加了1625.7萬份,另外興全新視野488.9萬份的淨買入,這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董承非,在興全員工心中,如今的nomber1非董承非莫屬。

另一個被自家員工淨申購千萬份以上的偏股混合基金是鵬華策略回報,該基金的基金經理王宗合今年一季度回饋給同事的是39.1%的收益。

同時,去年由於市場低迷,新基金髮行困難,基金公司於是紛紛號召員工購買自家發行的基金,排名大致如下

共計有7只基金買入在千萬以上,具體見上下表格。

2

股票型基金

相比較混合型基金,高倉位的股票型基金,顯然沒有那麼受歡迎,僅有7只基金獲得百分份以上的(自家員工)淨買入,最高份額爲安信新常態股票,自家員工淨買入份額爲282.2萬份。

股票型的新基金亦是如此。

最多認購的添富智能製造,獲得了600萬的買入,而達到百萬以上買入的僅有8只基金。

3

平衡混合基金

平衡混合的基金,可以理解爲投資偏向保守或者說偏債一點的基金。

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即使是在大跌的2018年,也不怎麼招基金公司員工喜歡,無論是老基金還是新成立的基金,基金公司自家員工買入的都非常少。

如上圖,僅有兩隻基金的自家員工淨買入超過百萬份,而到2018年底自己員工持有超過百萬份的基金僅有3只,看來這類基金真的不怎麼熱門。而在新基金髮行,表現就更明顯了,幾乎無人無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