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雪爪淤泥)

【1857年3月26日】魏源小傳:師夷長技以制夷,沒能警醒中國,卻讓日本崛起

1794年4月23日(乾隆五十九年),魏源出生於今湖南邵陽市隆回縣。魏源7歲讀私塾,9歲赴縣城應童子試。考官指着畫有“太極圖”的茶杯,出上聯“杯中含太極”,魏源摸着懷中的二個麥餅,對下聯“腹內孕乾坤”,令人稱奇。

16歲,魏源中秀才。28歲,參加順天鄉試,中舉人,試卷得到道光皇帝的褒揚,榮耀一時。

1825年(31歲),魏源受江蘇布政使聘請,編輯《皇朝經世文編》120卷。後幫助江蘇巡撫陶澍辦漕運、水利,撰寫《籌漕篇》和《湖廣水利論》等。

1829年(35歲),魏源參加會試,卻意外落第。他只好捐錢做了內閣中書。內閣藏書豐富,魏源博覽羣書,受益匪淺。

1832年(38歲),魏源來到南京,在城西清涼山下建了幾間草堂,名“湖子草堂”後改名“小卷阿”。此後,魏源長年居住此處,其名著《海國圖志》即在此處撰寫完成。在這一時期,他與時任江蘇巡撫的林則徐往來甚密。

1841年(47歲),魏源入兩江總督裕謙幕府。這時,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魏源經歷了這場戰爭的全過程,而且親赴戰爭第一線,出謀劃策。

他與林則徐保持着密切的聯繫,隨時掌握着戰爭的動向。當得知三元里人民打擊英軍時,他認爲“義民可用”,滿懷激情地寫下“同仇敵愾士心齊,呼市俄聞十萬師”。

最終鴉片戰爭戰敗,簽訂了《南京條約》,魏源卻更加堅定禁菸的決心。他認爲,禁絕西方各國輸入鴉片的“外禁”已不可能,只能實行禁止國民吸食鴉片的“內禁”。

1842年(48歲),魏源完成了《聖武記》十四卷,敘述了清朝開拓疆域,獲得前無古人的武功,以此來激勵人民,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844年(50歲),魏源再次參加禮部會試,考中進士,發往江蘇,先後任東臺、興化知縣。

林則徐任欽差大臣時,曾編譯英國人寫的《世界地理大全》,集成《四洲志》,但未及出版。鴉片戰爭後,林則徐被流放新疆,他將書稿全部交給魏源。

魏源基於《四洲志》,蒐集更多資料,編成《海國圖志》50卷,1843年1月刻印於揚州。1848年(54歲),增補爲60卷。1852年(58歲),再增補爲100卷。

該書囊括了世界地理、歷史、政治、經濟、宗教、物產各方面內容,以知夷、師夷、振興軍備爲核心理論,總結鴉片戰爭的失敗教訓,整理成有系統的軍事思想。

《海國圖志》成書後,卻幾乎無人問津。甚至有人非常反感書中對“夷狄”的介紹,要把書燒燬。

1851年,一艘中國商船在日本港口遭到搜查,搜出來了三本《海國圖志》。日本人得到《海國圖志》,如獲至寶,迅速在日本上層社會流傳。

日本幕府認爲書中許多言論大逆不道,下令禁止流傳,但許多有識人士還是暗中爭相閱覽。最後,幕府只好解除禁令。從此《海國圖志》在日本再次迅速傳播,被奉爲了解西方的奇書,是加強海防的經典,極大促進了之後明治維新的發生。

(日文《海國圖志》)

而此時的中國,仍閉關自守,不知《海國圖志》爲何物。

魏源晚年潛心學佛,輯有《淨土四經》。1857年3月26日,魏源卒於杭州東園僧舍,終年63歲。

(魏源葬於杭州九曜山,墓址曾被盜)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279篇作品,營員“雪爪淤泥”的第22篇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