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水兩千億隻是相對最高點,當時借殼上市再加上順豐在快遞中也屬於龍頭地位,而且借殼上市的流通盤開始都較小,容易炒,所以一下市值就打上天了,到了真正上市了,利好兌現,再加上當時大盤不好,理應下走,如果順豐能保持較高速度發展倒還好,當時近年來中國本身經濟有放緩,再加上電商介入自建物流 菜鳥、京東、蘇寧等,三通一達不斷爭搶份額,市場蛋糕增長過慢就導致競爭不斷加大,順豐的競爭優勢被弱化,多方面導致順豐的市值的縮減

大股東減持:順豐由於要上市,前期引入了較多戰略投資,當然部分是看到原始股收益,滿解禁期減持落袋為安也是正常,而且上面也說了,快遞行業競爭加劇,前景不太明朗,減持減少風險也是正常。

那順豐應如何應對:

1.首先時效與質量是順豐的生命線,這個也是順豐一直保持競爭優勢所在,需要保持,中國高端快遞也需要這樣的企業

2.近26年的發展,企業也有了部分不良風氣,官僚、小白兔性等對企業不利因素需要及時清除

3.服務於提高質量與方便操作的自動化技術需要加快研發與落地,這個從近幾年來看一直不太理想

4.線上電商戰略還需明確,從優選到大當家小當家,一直專註食這塊,但也不是很理想,如果能依託其遍布全國網點優勢,建立起全國美食交易,那效果應該不錯

5.線上電商品類應嘗試放開,前期雖然有做過,但是引入的都不是非常好的企業,是否應該嘗試引入美的、格力、華為、九牧、耐克、一些國際知名服裝品牌,類似他們旗艦店,買產品質量保障,再利用自己運輸優勢實現雙贏,品類多了選擇才多,流量才多,連帶消費才多(如我們去超市買東西一般目標東西一個,但是正常還會連帶買很多其他的)

以上為個人想法歡迎點贊補充


謝邀。

作為快遞行業的領軍人物,順豐快遞的大當家——王衛,最近可以說遇到了不少煩心事:

先是2018年,順豐遇到了上市以來的第一次凈利潤下滑,公司業績下降,股價不斷下跌,如今價格僅剩37元左右。王衛的身價也幾乎被腰斬,僅剩141億美元,身價縮水近千億。

近日,順豐遭到4名大股東同時減持,約佔總股本的17.9%,總金額超過130億,減持理由是「資金需求」。前不久順豐剛剛拋出總價值4億元的回購計劃,現在剛剛回購了2.2億元。這一來一去,順豐在資金上的處境會更加困難。

整個2018年,王衛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順豐一直在通過「買買買」的模式試圖突破困境。

3月份,為了發展重貨快運業務,順豐花了17億元收購廣東新邦物流。

4月份,為擴展國際物流業務,花了1億美元參與美國物流服務平台Flexport的新一輪融資。8月份,與招商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等合作,加大了在海運、冷鏈等領域的投資。10月份,斥資55億元收購德國物流巨頭DHL的中國區供應鏈管理業務……

一方面在不斷的砸錢布局新業務,另一方面自己最引以為傲的高端業務也遭到各方挑戰。

2018年7月,圓通快遞推出「承諾達」業務,瞄準中高端快遞市場,對標順豐。

同年10月,京東推出特惠送、特快送等多項個人業務,採取了和順豐一樣的直營模式,價格同樣定位在中高端。

這些對順豐來說都非常的不利,競爭多了,想提價就變得很困難,同時成本仍在不斷上漲,直接導致順豐快遞在高端市場上的毛利率降低。

面對順豐的困境,王衛選擇了和華為一樣的解決方案:加大科研投入,帶領公司轉型,成為科技驅動的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公司。

2018年全年,順豐在科技和研發上的投入達到27.2億元,比上一年同期增幅超過69%,佔到了營業總收入的3%。而同行業中,韻達、申通等知名快遞企業的研發投入還不及營收的1%,差距相當明顯。

但願王衛能夠頂住壓力,順豐能夠成功轉型,在巨頭化的互聯網時代中生存下來,為快遞行業多樣性保留一顆種子。


我是愛K線,歡迎大家跟我一起討論與股市相關的話題。即使我無法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也能偶爾抖個機靈,開心一下。覺得我寫的在理的請點贊,覺得我瞎扯的可以點評討論一下。謝謝!

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愛K線財經直播


股市行情不好的時候市值跌了很正常,加上大股東到期套現,然後四通一達的緊逼,不跟馬雲合作,馬雲就投資你的對手,馬雲想要整合快遞市場,建菜鳥驛站,市場只有這麼大,四通一達還是搶了順豐快遞超多的業務了,發展起來了。現在順豐市值1000多億,但是利潤增長率已經沒有前幾年好了,內憂外患的,王衛日子不好過,股市上順豐也是高位跌下來套了不少人,阿里巴巴入股申通也是對順豐的打壓.主要是馬雲太強,不過王衛也是很厲害的,畢竟是龍頭一哥,看後續吧,


我記得順豐上市後不久市值曾經超過2500億元,現在(4月17日)最新市值是1558億元,縮水了差不多一千億。

當時,股票是一個投資市場,市值下滑更多是來自於對順豐的未來不看好。

從最新的2018年年報來看,第一,順豐凈利潤下降了4.57%,原因在於對快運、冷運、同城、供應鏈等新業務加大了投入,致使營業成本達746億元,同比增長31.4%,遠快於收入增幅,影響了利潤的表現。

順豐的拳頭產品「時效」件正被「通達系」蠶食,2018年收入增速同比只剩14.3%,目前快遞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只有7.6%,比2017年持平,已排在「三通一達」、百世快遞之後的第六,主要是因為商務件的增量在下滑,三通一達相繼退出時效產品,也開始在侵蝕順豐商務件的市場。同時京東、EMS開始發力大B端電商商家,而且優惠力度更大,順豐在這一塊的市場受到了不少的衝擊。順豐可謂是四面楚歌。

從目前順豐的戰略來看,希望通過天網,地網,信息網的底盤資源優勢,切入大物流市場,提升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能力,完善整個生態的體系建設,但挑戰依然不少。

當然,大股東出讓股份原因除了業績下滑之外,也有可能是股票目前已經過了解禁期,同時這些高管有可能已經離職有關。


要減持的四家股東,一個是借殼的鼎泰新材老闆劉冀魯,他幾塊的成本當然要套現離場;剩下的有員工持股機構,原本去年六月份就要兌現部分股票給3.1以上員工,但股價不能達到減持條件而擱置,為了不影響士氣,這次減持不再堅持45的底線了。


上市公司股東的凍結的股份已經到了時間可以自由買賣,這是很正常的,並不一定說明順豐老闆身價下跌。有人買就會有人賣


回A股,就是為了減持,收割韭菜,洗劫,血洗股民財富的,應追責,入刑。


現在快遞竟爭相等激烈,京東,淘寶都已經有自己的物流中心,順風已經錯過了和馬雲合作的機會,以後會更激烈。現在唯一的就是走兼并重組


行業變革。順豐未必會贏。菜鳥物流和京東模式我更看好。必經它們有錢。順豐缺錢


正常經濟萎縮,需求下降,利潤降低前景不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