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_0805

前言:

繼指考第一天的試煉後,看開了分數的得失,可能也因為主科考完,心情相對輕鬆,在第二天面對社會科時,能擺脫第一天數乙超難的桎梏,發揮出異常的耐心,將平時累積的社會科實力毫無保留的展現,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因此,將當下的心境與考試技巧記錄下來,不只便於自己日後省思,也希望能幫助到即將面臨大考的學弟妹們。

 

      104年指考第一天結束後,老實說十分疲憊,出乎意料沒寫完的數乙,以及沒有掌握好的國文選擇題,都消耗我極大的精力。幸好英文沒有受到太大的波折,順利的完成,無形中穩固我的信心,使一度絕望的我有了些希望;但必須謹記第一天的教訓,以無欲則剛的想法壓抑這伴隨希望而生的渴望。洗完澡,整理一下考前抱佛腳的摺頁講義,與應試用具後,衡量自己目前應該是讀不下書,決定保持輕鬆、穩定心情,看看閒書、聽聽音樂,安穩入眠。

      7/3早上,第一科歷史,由於在補習班大量的模擬考訓練,自己平均大約有30分鐘的檢查時間,所以時間壓力相對小很多,因此決定按照模擬考的步調,圈出關鍵字,謹慎作答。至於碰上不確定的答案時,利用消去法,刪去絕對錯誤的選項,然後大致判斷剩下選項與題幹符合的程度,選出最接近的選項先填入,並標上記號,等之後檢查時間再來慢慢磨。非選題的部分,做歷屆試題時,就發現出題方向與模擬考的非選題有所差異,模擬考非選題比較像是填充題的概念;而指考非選題的問法常常偏向申論題,不只要能看懂史料,還要了解相關背景,並寫出論點,才能回答充分。因此在準備非選題時,務必要將重要的歷史事件讀懂,而非單純的死背。

      第二科地理,以模擬考經驗來說,我的作答時間也是相當充裕的,因此時間分配、作答策略與歷史大同小異。此外,地理沒有多選題的負擔,使用消去法的效果更為顯著,但在圖表題的判斷上,會比一般選擇題花費更大的心力:原則上方位、座標、極值等都是可能的解題線索,可以把它們標出來,方便作答,在看懂圖表的意思後,接下來就是要憑藉個人地理的實力,選出符合題幹要求的答案。非選題的部分和歷史一樣,模擬考也很像填充題的概念,但多了判圖題與指考非選題類似;不過指考非選題還是有比較困難的推論題型,所以我在作答時會先想幾個可能的原因,比較哪個符合題幹的敘述,把它優先寫出來,如果不放心再稍微補充一下。
      終於來到最後一科公民,也是我最擔心的社會科,因為模擬考的選項會有超出課內範圍的專有名詞或應用,但做完歷屆試題後,我發現命題範圍並沒有模擬考那麼難以捉摸,而且題目難度也算適中;除此之外,歷年指考公民因選項有爭議而送分的情形也常出現,所以我平時在補習班只有把各個定義與比較讀懂,考前再翻翻難背的數字來應試。不過104年的公民真的不好寫,我在作答時也覺得題目好像變難,但社會科的時間壓力不大,如果按照考試策略進行,都會有時間檢查。因此,雖然偶有卡題的情況發生,但在最後還是都能把答案磨出來。

      隨著公民考完,我在桃園儒林補習班重考的日子,也正式結束。自覺與自己原本的第一志願有所差距,因而對考試結果不抱期待,更不想對答案面對數學乙的事實;然而在7/17知曉實際成績後,才驚覺自己其實考得不錯。國文選擇題雖受到數學乙的影響,但長文19分讓我保住頂標左右的成績;英文雖說無法得到夢寐以求的90分,但84分已經比頂標高出了8分;原本以為很慘的數學乙竟然比頂標69分高出15.8分,令我意外;社會科的表現更是讓我訝異,歷史91分高出頂標8分;公民91.2分有全國前100名;地理93分甚至有全國前50名的結果。我想社會科能有如此驚人的成績,除了重考期間累積的實力外,更歸功於第二天冷靜的作答與不執著分數的心境,讓我能專注於解題,不受過多的壓力與額外的情緒影響,發揮自己100%的實力。

      8/6放榜,看到原本心中的第一志願臺大經濟,採計三科加權後只差4分,不免有些遺憾,但換個角度想,錄取採計五科的第一志願臺大國企,是老天為我指引另外一條道路,似乎暗示我不要逃避自身的弱點,要面對人羣,並學習表達、溝通的能力。而我告訴自己:「這次指考是我最後一次考大學,上大學後我要付出加倍的心力,彌補我曾虛度的三年,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幾點心得:

1.不拘泥於分數的高低對於考試真的很有幫助,尤其在沒有時間壓力的考科上,更能發揮其影響,像我社會科就能很果斷地跳題,並耐心的搜尋、衡量題目的線索,纔能夠拿到理想的成績。
2.
考前的晚上盡量保持情緒穩定,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以免無法獲得充足的睡眠,影響隔天的考試狀況。
3.
各種模擬考跟指考是有明顯落差的,模擬考題目有的會偏難而雜;指考相對簡單、靈活,但不能輕忽指考命題教授對各科的理解與深度,他們出題往往都會出到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盲點。因此,考前練習模擬考可以訓練考試技巧,並熟練時間分配;多做歷屆試題可以大約體會教授出題的方向與用心。兩者皆須要多做演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