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河會戰

在10月5日俄軍發起沙河會戰時,日軍情況為:

1、駐本溪黑木為楨第一軍:下轄淺田信興近衛師團、西島助義第2師、井上光第12師、梅沢道治近衛後備混成旅、田村久井騎2旅;共4.5萬人;

2、駐遼陽奧保鞏第二軍:下轄大島義昌第3師、冢本勝嘉第4師、大久保春野第6師、秋山好古騎1旅、內山小次郎野炮第1旅;共4.7萬人;

3、駐遼陽、本溪之間,以弓長嶺為重心的野津道貫第四軍:下轄上田有沢第5師、川村景明第10師、門司和太郎後備第10旅、友安治延後備第11旅;共3.8萬人;

4、滿洲軍總司令部直轄:立見尚文第8師、大久保利貞後備第3旅;共2萬人。

日軍總兵力15萬人;火炮總數488門;

以上各部離開日本時總兵員為17萬人;在遼陽會戰後,由於新成立遼東守備軍、韓國駐屯軍,並優先整補第三軍,以及受海上運輸能力限制,這導致遼瀋地區滿洲軍在俄軍發起沙河會戰時,尚未能彌補遼陽會戰之減員。

10月5日中午,斯坦博格集團軍在蘇家屯沙河鋪(瀋陽市區以南23公里)渡過北沙河,進擊第一軍的前鋒部隊梅沢道治近衛後備旅,結果因此戰而使梅沢少將一躍而為日軍名將,他的近衛後備旅被稱為「花の梅沢旅団」;只因俄軍以十倍之兵力,始終無法給予梅沢旅團致命一擊,反而打成了互有攻守;

既然啃不下鮮花一般綻放的梅沢旅,全殲日第一軍就變成痴人說夢了;

在正南方向,基輔第10軍、莫斯科第17軍及奧登堡騎兵師在比德林將軍率領下奮勇向前,這成功迷惑了大山岩元帥;他一再告誡黑木為楨大將,俄軍對本溪的進攻只是佯攻,主攻方向是遼陽正面戰場;

10月9日,川村景明第10師從被擊斃的一名俄軍軍官公文包中,搜獲一封庫羅帕特金寫給斯坦博格的書面命令;俄軍的作戰意圖終於暴露無遺;

(註:庫羅帕特金元帥認為日軍具有很高的監聽技術,因此他拒絕使用電話、電報,傳達命令皆通過人工當面交遞;這在日俄戰爭後也成為他的一大罪狀。)

此時戰場形勢意外地對日軍有利,奧保鞏大將、野津道貫大將都表示有能力擊破當面俄軍;大山岩元帥遂大膽決定,誘敵深入,一舉全殲東線斯坦博格集團軍;

10月10日晚,日軍第二、第四軍對比德林西線集團軍發起全線反攻;

在東線,大山岩命令梅沢道治南撤至本溪湖,誘引斯坦博格集團軍南下,大山岩將總預備隊立見尚文第8師、大久保利貞後備第3旅全部投入東線,並令第四軍上田有沢第5師北進,攻佔一樹山,切斷斯坦博格軍之歸路;

10月12日,閑院宮載仁少將(親王)親率田村久井騎2旅一舉擊潰西伯利亞第五軍,導致俄軍東西兩集團軍連接被切斷;

10月12日晚,川村景明第10師奔襲三石山,於次日凌晨奪取這座沈南平原上的制高點;

10月13日,在本溪湖苦戰的斯坦博格中將開始北撤;大山岩元帥令黑木為楨大將、立見尚文中將猛烈追擊,務求將該俄軍聚殲於沙河南岸;同時令第5師師長上田有沢務必堅守一樹山,不得放生俄東線集團軍;

由於奧保鞏第二軍、野津道貫第四軍攻勢猛烈,在三石山失守後,庫羅帕特金令總預備隊聖彼得堡第1軍、西伯利亞第四軍團加入西線戰場;但日第二軍冢本勝嘉第4師擊破了基輔第10軍,以及三石山失守的心理壓力,這使得亞歷山大·比德林上將也要求撤退;

在東線,庫羅帕特金派出留守瀋陽的西伯利亞第六軍團猛攻一樹山,接應斯坦博格集團軍突圍;血戰至10月17日晚間,索伯洛夫中將幾乎拼光了整個第六軍團,終於挫敗日軍第5師,奪取一樹山;

10月18日,斯坦博格集團軍全部撤至沙河北岸;大本營山縣有朋總長下令滿洲軍以沙河為禁制線,不得越過;沙河會戰至此結束;

歷時兩周的沙河會戰,俄軍27萬人VS日軍15萬人,會戰結果俄軍損失41351人,其中被俘5868人;日軍損失21125人,其中被俘628人;

二、後記

在給尼古拉二世的戰報里,庫帥陳述了各軍官兵如何之英勇奮戰、團結有力;而阿列克謝耶夫總督之存在,對他的戰役指揮造成如何巨大之危害;其中,對一樹山血戰尤其重點渲染;

10月24日,尼古拉二世宣布免除阿列克謝耶夫遠東總督、陸海軍總司令職務,令其立即返回聖彼得堡;庫羅帕特金升任遠東俄軍陸海軍總司令;

阿列克謝耶夫此後一直賦閑,1917年5月27日病死於雅爾塔;

10月30日,基輔第10軍軍長亞歷山大·斯魯切夫斯基中將由於在沙河會戰中被日軍第4師擊破,造成西線戰局失利而被解職,由土耳其斯坦第一軍團司令官康斯坦丁·采爾皮茨基中將接任第10軍軍長;

12月11日,維爾納軍區總司令格里彭伯格上將到達瀋陽;遠東俄軍將迎來新一輪人事鬥爭;

11月2日,滿洲軍總司令部宣布:

1、閑院宮載仁親王在沙河會戰中身先士卒,一舉擊潰俄軍西伯利亞第五軍團,特晉階陸軍中將;

2、第四軍第5師師長上田有沢中將指揮失當,致使一樹山失守,俄軍東線集團軍得以由此突圍,宣布調離滿洲軍,轉任台灣守備軍司令官,後備第1師(尚未組建完畢)師長木越安綱中將接任第5師師長;本土留守第1師師長阪井重季中將接任後備第1師師長;

3、籌建第五軍,定由夜襲三石山,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第四軍第10師師長川村景明擔當未來的第五軍軍長。

沙河會戰後,日俄兩軍形成隔沙河對峙塹壕戰之局面,直到1905年1月旅順失守;

後備第1師組建完成後的編製為:

師長:阪井重季中將

後備步兵第6旅:草場彥輔 大佐

後備步兵第9旅:內藤正明少將

後備步兵第16旅:丸井政亞少將

註:主圖為黑木為楨大將與前來觀戰的英軍代表團團長伊恩·漢密爾頓爵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