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點燈》由鄭智化作詞,作曲。鄭智化表示這首歌曲是他在車上寫成的,在車窗里看到的點點星光就是他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氣餒、彷徨、無助的時候,鄭智化創作這首歌曲希望可以給人以鼓勵 。

歌曲歌詞

抬頭的一片天 是男兒的一片天

曾經在滿天的星光下做夢的少年

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遠

卻發誓要帶著你遠走 到海角天邊

不負責任的誓言 年少輕狂的我

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你哭紅的眼睛 想著遠離的家門

滿天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現在的一片天 是骯髒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見

天其實並不高 海其實也不遠

人心其實比天高 比海更遙遠

學會騙人的謊言 追逐名利的我

在現實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你含淚的離去 想著茫茫的前程

遠方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

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

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

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候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歌曲鑒賞

《星星點燈》包含勵志的精神,催人奮進,是華語歌壇的經典之作 。這首歌曲不僅廣為傳唱,「星星點燈照

亮我的家門」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歌詞 。

這首歌曲不僅是幾代人共同的記憶,也成為了青年人不斷堅持與立志精神的象徵,鄭智化通過飽含激情的歌聲影響了很多懷有夢想的人,照亮了不少年輕人的奮鬥征途。 這首歌曲滲透出鄭智化個人獨特的思想和有別於他人的社會觀察視角,深沉的人文關懷力透紙背 。


想了解鄭智化的經歷就先了解一下這個人和星星點燈這個音樂。

鄭智化簡介

鄭智化(1961年11月14日-)20世紀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人文歌手之一,台灣台北人,於2歲時患上小兒麻痹症而不良於行。出道前曾經服務於廣告界6年半的時間,到1989年才離開業界。在諸多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人中,鄭智化則或許意味著是一個另類、反叛、孤傲的代名詞,事實上他的作品中充滿著進步的勵志正能量。代表作《水手》、《星星點燈》、《大國民》、《單身逃亡》、《墮落天使》,因其中包含的勵志精神,在20世紀90年代初廣受歡迎。1999年1月結婚後淡出音樂圈,投身IT行業,2007年正式復出。

除了唱歌之外,鄭智化還擔任詞曲創作者。他所創作的歌詞對於社會有著犀利的批判,也有著鐵漢柔情,他的歌聲則帶著滄桑的味道。曾將披頭士著名的歌曲《Let it be》改填閩南語歌詞成為《伙伊去》(「隨它去」之意)。鄭智化的第一張專輯是《老幺的故事》。

好然後我在談一下他唱星星點燈之前想的是什麼?

鄭智化就象是一個勇敢的代言人,他借著犀利的詞曲,大膽的剖析了這個時代的他自己。 每一首鄭智化的歌,就象是他真實或夢境里的故事,不論叛逆、溫柔、激情、渴望、調侃或戲謔……總是那麼毫無保留的向世人公開他的內心世界,而卻那麼赤裸、適切地唱出了你我心中隱藏了許久的聲音…… 多久;沒看到星星了? 多久;沒做夢了? 文明沾污了星星;和曾經有夢的人…… 漸漸地,我有了一種錯覺; 以為這個世界只剩下一個小小的我, 抱著一點點僅有的良知和憧憬活著。 專輯曲目 [01]星星點燈 [02]麻花辮子 [03]補習街 [04]蝸牛的家 [05]冬季 [06]朋友天堂好嗎 [07]黎明東方(大陸版 [08]雨(台灣版) [09]南台灣 [10]煙花江畔 [11]不能告訴你

《星星點燈》基本信息 歌曲:星星點燈(Twinkling Stars) 歌手:鄭智化 作詞:鄭智化 作曲:鄭智化 歌詞

抬頭的一片天 是男兒的一片天 曾經在滿天的星光下做夢的少年 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遠 卻發誓要帶著你遠走 到海角天邊 不負責任的誓言 年少輕狂的我 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你哭紅的眼睛 想著遠離的家門 滿天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現在的一片天 是骯髒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見 天其實並不高 海其實也不遠 人心其實比天高 比海更遙遠 學會騙人的謊言 追逐名利的我 在現實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你含淚的離去 想著茫茫的前程 遠方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 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 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 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候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所以說鄭智化唱的所有歌都是真實寫照。從小的病沒有使他墮落,這些歌曲在KTV還是能唱到聽到查到。歌曲猶如他的精神一樣指引著我們。


鄭智化表示這首歌曲是他在車上寫成的,在車窗里看到的點點星光就是他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 。

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氣餒、彷徨、無助的時候,鄭智化創作這首歌曲希望可以給人以鼓勵!而星星點燈這首歌背後隱藏著一段原本是希望,結局卻成悲傷的過往,也是鄭智化後來淡出歌壇的原因之一:當初鄭智化到大陸的時候相當火紅,在1993年一次昆明演唱會上遇到少女陳微的父親,陳微是一名舞蹈天才,卻因為患了骨癌必須要將雙腿切除,鄭智化聽了之後親身去鼓勵少女陳微,他對陳微說雙腳沒有了至少還有雙手可以彈鋼琴。後來因為鄭智化的親身拜訪,讓陳微獲得了德國高級義肢的贊助,也獲得音樂學院的入學機會。這段過程還被拍成了一部勵志電影「星星點燈」,而電影中飾演陳微的就是當年才16歲的章子怡。但後來陳微受不了社會與周遭人的高度關注,最後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自殺了,而鄭智化因此感到深深的痛心,加上一些個人原因就淡出了歌壇,這段過程在2012年8月17日山東衛視的「歌聲傳奇」中鄭智化有親口提到,真是人怕出名豬怕壯,《水手》在取得商業上巨大成功的同時,也帶來了相當大的負效應,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鄭智化一方面成為了商業上的巨星,而另一方面卻又受到了巨星所必須承受的「病理解剖」。很不幸,由商業廣告音樂成功轉型為為底層小人物寫代言歌的鄭智化,實在很難消化這樣高規格的接待,於是根深蒂固的低音5起始的作曲方式被無情的擺到檯面放大再放大,那些犀利卻失之表面的歌詞也越品越品不出回味。最終在哲人羅大佑、詩人陳升面前,鄭智化還是做回了凡人,一個有點與眾不同的凡人、一個生活在底層略帶病態的男人、一個喜歡冷眼旁觀做白描狀的男人、一個喜歡用打油詩、廣告詞為小人物刷標語的歌手。

《星星點燈》其實連這些也失去了,鄭智化不再是小人物的英雄,而成了普羅大眾的偶像,於是他的詞藻開始華麗起來了(最終並沒有實現目標)、視野也多情起來了,《南台灣》這樣宏大的敘事主題也出來了,《煙花江畔》更企圖無限接近戴望舒的朦朧美,但卻缺少了鄭智化做為一個底層人物自身的參與,因此這張專輯即使不談及旋律無新意,也至少明顯缺少了一種心跳的感覺,一種同呼吸共命運的律動和悸動。而《冬季》、《不能告訴你》、《雨》這樣的歌曲更像是《私房歌》或《年輕時代》製作期間被槍斃掉的作品回魂,不僅寫得平淡,唱得漫不經心,就連編曲也顯得異常的休閑。

但這畢竟還是鄭智化最後的經典,畢竟還留下了三首日後能讓人回味的三首作品。《星星點燈》雖然擺脫不了被《水手》墊背的命運,但卻多少還留下了一些警言妙句。《麻花辮子》也是鄭智化最後的純情作品,一如當年的《別哭,我最愛的人》、《遠離這個城市》一樣,讓人在具象畫面中感受到印象的氛圍。而《蝸牛的家》則是為蘇芮而寫作品的拿回重唱,即使在如今看來,鄭智化簡潔的語言能力,依然那樣可以激起民心、引起共鳴,而如果將此歌當成是城市無房戶的公益宣傳曲,更是到位之極。

其實,最終還是音樂底蘊的欠缺拉了鄭智化的後腿,而地位的變化,更讓他失去了最後升值的機會。其實鄭智化絕對是一個優秀的平民代言人,他有天生的叛逆和純情的雙重性格,他又懂得如何去用最簡煉的詞句去將它們表達出來,他的音樂更多的是將平凡人想唱卻唱不出來的東西唱出來,直至在一種恍然大悟的邂逅中找到共鳴。但與此同時,鄭智化的世界卻也容易叫人看穿,因為他的批判與扭曲都過於貼近了大眾的表層思維,所以在親民的同時,他也因為受眾的進步,而註定要在未來被人遺忘,這一點也正是他離藝術家最大的差距。所以在親民的同時,他也因為受眾的進步,而註定要在未來被人遺忘,這一點也正是他離藝術家最大的差距 !

鄭智化成為很多平民中的失意者 精神上的支撐 這種力量可能會因為受眾的成長而漸弱,但不會消失,因為其深刻。試問除了鄭智化 還有其他類似的平民音樂人么?更因為鄭智華的強有力的表述和灰暗深入的音樂風格,讓人們從悲觀中透視樂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