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就讀小學四年級的阿泰,家中經營夾娃娃機,家中收入多是十元銅板。

今天是繳交露營費用的日子,阿泰帶了爸爸湊齊的十元銅板,繳交露營費用給導師。導師卻不收他的銅板,要阿泰換成紙鈔明天再交,否則不準去露營。

阿泰心裡雖然不服氣,但不想告訴爸爸,決定自己換到紙鈔。但接二連三發生的事卻不大順利。

放學後,阿泰跟著爸爸一起巡娃娃機,阿泰依然暗自找尋著換紙鈔的時機......

---

在金鐘獎公佈入圍名單時,我便對這部獲得三項提名的《銅板少年》留下印象,剛好前幾天公視粉絲專頁宣佈今日下午會播出,便留意著時間不想錯過。果然這部影片非常有趣,絕對值得提名。

《銅板少年》片場不到半小時,節奏明確,一開始就破題,演到阿泰要繳交140個10元銅板卻不被老師接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去買東西時掏出紙鈔總是非常俐落,但若是拿出一堆硬幣時就相當不好意思,數硬幣當下會覺得尷尬又羞赧。即使明明都是合法流通貨幣,拿硬幣就是會暗暗覺得低別人一等。

影片更是放大這樣的尷尬,老師不願意收,沒有明確的原因,只有在後面微微提及因為不想數、造成麻煩。在與同儕一起密集相處的環境,尤其是華人社會,最害怕特立獨行、最害怕與別人不一樣,特別是受到師長非善意的對待,於是隻能默默承受,不敢說、不敢表達,絞盡小腦袋瓜想著該怎麼不丟臉的解決方法。

我很喜歡影片裡劉亮佐飾演的爸爸,知道小孩子在鬧什麼彆扭後,也不強逼,順著小孩的話安撫他,但最後仍幫助小孩解決問題,這邊演的很可愛,有這種非典型爸爸真是不錯。

《銅板少年》一件小事帶出「權威」的議題,但處理得非常生活化、沒有強烈批判的力道,而跟著這對可愛的父子檔經歷這樣一件小事,得到什麼呢?大概是期許自己珍惜、尊重每一個銅板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