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簡要回答,隨後作詳細介紹

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

答:是,準確的講,是蜂鳥中的一種

我國有這種鳥嗎?

答:沒有,沒有,我國沒有蜂鳥,你們看到有極小概率是太陽鳥或其他鳥類,極大概率看到的是本文最後介紹的一種蛾子。

註:所有物種的學名(括弧內的兩個拉丁文單詞)均應斜體,但問答平臺暫不支持斜體,故只能以正體顯示。

既然是兩個問題,就一個一個答吧。

世界上最小的鳥確實隸屬於蜂鳥科,不過蜂鳥科鳥類共2亞科300多種(不同的分類主張種的數量略有不同,大致在325至350種之間),不同種類的大小也有差異,多數種類大多重量在2.5-6.5g,體長在6-12 cm間。

↑圖:艷紫刀翅蜂鳥 (Campylopterus hemileucurus)

不過最大的巨蜂鳥(Patagona gigas)體長可達23 cm,重量在18-24 g間,這也是夠大,可比戴菊(Regulus regulus,身長8.5-9.5 cm,重量4.5-7.0g)、褐頭山雀(Parus montanus體長平均11.5 cm,重量8.5—10.5g)什麼的還大。

↑圖:巨蜂鳥

↑圖:戴菊

↑圖:褐頭山雀

摘得最小鳥類桂冠的是一般認為是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其成鳥重量一般在1.6-2g,體長5-6 cm。當然,蜂鳥都是吸蜜的,吸蜜蜂鳥的這個名字真的只是個名字而已。

↑圖:吸蜜蜂鳥雄性個體

↑圖:吸密蜂鳥雌性個體

蜂鳥科的所有種類均只分布於美洲,多數種類集中分佈於熱帶雨林,少數種類的分佈北緣可接近阿拉斯加。所以,我國沒有任何一種蜂鳥的分佈。不過與蜂鳥在體型相似、同樣多以吸食花蜜為生的太陽鳥在我國有分佈,極易被誤認為是蜂鳥。太陽鳥科太陽鳥屬共14種鳥類,分佈於我國和東南亞地區,我國分佈有5種,主要集中在南方,尤其是雲南地區,多數種類重量4—10g,體長9—15 cm,跟大多數蜂鳥比還是要大些的。

↑圖:綠喉太陽鳥

此外許多人還容易將一些天蛾科的蛾子,例如小豆長喙天蛾(也就是俗稱的蜂鳥鷹蛾,這個名字帶有一股濃濃的獵奇味道,筆者不是很喜歡這個名字,其學名為:Macroglossum stellatarum)、咖啡透翅天蛾(其學名為:Cephonodes hylas ),誤認為是蜂鳥,這類蛾子體型較大,全身披毛,翅膀比例較小,口器伸展時類似蜂鳥的長喙,懸停在花朵間吸食花蜜時,卻又幾分蜂鳥的神采。其實仔細看去,且不說其他的特徵,光是天蛾頭上的一對觸角就足以出賣它昆蟲的真實身份了,真正的鳥類頭上哪裡有一對觸角啊。

↑圖:小豆長喙天蛾

↑圖:咖啡透翅天蛾


中國沒有蜂鳥,只有蜂鳥鷹蛾,屬昆蟲不是鳥類。


吸蜜蜂鳥(學名:Mellisuga helenae)是世界上最小的鳥,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溫血動物。吸蜜蜂鳥僅分佈於中美洲的古巴各島,是古巴特有鳥類。我國沒有這種鳥。


蜂鳥主要棲息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分佈僅限於美洲,舊大陸沒有蜂鳥,但是有一些與蜂鳥類似的鳥類,如太陽鳥和逐花鳥等。大多數蜂鳥種類集中於北緯10°至南緯25°之間。蜂鳥科不同種的地理分佈變異很大,例如:褐紫耳蜂鳥(Colibridelphinae)為優勢種,其分佈從瓜地馬拉,直跨至亞熱帶和熱帶的玻利維亞;也有的種,如叉拍尾蜂鳥(Loddigesia mirabilis)僅僅分佈於祕魯溫帶的一個山谷地區。蜂鳥在中國全境沒有分佈,有些大型的天蛾(如蜂鳥鷹蛾)在白天活動取食花蜜時會被誤認為是蜂鳥或中國蜂鳥。目前常見的有兩種:第一種、咖啡透翅天蛾, Cephonodes hylas L.鱗翅目,天蛾科。別名黃桅子大透翅天蛾。分佈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廣西、雲南、臺灣等省。 第二種小豆長喙天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