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週報記者 戚展寧 發自廣州

  繼紫光系股權改革之後,清華大學校企體制改革又有新動作。

  3月21日,啓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啓迪桑德”,000826.SZ)發佈公告稱,其間接控股股東啓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啓迪控股”)出現股權變更,雄安新區管委會、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安集團”)將與清華控股並列成爲啓迪控股第一大股東。

  啓迪桑德是國內環保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主營業務涉及固廢處置及市政PPP業務、互聯網環衛、再生資源回收與利用、水務業務、環衛專用車輛及環保設備製造等諸多領域,擁有完善的產業鏈條。近年來,啓迪桑德的主營業務穩健增長,工程量迅速擴張,但也因此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

  啓迪桑德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環保行業前期投入和建設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量,應收賬款的週期比較長,是目前資金問題的主要原因。

  而雄安集團的入股能否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啓迪桑德對時代週報記者稱,目前只是間接控股股東的股權變更,協議還沒有簽署,無法預估。

  雄安集團擬入主

  啓迪桑德原名“國投原宜磷化股份有限公司”,後曾更名爲“桑德環境”,於1998年2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作爲啓迪桑德的原控股股東,桑德集團的業務覆蓋水務、固廢處理、環衛、再生資源、新能源、生態農業等領域,其法定代表人是清華大學校友文一波。

  2015年9月,桑德集團把桑德環境部分股權出讓給清華控股旗下的啓迪控股。通過旗下的啓迪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啓迪科服”),啓迪控股持有公司16.56%的股份,系間接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成爲實際控制人,公司名稱也變更爲“啓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而桑德集團對桑德環境的持股比例則降至目前的12.48%。

  啓迪桑德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清華控股入股之後,啓迪桑德變成了混合所有制,實際控制人是國有企業,在項目獲取、與政府合作的時候比民營企業的身份會更有優勢。

  除了啓迪桑德,啓迪控股還通過啓迪科服持有主營製藥業務的啓迪古漢(000590.SZ)的股權,也爲控股股東。而啓迪系與紫光系、同方系同屬清華控股旗下,此次其選擇雄安集團作爲體制改革的合作對象,其實早有端倪。

  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發布《高等學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所屬企業要進行全面清理和規範,理清產權和責任關係,分類實施改革工作,促進高校集中精力辦學、實現內涵式發展。8月起,清華控股就開始籌劃轉讓所持啓迪控股股份及紫光集團股份,拉開校企改革的大幕,此後紫光系、啓迪系陸續開啓了股權結構改革。

  早在2018年7月,啓迪控股就揭曉了股權重組方案。啓迪控股董事長王濟武指出,清華大學將引入一家與清華大學“門當戶對”、對公司未來發展有重要價值的戰略股東,同時引入多家以國有資本爲主的重要投資機構,重組後的啓迪控股,國有資本屬性比例不低於51%。

  根據啓迪桑德公告,雄安新區管委會、雄安集團、清華大學、清華控股及啓迪控股(上述五方以下並稱“五方”)於2019年3月20日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涉及啓迪控股的股權變更等相關事宜。

  五方同意本次合作後,雄安集團或雄安新區管委會控股的基金與清華控股並列成爲啓迪控股第一大股東。合作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雄安集團或雄安新區管委會控股的基金受讓清華控股所持有啓迪控股的部分股份、雄安集團或雄安新區管委會控股的基金以現金或其他非貨幣資產等方式向啓迪控股增資等。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清華系的股權變動或與高校體制改革有關。當前,由於高校經營不善,不少校辦企業成爲高校沉重的負擔,這是校企改革的主要原因。因此,校企市場化瘦身勢在必行,必須實現從‘管資產’到‘管資本’轉變,這也是此次校企改革的主要方向。”

  現金流承壓

  環保行業項目投資資金量大、回收週期長,啓迪桑德又迅速擴張,使得公司近年來處於入不敷出的境地。

  一方面,啓迪桑德的營業收入一直穩健增長,從2014年的43.74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93.58億元,歸母淨利潤也從2014年的8.040億元上升到2017年的12.51億元。2018年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上升29.95%。這得益於迅速擴張的工程量,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啓迪桑德在建工程達到157.7億元,對比2014年的23.5億元,四年內翻了6倍。

  但另一方面,高速擴張同時也帶來資金壓力。財報顯示,啓迪桑德2018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2.71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4.86億元,同比增長-32.12%。同期啓迪桑德的資產負債率達到60.80%,同比上升5.34%。2015年至今,啓迪桑德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已經有11個季度爲負數。2015―2017年的投資性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16.61億元、-36.61億元、-41.53億元,有逐年擴大的趨勢。

  對於現金流緊張,啓迪桑德對時代週報記者解釋,環保行業前期投入和建設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量,應收賬款的週期比較長,而且項目投入以後需要一年左右的穩定期才能獲得收益。尤其是垃圾發電沉澱的資金最多,生活垃圾發電要建焚燒爐、廠房,前期投入比較大。

  一位環保行業研究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垃圾焚燒業務的投資大、回報慢,2018年受去槓桿影響,環保企業資金都有些緊張,雄安集團的入股對啓迪桑德的資金狀況將會有所幫助。

  從2018年半年度財報來看,固體廢棄物處理項目的賬面餘額佔比接近80%,固體廢棄物處理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93.50%,同時營業成本也增長84.74%,主要原因爲人工成本、材料採購成本增加。

  啓迪桑德對此則指出,公司通過各產業鏈之間的有機協同、關鍵環節的有效掌控,形成了整體核心競爭力。

  上述環保行業研究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啓迪桑德是國內環保企業中佈局較早、產業鏈較全的代表。他認爲,全產業鏈協同是固廢處置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產業鏈整合起來毛利率更高,但目前我國的市場化水平僅爲美國的1/3,呈現出市場集中度低、產業鏈短、毛利率低,技術集中度低的特點。環衛服務行業預計能保持4―5年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市場空間超過2000億元,全產業鏈佈局的企業發展前景廣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