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廣富: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


說到北京烤鴨,就不得不提一下清真烤鴨傳人艾老-艾廣富。


艾廣富: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


艾老小簡歷:

艾廣富師從清真烤鴨創始人胡寶珍師傅。

不僅擅長燜爐烤鴨,更在 20世紀 90 年代創新研製了“宮廷烤鴨”,一舉獲得國家專利認證。

在和“鴨胡”學習烤鴨的同時,艾廣富也跟隨清真菜大師楊永和師傅學習廚藝。

從廚 60 餘年,艾老不僅在又一順、鴻賓樓、匯珍樓等地工作過,更曾擔當過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廚師和北京亞運會清真餐廳總廚等。

在採訪艾老的過程中,他與我們討論了關於“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很受益,這就爲你一一列舉。


艾廣富: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


第一,烤鴨按“只”論“套”來銷售,這對食客公平嗎?

烤鴨進貨時鴨胚是按照重量計價的,然而在賣給食客的時候卻不管鴨子大小,一律按“只”論“套”來銷售,鴨子和其他動物一樣,每隻不可能重量完全相同,如今烤鴨價格不菲,每隻烤鴨動輒上百元,輕微的重量差異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不公平的。艾老覺得,這是餐飲業典型的霸王條款。


艾廣富: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


第二,放了幾個月的荷葉餅,能好吃嗎?

烤鴨配食一般有荷葉餅、荷葉夾、空心燒餅等,但還是以餅爲主,北方人習慣吃烙餅,制餅工藝有千百年之久,衆所周知,所有餅都是現做現吃味道好,現烙成的荷葉餅熱乎乎的綿軟香薄,卷着酥脆噴香的烤鴨堪稱一絕。

但是現在大部分商家爲了節約成本, 放棄了人工現烙荷葉餅的做法,直接一次性進購大量機器壓製的速食荷葉餅,這樣的荷葉餅經過冷凍密封長期儲存,味道與人工現烙的相去甚遠。

速食荷葉餅利潤很高,屬於暴利商品,然而就味道和營養來說,這樣的配食是給聞名中外的烤鴨增分還是減分呢?


艾廣富: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


第三,黃瓜條是爲了清口的,不應卷着吃?

烤鴨由南方傳入北京後,融入了山東“烙餅卷大蔥”的技法,加入了黃醬,但黃醬味道過鹹,後慢慢被面醬代替,麪醬是保定三寶之一,自然發酵而成,略帶有甜味。

在不斷演進中,烤鴨的調料、配食都有了很多改變,然而黃瓜在傳統中是應該只有冬天提供的,而且也不應和烤鴨一起卷在餅裏,冬天天乾物燥,食客吃了配着麪醬的烤鴨後難免感到油膩,這時候吃幾口有着清香味兒的黃瓜條是爲了清口。

如果把黃瓜和鴨肉一起卷在餅裏,不但不能增加鮮爽,反而會削減鴨肉外焦裏嫩的口感,甚至有一種腥氣。


艾廣富: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


第四,鴨蔥越切越細,是不是賣力不討好?

傳統的烤鴨講究“一字蔥”,即將粗的蔥白一切六瓣,細的蔥白一切四瓣,形成“一”字形的蔥條。

蔥條鮮脆,蔥味濃郁,蔥條的粗細程度與鴨肉的搭配應該相得益彰,而現在越切越細的蔥絲沒有了蔥味,而且衆所周知,蔥越細越容易咬不斷,鴨肉斷蔥未斷的情形必然影響食客的用餐感受。

另外,不同季節選用的蔥也不相同,春節到 4 月用羊角蔥,即頭年沒長成的大蔥,這樣的蔥經過一冬的冬眠,整體是黃色,葉是綠的,味道特別好;4月到5月選用的是小蔥,可以把它切成“水仙蔥”,即豎剖三刀,放水裏去一下青草味,它會自動打卷,像水仙那麼漂亮;6月到9月用溝蔥;一年的其他時間則用大蔥,即山東的“高腳白”。


艾廣富:現今北京烤鴨的五大誤區


第五,飯後的鴨架湯,應該是濃湯嗎?

通常吃完烤鴨後,商家會用食客吃的那隻烤鴨的鴨架熬製鴨架湯,而現在出品的鴨架湯很多色白如乳並且黏稠膩口,是不折不扣的一碗濃湯。

艾老回憶,以前的鴨架湯都是很清鮮的,而且會在煮制的後期加入時令蔬菜,通常春季爲小水蘿蔔片,夏季是黃瓜片,秋季是冬瓜片,冬季是大白菜等。

烤鴨等葷菜多的時候,這碗鴨架湯可以解膩,而濃稠的鴨架湯不但讓食客膩上加膩,而且在營養和健康方面也不合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