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由表裡兩大部分構成。表包括身體軀幹、大腦、皮膚肌肉等;裏包括血液、經絡、五臟六腑等。人體內豐富的血、氣、神經,在人體內形成一張密集的網,任何微小的感覺都會被作為訊息、訊號迅速傳遞全身。

當氣血不足的時候,這個訊號傳播網就會癱瘓,從而影響從表及裏的各個系統功能。因此,氣血不足時人們常感受到不舒服,這種不舒服不僅可以表現為貧血、疲勞、失眠、便祕、耳鳴等各種軀體不適,還會帶來諸如煩躁易怒、情緒低落等心理變化。

那麼我們應該觀察哪些方面的變化對身體的氣血狀況做一個預判呢?

1看眼睛:是否有神

眼袋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雙目無神,都代表氣血不足。俗話說「人老珠黃」,指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表明氣血不足。

2看皮膚:是否有光澤

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髮:是否烏黑濃密柔順

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發、頭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3看手:是否常年溫暖

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5看手指指腹:是否飽滿、有彈性

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代表氣血不足。

6看牙齦:是否萎縮

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當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裡時,應當注意。

7看睡眠:是否沉穩

入睡困難,易驚易醒的人可能是氣血不足所致。

8看運動後:是否胸悶氣短

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況,為氣血不足。

如何調出好氣血

如何調出好氣血

通過上述幾個方面對自身氣血的盛衰有一個初步瞭解之後,應該怎樣進一步治療呢?

如果同時出現一些身體上明顯不適的癥狀或體徵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針對其癥狀進行系統診治,不可諱疾忌醫,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若通過上述方面判斷自身氣血屬於不足且未出現具體的軀體不適時,適當進行身體鍛煉並利用食物進補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補血食物:包括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微量元素(尤其是鐵元素)、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性食品,如豆製品、動物肝腎臟、魚、蝦、雞肉、蛋類、大棗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補血食物:包括富含優質蛋白質、必需微量元素(尤其是鐵元素)、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性食品,如豆製品、動物肝腎臟、魚、蝦、雞肉、蛋類、大棗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總之,氣血充和,陰陽協調,才能保持健康,也才能避免人體的整體生理功能紊亂,避免產生各種心身疾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