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確實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是互聯網也不是「法外之地」,一定程度的監管對互聯網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近幾年互聯網科技公司不斷爆出醜聞,Facebook的數據泄露事件多次發生,國內的「滴滴」也發生了線下安全事件等等,當事件發生之後我們才陸續知道,很多互聯網公司是遊離在監管之外的。

互聯網事件對社會的影響正在逐漸增大,在今年的互聯網安全峯會上,安全專家的發言已經明確指出了虛擬世界的安全問題已經會影響現實世界的運行秩序,這個趨勢會在未來越發明顯,這種情況下,加強科技行業監管的呼聲越發強烈,尤其是某些安全事故發生以後,人們往往會把矛頭指向監管部門,這就導致監管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將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科技公司(互聯網)的監管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監管的目標是事件而不是數據。對於監管來說,要把著眼點放在事件上,而不是數據上。因為科技公司的數據量非常大,監管特定事件是比較現實的選擇。監管數據會導致科技公司的敏感甚至是抗拒,因為數據是科技公司的核心資產之一。

第二:把握好監管度。互聯網監管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工作,這就要求監管人員要與時俱進,對於新技術和新模式能及時的瞭解,以便於做出合理的判斷。監管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太嚴容易管「死」,太鬆又容易侵犯用戶權利。

第三:監管要保護好用戶隱私。對於互聯網公司的監管要保障用戶的隱私,讓科技公司合理使用用戶數據,保障數據在一定的範圍內被合理的使用。

總之,監管即要保障用戶的權利,又要保護科技公司健康發展,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同時監管也應該是常態。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大數據相關方向的研究生,對互聯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諮詢我,謝謝!


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剋日前在媒體採訪中表態他本人是自由市場的忠實信徒,但是當自由市場不起作用時,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對科技公司的監管。他認為美國國會及政府部門在某個節點可能會通過一些法案,他還認為科技公司不應該害怕監管。

來自Marketwatch的報道稱,蘋果CEO庫克是在參加「Axios on HBO」節目時提到這個問題的,他說「通常來說我可不是監管的粉絲,但是我認為國會及政府部門會在某個節點通過一些(法案)」,庫克表示科技公司不應該害怕監管。

庫克表示這不是隱私vs利潤、或者隱私vs技術創新的問題,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庫克告訴Axios,技術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但是科技公司必須要意識到他們的產品可能被濫用。

Marketwatech這個報道聽起來好像是庫克贊成政府對科技公司全面監管一樣,不過實際上庫克談論的這個話題是矽谷的性別多樣化問題而已,看了Axios的Youtube視頻就知道了。庫克在採訪中表示矽谷雖然總體上接受了多樣化,但在縮小性別差異上它已經錯過了。

多樣化這個詞在國內公司中不常見,不過在美國公司中多元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前不久英特爾還發布了員工多樣化報告,2015年英特爾斥資3億美元宣佈了多樣化目標,此前英特爾宣佈他們提前兩年實現了這個目標,目前公司員工中女性所佔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6.8%,非洲裔美國人佔比提升到了4.6%。

在多樣化這個問題上,國內一些成功人士的表態可以說是個反例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昨天已經為此致歉了。

想了解更多有關科技、數碼、遊戲、硬體等專業問答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我們【超能網】頭條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