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源(1914一2014)出生於福建省(閩候縣)今福州市的名門旺族,一代圍棋大師,年輕時長期生活在日本,抗日戰爭前夕迫於無奈,1936年加入日本國藉。吳清源在當時日本的圍棋界所向披靡,戰敗所有圍棋高手,被日本棋院授於圍棋九段。被公認為棋界第一人,關於goSeigen,go是英文圍棋的意思,seigen英語譯為「西原.清玄」其中清玄是姓氏,是日本人的長用姓名,可能是英文稱吳清源加入日本國籍的名姓稱呼。


謝邀。對於吳清源先生更多的情況,我並不十分了解,僅就他的內心想法做個簡單的推測。一九三一年日軍在張作霖的勾結下,進佔東北,初步實現了殖民中國的第一步。一九三七年日軍打響了全面侵略中國的第一槍。而此前,吳先生已於一九三六年加入日本籍。一個己在日本生活學習了八年的職業圍棋高手,對當時日本國紛紛揚揚的侵華喧囂,不可能充耳不聞,另一方面,對中日兩國圍棋界的實力、氛圍,社會環境、國際影響力,更是瞭如指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要做出去留選擇,有強烈愛國意識者是不會有絲毫猶豫的。吳清源生於官宦富貴之家,長於衣食無憂之境,迷於棋盤撕殺之陣,對民族存亡之勢、國際政治變局的感知相對遲鈍,加之日本圍棋界的恩寵,第一次改籍日本並不意外。第二次於一九四九年二月改籍「中華民國」,正是日本戰敗後,生存環境極其惡化,生活也日趨艱難的時期。第三次於一九七九年又改籍日本,當時日本社會、經濟發展如日中天,國民福利直達巔峯。

綜上所述,可以窺視吳清源世界觀與價值觀之一斑,醉心圍棋,追逐安樂,是其三次改籍的根本原因,政治上的東西不好評述。

以上淺見,一定存在不足不準之處,願眾網友批評斧正。

再次感謝《悟空問答》提供的這次機會,以及支持!


吳姓在日語羅馬音讀go(與中文郭字讀音相近,而非英文的「苟"字讀音),seigen是清源的日文羅馬音發音。因吳清源在圍棋界的影響力,英文圍棋便以go代之。日本至今沒廢漢字,就是因為如果只用假名發音會產生歧義,特別是人名類,同一個漢字有不同發音。比如源字用作姓讀minamoto,用作名讀gen,hajime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