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因戰爭、饑荒或者天災,選擇背井離鄉的逃難農民被稱為「流民」。

流民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自發性和無序性。流民背井離鄉,徹底脫離了官府的管控,往往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對於到底去哪裡莫衷一是。一般流民中存在一些「能人」,或者是讀過書的知識分子,或者是見過世面的人,他們對於外界多少知道一點,知道哪裡可能沒有遭到饑荒,哪裡日子會好過一些,於是在他們的帶動下,流民團體會自覺、不自覺地向這些富裕、沒有災荒的地方流動。而且一般各地流民的逃難都有大致的方向。

比如:乾隆十二年,「山東流民,出口覓食」、「古北口等處,流民四齣,近日二三千人之多」。——山西、山東的災民有不少向北到內蒙一代找活路。乾隆二十八年「近京數百里內受災,鄉村流戶,扶老攜幼,紛紛至京逃荒求食」——這是大城市附近的鄉村流民自發向附近大城市遷移尋找活路。「兩湖偶被災侵,小民流徙至漢中的不下十餘萬人」——湖南湖北到四川、陝西一帶找活路。還有中原一帶的流民喜歡到山西、到陝西、到山東、到江南去尋找活路。所以流民的目的是很雜亂的,流動的方向也很難預測。

流民到了當地後,如果幸運的話,可能被當地人收留、可能被當地政府安置,逐漸成為當地人;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沒有那麼幸運,嘉慶二十五年,有大臣上疏言秦巴山區「棚民」問題,流民進入南巴老林,「依親傍友,墾荒種地,架數椽棲身,歲薄不收則徙去。」也就是流民進入深山老林墾無人區荒種地,過上較為原始的生活。有時候流民可能還可當地人發生嚴重衝突,形成較為獨立的團體,比如「客家人」;還有一些時候,流民可能因為自衛被迫組織起來,比如東晉時期就有大量的「流民帥」,形成相當有戰鬥力的軍隊和將領。

流民形成自發的武裝

總而言之,歷朝歷代都把流民問題看做是一個重大的不穩定因素,但是在古代社會很難予以根本性解決。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同時也看得出題主對歷史以及農民有真深切的好奇和關懷,我認為如果真的發生了樓主說的情況,受苦受難的農民們會有以下三種生活方式。

第一、往沒有戰爭和富足的方向逃。

如果發生戰爭,必然會導致饑荒,如果發生天災必然導致農民缺少糧食,其實有個相同點,就是農民吃不飽,並且還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為了生活,肯定是往沒有戰爭,以及比較富裕的地方逃了,因為逃到這些地方,雖然落魄,但是也有了生命的保障,同時還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決吃飯問題,不管是去乞討還是富有的人的施捨等等。

第二、逃亡深山裡,與世隔絕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因為打戰所以就躲到深山裡去,從此住山洞,或者打野味吃,或者吃野果、樹皮,當然也可以自己種一些蔬菜、水果等等。

這種方法雖然很無奈,但是日子會過得非常艱苦,因為與世隔絕,可能這輩子都會生活在山裡,擔心見到外人,還有自己的子女等等也同樣受到牽連,每天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

第三、留在原地

當戰爭來臨的時候,到處都是戰爭,沒有一片凈土,沒有一片安穩的地方,人人自危,如果跟隨人群去漂泊,因為缺少食物來源,每天都要趕路,又餓、又困,導致容易生病等等,非常危險,而且毫無目的的走,及時到了目的地,落腳後,也沒有食物來源,同樣悲慘。

所以很多人想到了這個問題,就胡選擇繼續留下來,起碼還有一間瓦房可以遮風避雨,雖然吃不飽、穿不暖,生命危險隨時存在,但是這也是一種無奈,可能繼續留在原地總比此時在外面漂泊更好吧,只能天天跪拜老天爺,祈求保佑了。

不管是戰爭、饑荒、天災,受害的都是農民,以上三種方案,不管怎麼選都是無奈的選擇,所以還是不要發生戰爭的好。

【寫文不易,有興趣就順手點個關注吧,不甚感激。】----老梁話三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