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然然今天還是帶大家穿越到古代看歷史。三國中劉備有這麼一段戰敗逃難喫人肉的故事。小沛失守,劉備見情勢已急,家門都沒回去,棄了妻兒,穿城而過,走西門匹馬逃難去了。劉備一個人單人匹馬的逃難,正行間,背後一個人趕上,回頭一看,正是孫乾。劉備說:“我的兩個弟弟不知存亡,妻小也失散了,下一步應該怎麼辦”?孫乾說:“不如先投弄曹操,以圖後計”。劉備依言,兩人尋小路投許都。途中幾次絕糧,一日,在一家深山獵戶中投宿。家主叫劉安,久聞劉備大名,見劉備餓得慌,就上山去欲尋一野味給劉備飽喫一頓。但卻空手而回,當晚劉安把其妻殺了取肉燉上供劉備食用。劉備問:“這是什麼肉”。劉安回答說:“狼肉”。劉備不疑有它,飽飽的喫了一頓。第二天離開去後院取馬時,看見一婦人被殺於廚下,臂上的肉已全部被割了。劉備大驚忙問緣故,劉備才驚覺昨夜喫的肉乃其妻身上的肉,劉備不勝傷感,灑淚上馬。劉安說,本來我就想隨君左右的,可老母在堂,不敢遠行。劉備灑淚而別,取路出樑城。

歷史中喫人肉事例,大多分兩種原因,飢餓或仇恨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歷史上第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齊桓公有一次感慨:“世上美味都喫了個遍,唯獨不知道人肉啥滋味”?桓公此言本是無心的戲言,而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一心想着賣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歡心。他看見自己4歲的兒子,選了用自己兒子的肉。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鮮嫩無比,從未嘗過的肉湯,便問易牙:“此係何肉?”易牙哭着說是自己兒子的肉,爲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齊桓公很感動,不顧管仲遺言,重用易牙,最後被易牙活活餓死!這真驗證了因果報應的道理。

歷史中喫人肉事例,大多分兩種原因,飢餓或仇恨

隋末軍閥朱粲喫人肉更是變態。朱粲年青時當過縣中佐吏,乘着隋朝末年天下羣雄起義,這個夥家也拉起了一支部隊。自稱爲王,擁部十萬多人,在荊州、沔陽轉戰搶掠,不斷到終南山南部一帶的郡縣,但凡他的部隊所經過之處,都變得荒無人煙。朱粲的軍隊除了與一些亂兵一樣,燒殺搶掠,更讓人氣憤的是,他的軍隊一旦缺乏軍糧,他就讓人屠殺無辜百姓充作軍糧。到後來,他甚至專門以人肉爲軍糧,到了喫人肉上癮的境地。

歷史中喫人肉事例,大多分兩種原因,飢餓或仇恨


太平盛世的宋朝,也有人喜歡喫人肉,這個人叫王繼勳。但因爲此人身份特殊,乃是皇后娘娘的親弟弟,也就是皇帝的小舅子,所以多次被告都倖免於難。王繼勳失去掌兵的權力後,時常悶悶不樂,心中煩悶的他盯上了府中的奴婢。他以殘害奴婢取樂,將奴婢們身上的肉一塊塊割下來,然後蒸煮喫掉,不少奴婢都因此被“凌遲處死”。據傳,王繼勳在洛陽喫掉的女子超過一百人,他死後,洛陽百姓奔走呼號,山呼萬歲,還舉行了盛大的送瘟神的活動。

歷史中喫人肉事例,大多分兩種原因,飢餓或仇恨

關於清明的由來,也有個喫人肉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喫。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歷史中喫人肉事例,大多分兩種原因,飢餓或仇恨

公元757年初,張巡轉戰到了睢陽,此時的天下的危機萬分,長安、河北已被攻陷,河南的大半也被佔領。敵軍攻城20多次,張巡指揮死守,戰士個個勇不可當,許遠主動推舉張巡當主帥指揮一切。當時守城的將士只有7000人左右,十幾萬的敵軍不停輪番攻擊,最後改爲圍困,一直到城中糧食斷絕,在堅守了10個月後,城中已經到了喫老鼠、喫麻雀的地步。後來直到老鼠麻雀都喫喫光了,張巡殺掉了自己的愛妾,煮熟後分給將士喫,這在《舊唐書》中有記載,許遠也殺掉了自己的奴僕,分給將士喫。堅守了近一年之後,睢陽城池被攻破,7000餘人只剩下400多人,至於城中的百姓,幾乎已經死絕了,張巡殉國。

相信大家看歷史的時候,都聽過關於喫人肉的故事。喫人肉,大多因飢餓的原因,也有因仇恨而喫人肉的。帶大家盤點一部分歷史中喫人肉的一些事例。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裏,我們明天同一時間再見,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