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術中,後期是不可少的環節,後期處理,主要是對前期拍攝的不足進行彌補。其處理內容包括:曝光不足或過曝、色彩的飽和度、色調的明暗度、色彩的平衡、照片的雜點、照片的銳度、圖片的裁剪等。

照片沒有拍好,如何用後期進行彌補?

以下是個人的7點建議,與大家以一起探討:

第一:調整曝光不足或過曝

在前期拍攝時,受環境光線限制和拍攝設置失誤,導致曝光過曝或不足,首先就要對其進行調整,比如運用lightroom處理軟體,調整曝光比較方便。

第二:對照片上的雜點雜物進行消除

拍攝的照片中,難免有一些雜物雜點,尤其是拍攝人像時,臉部的斑點和衣服上雜物,要出乾淨。常用PS(Photoshop)軟體進行處理,比如圖章修復,智能填充等工具完成。

第三:對色彩的色相進行調整

有時候由於白平衡不準,導致照片的色相有偏差,即偏色,這就要對色相進行調整,可運用PS的色彩平衡和可選顏色工具完成。

第四:對色彩的飽和度明暗度

可能是因為天氣原因,導致照片飽和度不夠,或者是因為光照不足導致照的色彩飽和度不夠,明暗對比差,照片灰濛濛的。可運用PS中的色階、曲線、飽和度等工具完成調整。

第五:加強照片的銳度和清晰度

在拍攝是,可能應為鏡頭本身的銳度不夠,或者拍攝時有輕微的模糊,或者是光線差,或者是設置失誤,導致照片的銳度不夠,從而影響照片的清晰度。可以運用lightroom或PS軟體的加強銳化,提高清晰度。

第六:對照片主體不突出進行調整

比如背景虛化不夠,色彩太艷太亮等,可運用PS的曲線、模糊等工具完成。

第七:對照片進行裁剪(二次構圖)

在拍攝時如果構圖沒有到位,導致主體不突出,我們可以運用PS軟體對照片進行裁剪(二次構圖),彌補前期拍攝的構圖缺陷。

以上是個人對照片後期處理的7點經驗,工具照片不同的不足,適度進行後期處理,千萬不要過度後期。


腦攝狼圖世界,愛好攝影,擅長後期,敬請關注。


其實怎麼說呢,後期是很重要的,當然最重要的是前期。

但是如果你拍照片因為環境等各種因素,並沒有拍到太滿意。這時候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補救,這就要認真的去觀察你拍的這個原圖。我是曝光不足,色彩暗淡還是構圖主題混亂。然後進行逐一的修正。

構圖沒主題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是不是可以通過裁剪二次構圖讓照片更有主題。

曝光不足太黑了,我可以加曝光調亮一點,然後把陰影其他的都拉亮一點。

如果還覺得單調,我們是不是可以給照片加一點其他色調讓照片多一點亮點。

這些都是在自己的摸索中經驗積累起來的。也是需要自己對後期軟體熟悉。

下面放兩張我的原圖和修好以後的圖片你參考一下


如果沒有拍好,最常見的就是曝光和構圖。對於曝光,無論是欠曝或者過曝,在一定範圍內,後期還是能拉回來的,但是如果太嚴重了,那基本就是廢片了~

其次是構圖,構圖是比較容易出現問題的,尤其是臨時拍的情況下,所以為了後期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裁剪,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沒辦法仔細構圖,那麼寧願多拍一點都不要只拍個局部,拍多了後期重新構圖,裁掉就是了,拍少了,就沒有辦法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