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這就是街舞2》中提到的——#街舞年代秀#1980s

裡面展示了不同的舞蹈風格

並且最後舞者們回歸到了MJ的經典曲目

今天小編和大家盤一盤

這個經典頻出、無問西東的80年代

以及「街舞」和「霹靂舞」的淵源

視頻:官宣街舞年代秀 - 1980s

風靡、熱情、摩登,這就是80年代Old School !?

v.youku.com
圖標


基本信息

主題:#街舞年代秀#之 80年代

BGM:Michael Jackson-《Beat It》

舞蹈類型:

Locking+Popping&Breaking+Choreography

出鏡舞者:

肖智斌Bingo——成都代表locker之一

叶音——「鬼才」locker,賽事御用VJ,全能型舞者

李冰冰——JD首位世界冠軍,資深裁判級locker

鴨子——中生代代表型Popper,「冠軍收割機」

小海——出場必炸的「怪才」Popper

穆童——資深Popper,被舞蹈耽誤的實力偶像

Danny——中國首席BBOY,CasterCrew總監

波子——新生代代表型Bboy,「冠軍收割機」+1

一、80年代的國內文化背景

1980年代,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宛如昨日,那些KTV里的經典曲目、那些雨後春筍的學術思潮、那些縱情肆意的青春舞步,毫不誇張地說,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80年代的那批「年輕人」才是最會玩的,咱們這一代人玩的都是他們玩剩下的。(就拿中國廣場舞來說,那一批批大媽為啥律動、舞姿比咱們許多小年輕學得快、學得好?都是有原因的...)

80年代生活關鍵詞:萬元戶,個體戶,潘曉,張海迪,女排,少林寺,金庸,下海,紅裙子,鄧麗君,卡式錄音機,迪斯科,「五講」,「四美」,搶購,時間就是金錢,小康。

——《中國生活記憶》之80年代 作者:陳煜

叔叔輩or爺爺輩當年也是」騷「小伙

簡單來說,在80年代,不論是哲學思想、社會科學還是文化藝術領域,中國的改革開放正常令國人進入到前所未有的「文化新紀元」,就拿「卡式錄音機和迪斯科來說」:卡式錄音機、迪斯科

80年代初,錄音機開始在我國興起。馬路上常見留著長發、穿著喇叭褲、拎著錄音機的「新青年」,他們是當時的時尚先鋒,也是改革開放以後最早的「追星族」。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錄音機進入千家萬戶。

80年代初,迪斯科開始流行於年輕人中間,勢如破竹。在省會的公園、廣場、街頭等公共場所到處都能看見「露天舞會」,圍觀者成百上千,當時錄音機剛進來,但很少人有,大家就用口琴、笛子、吉他、二胡這些方便的樂器伴奏。只要有廣場的地方,不管坑窪與否,都有跳舞的在那個年代,舞廳在市民的生活中仍然屬於高檔次的娛樂活動,去舞廳跳舞也是一件特別「時尚」的事。喇叭褲、流行歌曲、長頭髮……所有當時的流行元素,都可以在舞廳里看到。

迪斯科(英文Disco的譯音),來源於美國黑人民間舞蹈和爵士舞,特點是膝部隨節拍顫動,身體中段鬆弛,力量主要用在胯上和膝部的快速屈伸上。迪斯科自娛性強,形式多樣,比較自由奔放。可以單人跳,也可以雙人跳,沒有固定的模式。

「在偉大的思想解放旗幟下,當代文化迎來了一個爆髮式的蓬勃發展時期。隨著真理標準大討論,黨對思想路線進行重大調整,改革開放的逐步展開、對外交往的迅速增加和文化視野的驟然拓寬,思想文化界率先感知春江水暖,從對「文革」的反省批判迅即轉向文化、哲學層面的深刻持久的反思與研討,思想文化領域掀起了對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重新解讀和闡釋的熱潮,延及哲學社會科學、文藝創作與理論批評等多個領域,形成1980年代蔚為壯觀的「文化熱」,對1990年代以後中國的歷史走向和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第十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 作者:孫丹

二、霹靂舞?街舞?

文化藝術在中國的發展空前,當時年輕人跳Disco可以說掀起了全民熱舞的高潮。到了80年代末,一部電影的引入,成為霹靂舞的爆紅的導火索,中國街舞的前身就此拉開序幕:

1984年,電影《霹靂舞》在美國橫空出世,不僅取得了高額票房,更是將霹靂舞在世界範圍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電影:《霹靂舞》 海報

影評中的主角,Shabba Doo, Pop N Taco, Popin Pete等如今的一代傳奇,當年在這部電影里用飄逸舞姿迷倒了萬千青少年。

圖:電影中的Pete/Taco/Shabba Doo

這部電影儘管晚了3年才進入中國,但絲毫掩蓋不了它席捲全球的趨勢。電影一經公映便轟動全國,霹靂舞火到什麼程度?以下是《中國生活記憶》文獻資料↓

1987年,中國引進了一部美國影片《霹靂舞》(1984年拍的)。當時的觀眾,立即被影片中這種不按人體正常規律旋轉的舞姿深深吸引,隨後在幾乎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一個個少年戴露指皮手套,身著蝙蝠衫,頭裹綳布,腳踩高幫運動鞋,一遍遍模擬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動作的情景,片中人物「旋風」、「馬達」俘獲了更多青少年的心。

——《中國生活記憶》之80年代 作者:陳煜
80年代,影響一代人的經典《霹靂舞》

「霹靂舞」和「街舞」 霹靂舞:《霹靂舞(Breaking)》這部電影的名字翻譯,字面上霹靂舞指的是Breaking,應該說霹靂舞是中國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沒有接受完整街舞文化和信息時通過《Breaking》這部電影所理解的街舞形式,是一種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的時代產物。當時大眾並不知道其實電影中不止一種舞蹈,街舞這個翻譯也並未出現。電影內容則是街舞Old School三大舞種Locking、Popping、Breaking的集中展示。因此也造成了霹靂舞這個名詞具體指代對象的混淆。在當時,大家提到霹靂舞其實就是中國的特殊版本街舞。

街舞:「街舞」這個翻譯是90年代末期隨著日韓流行音樂潮流等方式帶來的,是中國街舞文化在「霹靂舞」風潮後斷層後第二次接受時才有的名詞。StreetDance(街舞,「潮流舞蹈」代名詞)以及諸如Popping/Locking/Hiphop等不同舞種風格在其影響下,才逐漸被大家接受和認識,並初步形成了當今街舞的形態。

為什麼#街舞年代秀#致敬80年代是用邁克爾傑克遜(以下簡稱」MJ「)的《BEAT IT》?不知道是否還有對MJ不了解的童鞋,在這裡簡單概括就不展開說了:

同時代的美國,一位曾經寫下」我要改變世界「的黑人小夥子,憑藉專輯《Thriller》的發行,一躍成為全球矚目的世界巨星。

他的絕大部分作品,不僅膾炙人口,而且是真·倡導世界和平(比如那個時代背景下,他敢於用這首《Beat It》來提倡反暴力),沒錯,他就是——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

邁克爾傑克遜 經典MV 《Beat It》

配中文字幕寓意更深刻

Beat It 中英字幕_騰訊視頻?

v.qq.com
圖標

延伸閱讀:

作為流行音樂之王(King Of Pop)的MJ,同樣被公認為歷史上最具有舞蹈天分的歌手,對街舞文化的傳播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70年代早期,MJ童年時期就作為音樂組合Jackson 5的成員在大眾舞台上表演Robot Dance和Locking。而此後的MJ更是廣泛吸取學習偶像James Brown以及早期著名爵士舞、踢踏舞舞者Fred AstaireBill BaileyJohn William SublettEleanor Powell等人的舞步和表演形式,並跟隨Pop N Taco以及Jeffrey Daniel(MJ亦專門邀請他教授自己Moonwalk)學習Popping並與Popping天團Electric Boogaloos有過多次舞蹈上的合作,MJ標誌性的Moonwalk、Robot和Taco式的Cobra為無數舞蹈愛好者打開了Popping的大門,Moonwalk更是因為MJ的推廣風靡全球。而後MJ亦與Hiphop天團Elite Force合作,一曲《Remember The Time》掀起了90年代初的Hiphop舞蹈熱潮。MJ對街舞文化的流行推廣可謂居功至偉。

曾經的MJ編舞老師or伴舞、街舞POPPING天團「Electric Boogaloo」中諸如 Skeeter Rabbit(R.I.P)/Taco等鼻祖級別的舞者,彼時也開啟了街舞走向世界的佈道者之路...

傳奇舞者Skeeter Ribbit(R.I.P)

傳奇舞者Pop N Taco

三、文化的分岔與再融合

把年代秀里的致敬內容拎出來,講街舞相關的80年代文化背景、事件、人物和音樂,是不是有種混亂的感覺?

那是因為源於美國的Funk/Disco等文化在流傳到日本、中國以及美國自身的發展都有了不同時間線的變化,如同一條主線被時間和空間拆散成了三條不同的分岔:

· 美國:先有Funk,後有Disco,在之前小喇叭的推文中較為詳細的文化歷史有講到↓

必看!這部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嘻哈正史》,豆瓣評分8.8?

mp.weixin.qq.com

· 中國:彼時的中國與美國相反,先流行Disco,然後霹靂舞興起。準確的說,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接觸到「霹靂舞」(上文第二章有講到)。街舞更早在美國流行的時候,國內當時才改革開放,並沒有渠道接觸,開放之初已經是Disco肆意橫行(題外話,當年中國的Disco如今在各酒吧夜店被電音取代,即當代年輕小夥子們蹦的野迪)..而電影《霹靂舞》對於美國來說,屬於文化復古,加上國內上映又晚了3年(即1987年),因此在80年代末反而在中國成為了引領當時的舞蹈文化。

· 日本:80年代經濟騰飛到巔峰時期,經濟和文化自信加上卓越的整理能力,日本舞者照單全收。當時的日本人號稱要買下美國,城市一片繁榮,而接觸到的Soul Dance/Funk/Disco都被有條不紊地梳理、傳承和革新,形成自有的一套音樂舞蹈文化體系。(到80年代末,經濟泡沫讓這個日不落國家陷入低谷,而「復古」也成為日本懷念當時藝術感爆棚、城市繁華的代名詞)

綜上,也就不難理解,2017年10月2日,Billboard日本榜突然穿越時空般出現一首 1985 年發行的的老歌,還直接拿下了第二位。老歌重新上榜取得如此好成績靠的還是一群00後高中生。

原來,在 8 月舉辦的第十屆「日本高中舞蹈部選手權」上,大阪府立登美丘高中這支舞蹈因為舞蹈投入、畫風新穎,通過一首老歌用齊舞的方式把大家穿越到了那個年代。視頻在油管上一經播放,點擊量破千萬...

視頻:風靡全球的00後Old School風格齊舞

日本高中生 80年代風格 迪士科舞蹈_騰訊視頻?

v.qq.com
圖標
魔性日本高中舞社 網路爆火80年代風高能齊舞!舞蹈部超強作品_騰訊視頻?

v.qq.com
圖標

80年代之後,街舞在中國的傳承和推廣分別來自不同城市的人物代表,再到90年代初,日韓流行文化傳播過來...如今中國OG們也分別吸收不同國家(諸如 美國、日本、韓國等)革新演變的舞蹈風格,發展並一直演變至今。

在筆者看來,《這就是街舞2》不僅是中國最強街舞舞者集合的娛樂網綜,更是把幾代優秀舞者和文化推廣人從幕後推向台前的壯舉,致敬年代,也致敬熱愛生活、奮進拼搏、傳遞快樂的我們!

Respect.


編輯&排版:倚劍拂雲

特別鳴謝:GrooveHypnos

- 編後語 -

一首《Beat It》把小編打回了童年,70-80-90的變化與如今相比,彷彿就是一張黑白老照片,KTV里流行的還是那個年代的金曲,曾經的「迪廳小仙女」們如今都已垂暮,儘管鮮有人願意傾聽她們講述那個年代的故事,但她們舞姿依舊當年,只是迪斯科換成了廣場舞曲...不知當她們看到孫子輩的我們用迪斯科跳起街舞,是否重新回憶起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呢?

文獻資料:

1、文中篇1多引用自《中國生活記憶》之80年代 作者:陳煜

2、中國社會科學網《第十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 作者:孫丹

3、好奇心研究所《「日本語」泡沫舞走紅,00後日本高中生齊跳80年代迪斯科》

4、Wiki百科「breakin」、

5、《怎麼人人都愛80年代的日本》作者:芷暮暝長

6、《嘻哈正史》NetFlix

7、再次感謝GroovrHypnos對本文史料考證的技術支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