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調侃:

《王者榮耀》、快手、抖音是跳皮筋、踢鍵子、悠悠球之後的青少年三大娛樂神器。

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軟體的橫空出世,迅即風靡。

沉迷抖音,成了一種不二之選的生活方式。

然而,我們也許不過是在吸食一種新的精神鴉片。

1 羣魔亂舞

在張無忌的江湖時代,倚天劍、屠龍刀就是武林至寶。

而在索贊的時代,奇葩和出格是最大的絕招。

城裡的人真會玩,抖音裏的人無所不玩。

有人直播自己的各種喫喫喫,就引來千萬粉絲的關注。

有人脫衣開直播各種露骨挑逗。

17 歲女生整容、泡夜店、換男友像翻書、炫富,接著憑一段搖頭晃腦的視頻爆紅。

00 後網紅互相攀比早戀早孕,直播曬肚子、曬孩子。

佳妮喫糖沒喫完,又風靡起來炫富摔。

……

為了紅,抖音達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記得上一次世界如此異彩紛呈、神奇魔幻,是什麼時候呢?

《西遊記》!

是的,魑魅魍魎,妖魔鬼怪,湊成了一場光怪陸離的景象。

抖音發達三部曲:夠奇葩-走紅-賺錢。

於是,對於很多人來講,拚死也要拍出吸引眼球的視頻。

貴州貴陽一羣年輕人把車逆向擋在馬路中間,穿著時尚,花了四十多分鐘在拍視頻,嚴重阻礙了交通,所幸未造成事故。

浙江永康。一名男子到處摳「賓士」車標,拍視頻上傳抖音,把自己拍進了派出所。

廣東廣州,一名男子和朋友在火鍋店喫宵夜。

酒過三巡,一時興起想拍短視頻,把火鍋熱湯往隔壁桌的人潑過去,導致別人二度燙傷,自己上了法庭。

重慶成渝鐵路大渡口區段,一個小夥子爬上火車頂拍視頻,在拍第二段的時候觸碰高壓線被重度燒傷,幾乎喪命……

網友評價道:

「小夥這下子真的火了……還弄得自己外焦裏嫩……」

地球人已經阻擋不住我想紅的心了!

禁不住想起那句曾經流行的網路語:no zuo no die。

可是抖音的宣傳語是:記錄美好的生活……

去他的美好生活喲!

2 洗腦神功

抖音達人們的拚命是有豐厚回報的,除了成名賺錢,還有一個重要的點:

影響他人,如同洗腦。

抖音神曲首先躁了起來:

「你說你喜歡森女系,而我多了一個G」;

你知道我對你不僅僅是喜歡,你眼中卻沒有我想要的答案」;

「哈哈哈哈哈打不過我吧,沒有辦法我就是這麼強大」……

抖音神曲應該與賀歲神曲、廣場舞神曲並稱中國三大神曲。

它們就像病毒一樣無孔不入。

有網友說:

我爸,一個每天看政治經濟新聞的中年男人,電視都只看紀錄片。那天晚上突然哼了一句「我們一起學貓叫」。

哼完以後我倆都沉默了……

抖音帶來的,還是生活方式的「革新」。

湖北武漢,一位爸爸看到一個翻跟斗視頻,覺得很有趣,於是拉上兩歲的女兒,來模仿。

結果抓著女兒往上翻轉180度時,突然失手,孩子掉了下去,脊髓嚴重受損,上半身無法行動。

可憐了這個孩子。

而每個在抖音裏成名的人都成了勵志的榜樣,多少人羨慕嚮往。

這種「一心做網紅成名賺錢」的價值觀輸出纔是最恐怖的。

有美女網紅直播撕書,高調地宣稱:她們不讀書照樣開跑車,大學生也得給她們打工。

一個苦苦讀書的學生或者一個勤勤懇懇工作的年輕人看到會作何感想?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何以暴富,唯有網紅。」

在一項調查中,54%的90後表示想當網紅。

而這種觀念已經在更小的人的頭腦中生根發芽了。

浙江杭州一個初二的女生在接受心理治療時,先跟醫生談起了條件:

「醫生,如果你能讓我媽媽每天給我時間玩抖音,我就接受治療。」

她是抖音的重度愛好者,也創作,困惑就是:能靠抖音賺錢,為什麼還要上學呢?

有人說:

《射鵰英雄傳》裏,歐陽鋒的蛇毒被視為天下第一毒。

但短視頻的毒,比蛇毒來得更笑裡藏刀,更不露聲色,毒性更巨。

3 空虛公子

星爺的電影《西遊降魔記》中有一位白衣飄飄、面色蒼白的「空虛公子」。

他一直在爭第一,而「當第一是很空虛的」。

空虛之後呢,找新的對手,繼續爭第一。

然後呢,繼續空虛。

而天天沉浸著「刷抖音」的人,稱得上是新時代的「空虛公子」。

我們之所以需要娛樂,需要刺激,是因為我們存在精神匱乏。

空虛了刷刷抖音,可是幾個小時刷下來,還是很空虛。

?

我有朋友,會在埋頭、大笑刷了一下午的抖音之後,抬起疲倦的眼睛,伸著懶腰,對我說:

「生活好無聊啊!」

然後呢?

既然這麼無聊,繼續刷抖音唄!

抖音的設計出發點,就是為了吸引人。而一個15s的視頻,如何一開始就發揮這個作用呢?

噱頭,刺激,直白,奇葩,搞笑。

總之,一切膚淺的抓眼球的方式就可以了。

知識?思考?提升?統統滾蛋!

用匱乏的方式去消除匱乏,用空虛的方式去消除空虛。

癡心妄想!

刷「抖音」時的所謂快樂和充實,不過是一種精神麻木。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到:

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那些一坐下來就必須拿起手機,一拿起手機就必須刷小視頻的人,完完全全淪為了app的奴隸。

即使今天放下手機的剎那,你懊悔不已,暗暗發誓明天不再碰這個害人的東西。

但第二天,你又會自然而然地將手伸向手機,然後安慰自己:算了,人幹嘛要那麼辛苦呢,該適當給自己放鬆一下啊。

周而復始,一個掙脫不掉的死循環。

到底是你在玩抖音,還是抖音在玩你。已經不好說了。

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蘋果之父」喬布斯對於孩子使用智能電子產品是嚴控的。

有一天紐約時報的記者Nick Bilto問喬布斯:

「你的孩子們一定很喜歡iPad吧?」

老喬回答:

「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能產品。」

也許越是聰明、越是高層次的人,在深入瞭解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越能深刻、清醒地理解它們的可怕殺傷力。

4 時間殺手

2014年春晚,王錚亮在舞臺上有一個直擊心靈的提問:

時間都去哪兒了?

抖音愛好者也許是最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說出答案的人:被抖音偷了。

在神話中,天上的時間幾乎是「無感的」,慢悠悠地過了一天,人間就已經一年了。

在短視頻的世界裡,時間同樣是沒有感覺的。

一個15s的視頻,之後,系統自動進入下一條。

前一條視頻沒有興趣,沒有關係,不需要搜索,不需要選擇,直接手一滑,另一條視頻又出來了。

在短視頻充滿的手機屏幕上,連時間欄也消失了,你不知道時間點。

而這,正是app希望你的,它想要你一直沉浸,忘掉時間。

App運營方賺走越多的時間,就能賺走越多的錢。

而你呢?

轉轉痠痛的脖子,偶然退出視頻窗口,瞥了一眼時間:

媽蛋,怎麼過去了三個小時?!我才剛剛拿起手機啊!

作業還沒做怎麼辦,設計還沒弄怎麼辦。說好要去健身的,說好要看書的……

實在懊惱!

下定決心刪掉app?不可能的……

因為你還需要它來撫慰你此刻受傷的心靈。

而它甚至連你的失眠症都治好了。

因為自從有了抖音,晚上失眠就沒關係了。

碎片化的時間也好,整塊的時間也好,總而言之,就在視頻的狂歡中白白流走。

除了新的空虛,你一無所獲。

成績提不上去,職位升不上去,工資升不上去,升上去的是體重、焦慮和對現實的不滿。

可是說到底,害了你的還真不是這個社會。也不是手機,甚至不是抖音,而是你自己!

生活中不乏能夠自律的能人。

李健因《我是歌手》而大紅。

清華學霸、靈魂歌手,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功成名就的人用的是什麼手機?

老舊的諾基亞鍵盤手機!

他說:「沒有智能手機,受幹擾的機會就少了許多。」

離開網路世界的紛擾,去認真地感受生活,去做音樂、閱讀、思考。

他談過的理想生活是:置身於另一個空間,去旅行,帶著書和一把小琴。

知乎上有個問題:有哪些年輕人千萬不能碰的東西?

有個回答寫到:

「年輕人千萬不要碰的東西之一,便是能獲得短期快感的軟體。

它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時間,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毀你向上的勇氣。」

誠然如此。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許就在這點能不能拒絕誘惑上。

遠離泥頭車,遠離高壓線,遠離毒品,遠離抖音!

-END-

Ps:

你已看到這裡,怎好不告訴你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木末先生,——注意,「木末芙蓉花」的「木末」

這裡有一枚犀利的麥子,要發出鋒芒

你和我之前的距離,只差一次想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