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西楚霸王

古往今來,浪花淘盡英雄,烏江日西垂,天空染血,戰馬哀鳴,血旗嗚咽,一代大英雄就此隕落。

寫《史記》的司馬遷,一定對着項羽有着無限惋惜,故而不惜冒大不韙將項羽列入到爲帝王作傳記的本紀當中去。

項羽,出身於南方楚國貴族,世代在楚爲將,其祖父更是楚國兵馬大元帥,在秦、楚最後決戰當中擔當者重要角色的項燕。

秦滅楚,過程十分艱難,戰國四大軍神的王翦動員了近乎秦國所能夠動用的全部兵力,歷經鏖戰,終破楚,項燕也在兵敗後自殺,一時間風光無限的項氏家族隨着楚國的滅亡而轟然倒塌,殘存的項氏族人在江東組織着殘餘力量,一心想着向秦國復仇。

項羽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大,從小叔父項梁就教育他,秦國,就是我們的大仇人,有着亡國滅家之不共戴天之仇。

項梁教育項羽讀書習字,練習弓馬騎射,項羽胸中有豪氣,不屑於這些本事,問叔父:“可有萬人敵的本事?”

於是,項梁就開始教育項羽兵法。 但是項羽天資聰穎,學什麼都快,因此,無論是讀書習字、弓馬騎射、兵法,都是學習一段時間後,自認爲全部掌握,就不再鑽研。

項羽成爲大英雄的重要憑藉在於其武力天下無雙,力能扛鼎楚霸王,自古以來,可以扛鼎的都是天下無雙的大力士,秦武王自持勇力扛鼎,力竭被鼎壓受傷而死,而“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犀”的孟賁則藏拙而故意舉不動鼎來保命。故項羽是歷史記載當中能真正舉鼎的第一人,在秦末動盪乃至楚漢爭霸的那段崢嶸歲月裏,無人可當項羽之勇力。

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力能扛鼎

秦王殘暴,陳勝、吳廣起義後,天下揭竿而起,短短的幾個月間,起義的烽火瀰漫了整個六國故地。

項家積極準備,伺機而動,殺郡守而反暴秦。

農民出身的陳勝、吳廣打響第一槍後很快就被鎮壓了。但是殘存的六國貴族,卻看到了強大的秦朝的虛弱,紛紛響應。

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揭竿而起

在戰事之初期,秦國實力依然強大,秦將章邯所率領的三十萬驪山刑徒所向披靡,滅殺義軍無數。 秦軍圍困趙國故都邯鄲城,當時趙國貴族趙歇爲趙王,向周圍的義軍求助,各路義軍見秦軍實力強大,沒有一家肯真心幫助,雖然派出了援軍,但是都按兵不動。

楚國派遣宋義爲援軍元帥,項羽在宋義手下聽命。宋義所率領的楚軍停在漳河邊,不肯救援。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項羽,豪氣干雲楚霸王,見到世仇秦軍就在眼前,而各路諸侯作壁上觀,於是憤怒而殺宋義,率領三千江東子弟兵,破釜沉舟度過漳河,一鼓作氣向着三十萬章邯秦軍衝去。

這一戰,徹底打出了楚霸王的威名,九戰九捷,大勝秦軍,乃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鉅鹿之戰。

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九戰九捷

隨後項羽一路向西,向着函谷關內的秦都咸陽衝去。將投降的數十萬秦軍盡數坑殺,一路勢如破竹。

其他諸侯見到項羽的鋒芒、威勢,無不拜服。

而此時,劉邦接着項羽鉅鹿之戰帶給秦地的震撼,率先進入函谷關。

項羽、劉邦約定,先入函谷關爲王,而劉邦先入。

項羽擺下鴻門宴,後人評說,是項羽婦人之仁也好,目光短淺也罷,放跑了劉邦,乃至於最後身死國滅。但筆者認爲,乃是項羽多年征戰的無敵之勢所導致,項羽從心底就沒有將劉邦放在心上。沙場上的縱橫無雙,讓項羽目空一切。同時,項羽也是一位顧及舊情的人,和劉邦有舊的他,不會對兄弟出手。

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鴻門宴


鴻門宴後劉邦讓出關中,項羽佔據秦都。對秦朝有着刻骨銘心之仇的項羽,火燒驪山宮殿,滅嬴氏一族,將關中付之一炬,雖然裏面有着很多珍寶、天下孤本藏書,項羽全部燒掉了,爲楚國祭奠,爲項家祭奠。

報仇之後的項羽,志得意滿,分封天下諸侯,定都於彭城。叔父項梁是一位受到分封貴族式教育的貴族人,對項羽實施的教育也是舊的理念,分封制的理念對項羽影響頗深。所以歷史開倒車,從封建社會回到了分封制。

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分封諸侯

項羽雖然勇武,霸氣無雙,是大英雄、大豪傑,卻難以成爲一個偉大的帝王。項羽一生征戰無數,不曾敗過,所以有才能的人在他手下也難以出頭,但是沒有人不佩服項羽的勇力。

各路諸侯被分封,但是彼此矛盾不少,再加上對分封所得地盤不滿意,各地依然刀鋒不少,哪裏有戰爭,楚霸王就帶兵打打哪裏。

而兄弟劉邦則在漢中磨刀霍霍。在項羽手下不得志的韓信、陳平等等,投奔而來。

劉邦有蕭何、張良、韓信的幫助,積蓄力量,暗度陳倉而將項羽分封在關內的三個諸侯滅亡,進而攻打楚霸王,和楚霸王爭奪天下。

四年楚漢之爭,劉邦遇到項羽則敗,難求一勝,項羽則所向披靡,但是劉邦有蕭何,能從後方爲劉邦輸送源源不斷的兵員和糧草,讓劉邦一次次東山再起。

項羽也打煩了,認爲天下老百姓苦於戰火,皆是由於他和劉邦爭鬥不休所導致,所以提議和劉邦談和,但是劉邦不肯,於是項羽又打劉邦,劉邦被擊潰。

劉邦麾下有一名將領,自持勇力挑戰項羽,名叫樓煩,結果軍陣前,被項羽瞪了他一眼,便被嚇得肝膽俱裂,逃了回去。

劉邦聯絡其他勢力,麾下“兵仙”韓信也從北路攻城拔寨,給項羽施加壓力。

項羽雖然一直打勝仗,但是局勢卻向着不利於他的方向發展。於是和漢王劉邦談判,雙方約定以鴻溝爲界限,平分天下。劉邦答應了。

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楚河漢界

項羽沒有考慮到劉邦背棄承諾,帶着兵撤退,被劉邦從背面攻擊,項羽扭過頭來打劉邦,劉邦打不過,於是撤退,等其他勢力的軍隊到來。

隨後劉邦、韓信、彭越等人軍隊到齊,垓下四面楚歌,一代霸王末路!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英雄難成千古帝王——霸王的悲哀

烏江自刎


楚霸王,大英雄,千古無二,但是卻有着巨大的人格缺陷,剛愎自用,思想落後,有豪氣而格局不大,最後讓小人笑到最後,落得烏江自刎的下場,可不悲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