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璐薇 通訊員 孫燕 滕忠平)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擘畫了中國鄉愁新願景,這是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鄉村美景,是一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和諧畫卷,是一幅生活富裕、安居樂業的時代願景。

如今在展茅,鄉村振興的藍圖正演化成發展的實景和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祉。

美麗鄉村進入「全域時代」

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標誌,而「天藍、山青、水綠、地凈」則是美麗鄉村應有之義。

穿過展茅街道路下徐村村口的「小瀛洲」牌樓,順著村道往前走,只見一幢幢民房錯落有致,「別墅」造型的房屋也不鮮見,是不少村民家的「標配」。沿路沒有垃圾,沒有臭氣,沒有橫流的污水,家家戶戶門前屋後整潔乾淨,村道上還隨處可見「垃圾分類好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呵護環境始於點滴」等宣傳標語。

據瞭解,近年來,路下徐相繼創建了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精品社區、美麗鄉村等,整體推進村莊內部整治,統籌交通沿線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等,深入推進「兩清兩治一綠」(清理垃圾、清理河道、治理污水、治理六亂、村莊綠化)為重點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此外,建立保潔員隊伍和日常監督評議隊伍,建立保潔管護責任制度,形成道路河道喬木林、房前屋後果木林、公園綠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的村莊綠化。

眼下,佔地100畝左右的七巧莊園正在加緊建設中,不久之後,這裡將建成以馬術學習培訓、觀演競技為核心,兼顧休閑、聚會、餐飲、婚紗婚慶的具有舟山特色的運動休閒遊玩項目。

「我們路下徐今後還要發展叻,住在這裡一點也不比城裡的花園洋房差。」隨著路下徐村日新月異的變化,土生土長的路下徐村民們說要在這裡繼續守下去,也期待著這座美麗的村落更加宜人。

在土地上種出風景

盛夏時節,位於展茅平地水庫南面的田園牧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內,是一派綠植葳蕤、果蔬飄香、林水相依的景象。

作為市級菜籃子工程基地,「田園牧歌」如今有200多畝時令果蔬基地,種植蔬菜、水果20餘種,具備在不同季節均有不同品種果蔬上市的成產能力。除了發展觀光、餐飲、娛樂為一體的休閑體驗業態讓合作社增收,提高農業附加值外,智慧農業也是田園牧歌的一大法寶。

據該合作社技術顧問徐曉星介紹,合作社從去年起就採用了肥水一體化技術。「合作社種植面積約有200畝,原本每一畝都要人工操作澆水,起碼花費四、五個工時,現在只要走進水泵房間,把肥料配比好,打開開關,就能進行自動滴灌,大幅減少了人工成本,省時省力效率高。」徐曉星告訴記者,每個大棚裏都裝有視頻監控,只要坐在辦公室動動滑鼠就能看到農作物滴灌情況和生長情況。「現在我們農民也嘗到了科技的甜頭啊。」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如何讓產業根扎於鄉土,讓繁榮花開於鄉野,讓富裕果結於鄉村,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去年,展茅「美麗海島」田園綜合體成功列入2017省級創建名單,展茅產業發展迎來了春天,使得這片「方寸之地」大有可為。

田園綜合體區域總面積4200畝,其中農田3000畝,路下徐、上潘孫、柴家和幹施嶴等村莊區域面積1200畝,計劃總投資3億元,建設週期為3年。3000畝農田將按照「一帶五園」佈局建設,即大展河水系觀光帶、精品果蔬科創園、美麗田園博覽園、觀音稻米體驗園、濕地農耕觀光園、七彩玫瑰休閑園。田園牧歌正位於精品果蔬科創園內,未來這裡還將打造科普農趣基地、生態餐廳等。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成果正次第開花,濕地農耕觀光園內50畝香水蓮花搖曳生姿,觀音稻米體驗園完成倉儲加工功能規劃,美麗田園博覽園內500畝大地造景前期工作正在進行……

據田園綜合體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田園綜合體將建成一個集精品農業示範、鄉村旅遊、宜居宜業康養、農民增收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形態,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美麗海島」禪意農業,做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通過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帶動田園綜合體資源聚合和功能整合,實現現有產業和發展載體的升級換代,在這片土地上繪就嶄新的風景,為舟山「三農」探索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戰略,為全省開展海島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普陀樣板」。

鄉風文明「滋養」鄉村振興

「山青青,水潺潺,鄭家山下有龍潭,龍騰盛世萬年長。路漫漫,歲悠悠,八行宗祠是鄉愁,詩禮傳家史悠久。風雨順,天地靈,風水寶地人毓秀,瓜果飄香慶豐收。人才濟,博士後,五匠創業名九洲,匠心精神續千秋……」6月15日,展茅街道橫街社區的村歌誕生了。歌詞唯美,對仗工整,極富韻律與畫面感,同時全面概括了五匠之鄉橫街社區的歷史風貌、地理人文特色,並巧妙地融入了自治、法治與德治的內涵,重點突出了孝德文化,充分展現了橫街人民和諧、幸福的生活面貌。

鄉村振興,不僅要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還要走上鄉村善治之路,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朝著這個目標,展茅街道以黨建為引領,加強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建設,探索建立新時代特色的鄉村社會治理模式。

自治為本。街道選派優秀黨員幹部擔任各黨支部「第一副書記」,發揮工作優勢,參與社區村重大決策、社會治理等建設工作。面對鄉村治理面臨人才流失、主體弱化、對象多元等難題,該街道正積極籌建「百姓議事團」、「鄉賢參事會」,通過定期開展「社區治安大家談」、「基層自治大家談」等活動,構建民主監督管理平臺,搭建社情民意收集平臺,暢通羣眾訴求表達渠道,讓羣眾參與社區重大事項的決策,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

法治為綱。線下 「雙月十日集中服務日」活動與線上「法律e服務」微信羣同頻互動,引導羣眾依法解決問題。

德治為尚。展茅街道大力開展羣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力促進村風民風向上向好。最美家庭、最美媳婦、最美義工評選熱潮連連,各類道德文化主題宣講活動蓬勃開展,讓核心價值觀走進千家萬戶。

如今的展茅,沐浴文明新風:蒲公英志願者協會、五匠義工隊、妯娌姐妹護河隊活躍鄉間;道德點評臺分外顯眼;最美系列事蹟聲聲傳唱……鄉風文明建設正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引領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