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傳媒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媒體經常可以看到民眾諸多落後且不可思議行為,透過媒體傳播,嚴重損害中國人形象;做為大陸首都的北京市,率先向這類「不文明行為」宣戰,建立文明行為獎勵措施,表現好的可以獲得落戶積分、住房和醫療保障等優惠。對於不文明行為也將處以罰款及停止對行為人服務等懲罰性措施。

根據北京市政府所發佈的「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規定,所謂的不文明行為包括:随地吐痰、便溺、亂扔亂乱廢棄物、從建築物內向外抛物,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在禁止吸烟的場所吸烟,不按秩序排隊、霸占座位,亂堆亂放雜物、亂寫亂畫、亂貼小廣告、違章網路行為、行人或機動車隨便穿越馬路、赤胸裸背、公共交通工具內違規、共享單車胡亂停放等。

草案中也規定,北京將建立日常檢查和聯合懲戒機制 加強不文明行為的執法;相關獎懲信息也會和公共信息平台歸集;以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便溺以及亂扔垃圾為例,少則罰款人民幣50元,情節嚴重者以200以上、500以下罰款。而在公共交通工具內違章又不聽勸阻者,可以拒絕為其提供服務並勸離(趕下車),且不退還票款。

這份徵求意見稿共計六章、64條,表現好的市民,如參與垃圾分類、愛護共享單車、文明養犬(溜狗清狗便)也都被列入正面行為給予獎勵,並依據据文明行為給予記錄。完善有關評比的表彰,積分可以為落戶加分、住房和醫療保障加分等措施。甚至鼓勵用人單位在招聘錄用、職位晉升和待遇調整時,以文明行為做為重要參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