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代文豪——林語堂先生,他自命爲伊壁鳩魯的信徒,是個徹頭徹尾的享樂主義者。每到一個地方,林語堂最先摸清楚的就是喫的地方,高級的,路邊的,他要一一地嘗試。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年輕時期的林語堂和廖翠鳳

對於喫的感受,他有自己的一套美食箴言。

林語堂說:“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問,而是喫。” 甚至自嘲的說:“自己的肚子除橡皮外能消化任何東西。”

他在《說肚子》一文開門見山地說:“凡是動物便有這麼一個叫做肚子的無底洞。這無底洞曾影響了我們整個文明。”

可見,林語堂對飲食的推崇之至,就如他所標榜的“我們的生活並不在上帝的掌握中,而是在廚子的掌握中”。

而我今天要聊的就是林語堂的貼身“家廚”,也是他的夫人廖翠鳳。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林語堂和廖翠鳳

林語堂妻子廖翠鳳,也是他的第三位戀人。

廖翠鳳是鼓浪嶼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林語堂與她的兄弟很有交情,林語堂出生於福建漳州城內,童年是在故鄉平和縣板 仔鄉度過的。一次應邀去廖家喫飯。席間林語堂覺得有一雙眼睛在偷看他(後來廖翠鳳說是看他喫幾碗飯),接着又發現他遠行換下來的髒衣服被廖翠鳳拿去洗了。 後來廖翠鳳上了聖瑪麗亞書院,她聽說林語堂在聖約翰大學讀大二時連續三次上臺領獎,大出風頭,對林語堂更有了欽佩之情。

而當二人擬訂終身時,廖翠鳳的母親卻有異議,說:“和樂(林語堂的本名)是牧師的兒子,家裏很窮。”廖翠鳳卻堅決果斷地說:“貧窮算不了什麼。”就是這句話一錘定音,成就了林語堂與她的婚姻。

林語堂畢業後,應聘到北平清華學校中等科擔任英文教員。三年後他申請到美國留學。

行前,於1919年1月9日與廖翠鳳舉行了婚禮,並帶她一起赴美讀書。婚後,林語堂同廖翠鳳商量說:“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時纔有用,我們燒掉它吧,今後用不着它的。”一根火柴將結婚證書燒掉了。表示了他們永遠相愛、白頭偕老的決心。後來他們的恩愛一生故事被傳爲佳話。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林語堂生活照

林語堂自命爲伊壁鳩魯的信徒,是個徹頭徹尾的享樂主義者。他覺得:“喫好味道的東西最能給我無上的快樂”,但他的美夢其實到跟廖翠鳳結婚後才實現。他出身清寒的牧師之家,一碗素面已是無上的美食。

林語堂喜歡喫小館子,不喜歡喫整桌酒席,他將整桌酒席稱爲“八股菜”。廖翠鳳則是錢莊老闆的千金,鮑參燕翅對她是家常便飯。

她又富烹飪天才,一手美味的廈門菜令人叫絕,最後林語堂竟因此迷上了廖翠鳳,對她亦步亦趨,唯命是從。

廖翠鳳的拿手好菜有清蒸鰻魚、清蒸螃蟹、廈門滷麪、廈門薄餅等。林語堂住在臺灣的那幾年,據說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之一。

廈 門薄餅是林家人最愛喫的點心,但廖翠鳳只有在逢年過節或有貴賓上門時才製作。薄餅又名“春餅”,由福建同安(清朝屬廈門府)人氏蔡復一所創。據說蔡在外爲 官主管雲、貴、湖、廣軍務時,整天批閱公文,無暇進食。蔡夫人怕他餓壞了身子,便發明瞭這種用麪皮包着菜餚進食的餐點,讓他可以邊喫飯邊工作,像是一種 “中式三明治”。因簡潔美味,廣爲流傳,變成了廈門名點。

後來廈門薄餅又渡海來臺,成爲臺灣人清明節的點心。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年老時期的林語堂和廖翠鳳

廖翠鳳最拿手的清蒸白菜肥鴨,鴨子蒸爛了,肉又嫩又滑,鮮得讓人恨不得連舌頭都吞下去,白菜在鴨油裏浸煮得透亮,放在嘴裏就化了。還有燜雞,先用姜、蒜頭、 蔥把雞塊爆香,再加入香菇、金針、木耳、醬油、酒糖,用文火燜幾個小時,雞和香菇的混合香味在屋子裏久久散不去,林語堂一口氣能喫下三大碗飯。

著名畫家張大千由巴西路過紐約去歐洲,拎了一個新鮮的鯉魚頭來拜訪林語堂。廖翠鳳把它紅燒,林相如則做了一道“煸燒青椒”來孝敬這個四川來的藝術家。林語堂 不喝酒,見着多年的故友,開了兩瓶臺灣花雕助興。舉起酒杯,話匣子就打開了,他們回憶起1943年冬,林語堂到成都,張大千從敦煌寫生回來,張羣爲他們接 風,陪客有沈尹默,賓主相談甚歡,一晃這麼些年,老朋友走的走,斷聯繫的斷聯繫,自己已在世界的另一端久不曾回鄉……

張大千從歐洲回來,又做東宴請林語堂。他們到紐約有名的中國菜館四海樓,張大千點的是招牌菜鱘鰉大翅,林語堂第一次喫這種來自南非的魚翅,研究打趣了一番。還有一道是張大千發明的“川腰花”,另有一樣酒蒸鴨,清香可口。

一個是繪畫巨匠,一個是文學巨匠,但當這兩個巨匠在一起的交流的卻是美食。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後人根據大千的平時愛好的菜餚編寫了《大千風味菜譜》

試想若如我在場說不準也能插得上幾句,誰叫咱都是喫貨呢!

據 說林語堂住陽明山時,還喜歡下山去圓環喫蚵仔煎,那也是源於漳州的一道名點。漳州薌城的蠔仔煎素具特色,由牡蠣、鮮蒜苗、番薯粉漿、鴨蛋攪拌後,再進鍋煎 油至兩面酥脆。進食時佐以甜辣醬、蘿蔔酸菜。起鍋時,廚師必用鍋鏟在鐵鍋上敲打數下,跑堂夥計再吆喝幾聲,氣氛非常熱烈。然而臺北圓環的蚵仔煎,早將漳州 蠔仔煎中的鮮蒜苗,改成茼蒿或小白菜了。蘸料雖還是甜辣醬,蘿蔔酸菜卻早已不見了。

至於出鍋時那清脆的敲鍋聲,和跑堂夥計的吆喝,當然也都成爲廣陵絕響了。不知他當時是否一邊喫,一邊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呢?

只有廈門人才喫得出薄餅的好,一頓家宴,喫的是千萬裏的鄉愁。

民國時期有許多有名的文人美食家,比如汪曾祺、梁實秋……都精於飲食。唯獨林氏主張將烹飪提升至藝術境界。

廖翠鳳賢惠能幹,是位烹飪高手,大大滿足了林語堂對美食的需求。

兩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共同養育了三位千金。長女林鳳如(如斯)、次女林玉如 (太乙)、小女兒林相如。次女林太乙是位享譽華人文壇的名作家,曾任香港英文版《讀者文摘》主編。三女林相如是哈佛大學的生化博士,也是位優秀的烹調家。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林語堂和廖翠鳳全家福

三 女兒相如最像廖家人,對文學興趣不大,卻對飲食有強大無比的記憶力。她很小的時候跟着林語堂在法國南部某個飯店喫了一頓晚餐,多年以後對菜的用料和做法還 記得一清二楚。她得了翠鳳的真傳,曾與其母廖翠鳳於1956年合著了第一本《中國風味烹飪》,英文名《Cooking with theChinese Flavor》,林語堂是這本書的策劃人。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烹飪祕訣》書影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烹飪祕訣》書影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烹飪祕訣》書影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烹飪祕訣》書影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烹飪祕訣》書影

此書雖已以英文撰寫,但處處有着中華傳統的文化印記。封皮已紅色爲主,黑色和湖藍爲輔色,上面印有中國傳統如意節,它有着飄逸雅緻的韻味;接 着是書名Cooking with theChinese Flavor,書名下面即是作者的名字,By TSUIFENG LIN(MRS.LINYUTANG)and HSIANGJU LIN。中下部分有個中國餐具組合圖形,酒壺、酒盅、碗碟、盤子、筷子、和茶具等,在茶壺的正面不忘標着一個“林”記,可見作者的用心細膩。最下面則有幾 行此書的引文註釋。

在書的扉頁上還有漢字“知味”,大圖爲黑白色古代夫妻對飲圖,整體古色古香,中西結合,正有“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味道。

林語堂爲此書寫了序言。

更爲難得是美國作家和著名肖像攝影家——卡爾·範偉克騰(CarlVan Vechten,1880-1964)也爲此書寫了序言。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卡爾·範偉克騰創作的林語堂肖像

有趣的是2008年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秋季拍賣會上有一張林語堂的半身像。該照片攝於1939年12月16日,當時林語堂應賽珍珠之邀請客居美國,此時, 他已發表了《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和《京華煙雲》等一系列富有影響的作品,正處於事業的巔峯,照片中的林語堂顯得意氣風發,躊躇滿志。而此相片的 作者正是卡爾·範偉克騰。

1960年法蘭克福市德國烹飪學會頒發獎狀給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及其幼女林相如合着第二本書——《中國烹飪祕訣》,英文名爲《Secrets of Chinese cooking》,此書大概應爲第一本《中國風味烹飪》的升級版本。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烹飪祕訣》書影

我覺得這張獎狀其實應頒給林語堂,因他對食譜極有研究,因此影響了妻女,產生“夫唱婦隨”和“父唱女隨”的效應。

1969 年再有這對母女的《中國食譜》(Chinese Gastronomy)問世,林語堂寫序盛讚林相如記憶力厲害。此書封面已經是彩色印刷了,扉頁和插圖和先前兩書類似。正如林語堂所說的那樣“中國廁所多 差劣,但是烹飪冠全球”,因而中國的食譜在國外也大受歡迎,再版多次,版本風格各異。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食譜》書影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中國食譜》書影

林語堂的夫人廖翠鳳與她的《中國烹飪的藝術》

老食譜收藏家許華東的美食文化故事——頭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