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企鹅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喝岩茶的有趣在于:一些观点,总是在不断被推翻。

  譬如,肉桂在流行之际,千篇一律的文案都写着:香气霸道,口感犀利。

  以至于没喝过肉桂的茶友,对那狂野的风味,无限向往。

  早已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肉桂,就该是放荡不羁,个性率性洒脱的一款茶。

  然,当自己喝过肉桂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肉桂,它都是霸气的。如草原之王的魄力,丝毫感受不到。

  相反,茶杯里的这盏茶,温顺的像个小绵羊。

  莫不是喝到了假茶?

  非也!

  您杯子里的,不是假茶,只不过山场环境换了而已。

  那日照猛烈的开阔处,换成了山崖遮挡的坑涧,减少了光照,肉桂自然少了猛烈气息。

  在日常喝岩茶的过程中,这类固有理论被推翻,重新塑造的过程,时有发生。

  这不,麻花这儿随便就总结出三个典型案例。

  这是麻花在喝岩茶过程中的发现,看看您是否也有同感。

  《2》

  黄观音,不止有花香!

  初识黄观音,总会是被它那穿透力极强的花香所吸引。

  查阅相关资料,在其个人简介一栏,赫然写着“透天香”三个字。

  香气都能穿透天际,这是一种怎样的魄力?

  唯有感受过的人,才知道,黄观音身上所带有的香气,那是十米开外都能轻松闻到。尤其是在制茶季时,仿佛整个天心村的茶厂都浸泡在黄观音的香气中。

  曾在制茶季时,深夜到访一茶厂。

  在去往茶厂的路上,花香为伴,这些花香还极有识别度,是那浓烈的栀子花香,拨开层层阻碍而来。站在茶厂里,不过几分钟时间,全身就被香气洗礼一遍。

  从头到脚,都是香的。

  直到离开茶厂,返回酒店,仿佛吐纳之间,呼出的都是花香。

  等到试喝新茶时,对黄观音的花香更是难忘。

  黄观音的花香,从茶厂那偌大的空间,转移到只有110毫升的白瓷盖碗内,香气更加集中,战斗力指数更加高。

  密集的花香,劈头盖脸而来,一浪接着一浪,不曾停歇,直到让人缴械投降。

  至此,黄观音被打上花香的标签。

  而今,只要说到黄观音,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冒出一句话:“黄观音啊,花香特别好。”

  可您知道吗?黄观音,其实并不只有花香一种,它还是有果香的!

  黄观音要做出纯粹的果香,概率极低。

  在喝岩茶的这些年,在黄观音里喝到像样果香的次数,屈指可数。

  在遇到这款黄观音前,总觉得它就是香的发腻的花香,再无其他。

  但真正有果香味的黄观音,却格外迷人。

  成熟而甜蜜的果香,总是让人与瓜果大量上市的夏季相联系,汁水饱满的水蜜桃,甜蜜的芒果,清甜的凤梨,风味多元化的福安大油柰……

  如果说,花香黄观音是红玫瑰,热情而奔放。

  那么果香黄观音,则是白月光,安静舒缓,不急不躁。

  难得之处在于,黄观音在做出果香的同时,还做出了甘醇的汤水,茶汤醇厚度也令人惊讶。

  这是工艺之大成者,才能做出如此好茶。

  可惜,做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此后很难再遇到如此纯粹的果香黄观音。

  《3》

  并不是所有的陈茶,都有一股秀才的“穷酸劲”!

  武夷岩茶的陈茶,口碑向来是两极分化。

  一类,绝对是陈茶的真爱,唯有陈茶才能慰藉那挑剔的味蕾。

  而这种爱,来自于周亮工的名句——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从字面上来理解,这隔年陈的岩茶,身价是原先的三倍,人们都乐意将岩茶存成陈茶后再卖。

  但真正能做到将品质好的存成陈茶,能有几人?

  现在大多数的陈茶,那是在市场残酷法则下的牺牲品,是失败者,大浪淘沙后,身心被重创,只能重回仓库里,韬光养晦。

  养得好,那是另一番光景,可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要是自我堕落,茶叶品质持续走下坡路,那它的身上就会带着一股“穷酸劲”。

  冲泡后,入口总是会带着一股酸味,这种酸味,是刺激的,是猛烈的,是令人反感的,似喝茶白醋一般,会让你眉头紧锁,体验糟糕。

  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第二类情况——对陈茶避之不及。

  在连续喝过三五次酸味浓重,香气乏善可陈的陈茶后,多数人会失望,关上心房,不再轻易尝试陈茶。

  这就是多数人对陈茶的看法,因被深深伤害,不再打开心扉。

  不过,麻花要说句公允的话:并非所有陈茶,都一文不值。

  真正山场好、焙火充足透彻、保存得到的陈茶,拥有别样的风采。只不过这样的陈茶,凤毛麟角,若是幸运地邂逅了,请不要犹豫,大胆尝试一番,它不会让你后悔。

  真正好的陈茶,它不失碧水丹山的厚重,不负时光,不负期待。

  好茶的陈化,是个有趣的过程。

  它的香气,在不断变化中。原本的品种香,仍旧保持,花香、果香等仍旧存在。在这过程中,会不断陈化出药香、木香、陈香等特殊的香味。

  整体香气特色:沉稳。

  茶汤也会发生改变,经过陈化后,变得更为成熟,茶汤厚实,顺滑,柔中带刚,带着独特的茶气,在你的口腔里,躁动着,一点儿也不安分。

  看着那深重、明亮、清澈、橙红的茶汤,又是另类的视觉享受,茶汤表面氤氲着茶气,白雾在表面游走,轻盈婀娜,更添几分美感。

  还是由衷地感慨一句:真正好的陈茶,并不多,且喝且珍惜。

  《4》

  肉桂不仅只有香气好,汤水同样让人惊喜。

  肉桂,最无法让人忽视的,就是它的香气。

  香不过肉桂。

  一句话提炼出肉桂的最大卖点。

  其口碑,也因香气而建立。

  肉桂,能成为香气代言人,少不了一家独大的桂皮香。这种类似香料桂皮的辛锐香气,独特的香气排列组合,与鼻腔、味蕾所引发奇妙碰撞,都奠定了它的香气特色。

  久而久之,人们对肉桂的要求与印象,就只剩下了香气。

  肉桂的香气,并不是它的唯一。

  就在大家的关注重点都落在香气上时,一款肉桂在那丹山碧水之处,修炼出了独特的醇厚感。

  其汤水的醇厚度,竟能与水仙相抗衡。

  这股汤水不服输的劲儿,仰仗于肉桂的山场与树龄。

  马头岩这个山场,似乎为肉桂霸气的桂皮香量身定制,开山坪那360°无死角的照射的角度,生出了个性张扬的肉桂。

  而在那相对光照时间短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丛肉桂在逐渐积累内质。

  三十年的光阴,使得肉桂的根系不断深处发展,强势的根系吸收了大量的养分,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醇厚口感。

  之前喝过的老树肉桂,就足以颠覆咱们对肉桂的已有观念。

  谁说肉桂只有香气?

  它也可以拥有醇而厚、稠而滑的汤感。

  它的醇厚,不必细啜,便能感受到汤水中的浆感极强、包裹感极强,像一匹上佳的丝缎拂过味觉细胞。

  这醇厚度,几乎要比肩老丛水仙的茶汤,让人惊觉,原来除却慧苑老丛之外,还有一种茶,汤水也是极为稠滑的。

  《5》

  岩茶已有的理论被推翻,并不是坏事。

  恰好相反,能不断推翻错误的观点,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这是改变与进步。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高等动物,社会之所以会发展,就在于推陈出新,敢于像迂腐的观点说不。

  就像是机器摇青的出现,它对于老一辈只会用双手做茶的制茶师而言,就是一次颠覆。

  但这一改变,大多数人都欣然接受。

  毕竟,机器摇青的出现,解放了双手,提高了产量、制优率,推动了武夷岩茶的进一步发展。

  固步自封,只能是原地踏步。

  鼎新革故,才能大步向前。

  故而,哪天您发现自己之前对岩茶的认知,是错误的,也别觉得羞愧。反而要开心,这是你的进步。

  个人的一小步,整个岩茶的一大步。

  蜉蝣撼树,不再是痴人说梦。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