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時期的奇女子。

關於她的頭銜,可以列上長長的一串:

她是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開創了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

她還被贊爲“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與秋瑾被稱爲“女子雙俠”。

她是詩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旅行家、教育家、資本家。

但是,這些都不能完整地概括她傳奇的一生。

她就是民國第一奇女子——呂碧城。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1883年,呂碧城出生於安徽旌德書香門第。

她的父親呂鳳歧是晚清進士,後來還出任山西學政,家中藏書有三萬多卷。

所以,小小年紀,呂碧城已經飽讀詩書。

10歲那年,呂碧城和同村的汪家訂了婚,如果沒有後來的變故,她大概會和同時代的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平平靜靜過日子。

12歲時候,她的父親去世了。

由於呂碧城母親只生了4個女兒,家中沒有男子,族人便以其家中無後,不能繼承財產爲名,想要巧取豪奪,霸佔呂家財產。

在呂碧城母親從京城回鄉處理祖產時,族人唆使匪徒,劫持呂碧城的母親。

這件事,也讓呂碧城的膽識,聰慧初露端倪。

面對家中劇變,她沒有哭天抹淚,驚慌失措,而是想方設法,四處告援。

她給父親的朋友、學生寫信求助,幾番波折,終於救出了自己的母親。

但是,呂碧城的才能,卻讓她未來的夫家不滿:

小小年紀的呂碧城,就能呼風喚雨,自己做主,解救母親,長大了還怎麼得了?

畢竟,選媳婦兒,相比於有能力,順從好駕馭才更重要。

在那樣的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有才,基本等同於有罪。

所以,被呂碧城嚇到的汪家選擇退婚。

在封建禮教下,一個女孩子被退婚,就是奇恥大辱,是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

或許,這件事確實對呂碧城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以至於影響了她後來對感情的抉擇。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家道破敗之後,呂碧城的母親帶着她們姐妹回到孃家生活。

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呂碧城在舅舅家的日子並不好過。

1903年,二十歲的呂碧城想去天津探訪女學。

結果,保守的舅舅氣得直接拍桌子,並罵道:你一個女孩子,不要胡思亂想,不安分!要恪守婦道,做個本分的女人!

可是,呂碧城可不是那種順從、聽話的女孩子。

凡事,她有自己的主見。

因爲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會不遺餘力地去爭取。

所以,第二天她又進行了一向驚世駭俗的舉動——離家出走,獨自去了天津。

身無分文、舉目無親,這個倔強的女孩子開始了自己獨自漂泊、獨自成長的生活。

當得知舅舅單位的祕書的夫人住在《大公報》社,她便給他的太太寫了封信求助。

或許是機緣巧合,或許是命中註定,這封信恰巧被《大公報》總經理英斂之看見了。

英斂之一看到信,就被呂碧城的文采和膽識折服。

他和妻子一道拜訪了她,並將她接到《大公報》館。

那晚,英斂之夫婦和這個年輕的女孩子暢談到深夜。

呂碧城當晚即做了一首《滿江紅》,詞中道:“遍地離魂招未得,一腔熱血無從灑,嘆蛙居井底願頻違,情空惹。”

熱血淋漓,慷慨之極,盡顯女中豪傑的範兒。

作爲進步人士的英斂之,見到思想進步又有才的新女性呂碧城,自然是惜才愛才,破例將呂碧城受聘爲《大公報》第一名女編輯。

而呂碧城也成了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從此,她的人生註定將變得不同。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1904年到1908年,呂碧城藉助《大公報》的陣地,發表了大量文章和詩詞,積極地提倡女權,倡導婦女解放。

同時,她也結識了大批的婦女解放運動領袖人物。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秋瑾了。

1904年5月,秋瑾從北京來到天津,慕名拜訪了呂碧城。

兩人此次的相會,雖不足四天,卻奠定了她們一生的友情。

關於這兩人的友情,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典故。

秋瑾也曾經用“碧城”這一筆名發表文章,所以,當時京中人士都以爲呂碧城的詩文都是出自秋瑾之手。

而當兩人相見之後,秋瑾慨然取消了自己的“碧城”之名,從此之後,“碧城”兩字爲呂碧城專用。

這一次的相見,成就了一段“雙俠”的傳奇。

秋瑾赴日留學後,曾寫信勸她加入革命,但被呂碧城婉拒。

1907年,秋瑾遇難後,因怕受到牽連,諸報噤聲,呂碧城用英文寫了《革命女俠秋瑾傳》發表在美國的報紙上,後來還作詩追懷好友。

而秋瑾的後事,也由她操辦。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在《大公報》任職期間,呂碧城激揚文字,宣揚女權,其中不少先進的觀點令人折服。

所以,她很快成了街頭巷尾人們熱議的話題,並和當時的名流嚴復、傅增湘、袁世凱之子袁克文、李鴻章之侄李經義等交往。

在京津地區,甚至出現了:“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鹹推呂碧城”的盛況。

除了在《大公報》積極宣揚女權,作爲婦女解放思想的先行者,她更是創辦女學,積極實踐。

她把興辦女學提到關係國家興亡的高度,以此衝擊積澱千年的“三從四德”、“女戒女訓”、“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腐觀念。

呂碧城曾任北洋女子公學,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總教習,後來,又任監督(相當於今天的“校長”),成爲中國歷史上女性任此高級職務的第一人,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的先例。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呂碧城的膽識,超過人們的象限,甚至男人,也望塵莫及。

1908年,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隔幾天先後去世,整個社會惶惶不安。

這時她卻填了一首《百字令》:

排雲深處,寫嬋娟一幅,翠衣輕羽,禁得興亡千古恨劍樣英英眉。屏蔽邊疆,京垓金弊,纖手輕輸去,遊魂地下,羞逢漢雉唐鵝。

題詞旁配有慈禧搞笑的畫像,大意是說:

慈禧在主宰朝政的近半個世紀中,把大清王朝的江山搞得一踢糊塗。把中國邊疆的大量領土,國庫中的大把銀錢相繼送給了帝國主義國家。她到了陰曹地府,一定怕和漢高祖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見面。

她用幽默的筆觸,一針見血地將慈禧醜行揭露出來。

報紙刊出後,成爲轟動一時的新聞,令清政府十分惱火,差點要了她的命。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1912年清帝退位後,在袁世凱的邀請下,呂碧城出任總統府機要祕書,可以自由出入總統府。

後來,因不滿袁世凱政府的獨裁專制,再加上知道袁世凱有復辟帝制的野心,她毅然辭去官職,下海經商。

在十里洋場的上海灘,她憑藉着自己的才識和膽識,迅速成爲富甲一方的女商人。

但是,一個奇女子,是永遠不會止步不前的。

之後,她又獨自一人去美國留學,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

當時她還兼任上海《時報》的特約記者,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用文字記錄,通過報紙與國人分享。

學成歸來之後,呂碧城又開始遊歷歐美,去見識更大的世界。

後來,她將自己的經歷撰寫稱成書,名爲《歐美漫遊錄》,先後在北京《順天時報》和上海《半月》雜誌上連載,反響極其熱烈。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作爲編輯,她才思敏捷,文采卓然;作爲女權的先行者,她思想超前,振臂高呼;作爲商人,她天賦過人,令人豔羨。

爲官她官至袁世凱政府參政;論才情就連秋瑾也甘拜下風;嚴復更是收她爲關門弟子。

似乎任何一個角色,她都可以遊刃有餘,唯獨除了愛情。

關於婚姻,呂碧城說:“我的目的不在錢多少和門第如何,而在於文學上的地位,因此難得合適的伴侶,東不成、西不就,有失機緣。幸而手頭略有積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學自娛了。”

對於呂碧城來說,她所求的,不過是一個靈魂伴侶。

或許是因爲她已經擁有的太多,所以上天總要拿走一些別的東西作爲平衡。

儘管她不缺美貌,不缺才情,不缺金錢,更不缺追求者。

但是她卻始終孤單一身,成了民國第一剩女。

關於她的感情,只有英斂之和袁紹文這兩段傳說。

但後來她說:“袁屬公子哥兒,只許在歡場中偎紅倚翠耳。”

至於英斂之,縱使兩人惺惺相惜,但當時英斂之已經有妻子,而且因爲兩人的交往,他的妻子幾次想要出走,所以他們也只能止於禮節。

她是民國奇女子,袁世凱是她的粉絲,嚴復收她爲徒,但卻終身未婚


她曾說,平生稱心的男人不多,梁啓超早有家室,汪精衛又太年輕,始終難以遇到般配的人。

她看上的人,生不逢時。看上她的人,她又看不上。

以至於,孤獨終生。

但是,對於這樣一個走在時代前面的女性來說,僅僅用婚姻的成敗評判她,就太膚淺了。

就算沒有愛情,沒有婚姻,依舊不影響她曾在短暫的一生中燦爛地綻放過。

晚年的呂碧城遁入佛門,並聲明死後不留屍骨,火化成灰後,將骨灰和麪爲丸,投在南中國海。

她的死,與她的生一樣,都是傳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