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宰相,要具備安邦治國、統率百官的能力,此外,能容人、有氣度也是宰相必備的專業素質,要不何來“宰相肚裏能撐船”這句俗語呢?歷史上涌現了很多名相,說起執政能力似乎都各有所長,而要是論容人的度量,北宋時期的名相呂蒙正至少排在前三位。

此人是大宋名相曾三起三落,經他之手又培養出了三個著名宰相


呂蒙正出生在官宦世家,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呂蒙正以丁丑科狀元被錄用爲知制誥。這個官職雖級別不高,卻也是皇帝身邊的近臣,相對而言,被發現和提拔的機會也就更多一些。因爲爲人穩重坦誠,遇事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呂蒙正受到了太宗趙光義和開國元老趙普的賞識,十一年間,就登上了宰相的高位。

呂蒙正的仕途生涯頗爲坎坷,幹了三年宰相後,因妻子的一個族親給皇帝提意見時有違聖意,使呂蒙正也受到了牽連,從而被撤銷了宰相職務,只保留了吏部尚書的頭銜。兩年之後,呂蒙正官復原職,再度擔任宰相職務。

又過了兩年,呂蒙正被摘掉了宰相烏紗,這一次,他被貶得更慘,離開權力中心成了個受制於人的地方官(出判河南府)。六年之後,呂蒙正東山再起,重新拜相。此時的皇帝已變成了宋真宗趙恆。三起三落,歷任兩朝宰相的呂蒙正,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官場奇蹟。

此人是大宋名相曾三起三落,經他之手又培養出了三個著名宰相


呂蒙正的經歷,也說明了他是個胸懷寬廣、從容淡定、遇事拿得起放得下之人。這種經歷放在其他人身上,沒準早就自甘沉淪,破罐子破摔了。不爭一日之短長、不計一時之得失,是一種定力,更是一種境界。爲官從政,缺乏堅定的意志和遠大眼光,註定是很難真正成功的。

呂蒙正爲官生涯中最大的亮點,在於他能公正無私地識人用人。有個叫溫仲舒的人,是呂蒙正的同年,此人很有才幹,在他受到排擠打壓之時,呂蒙正屢次向太宗推薦,建議予以重用。但溫仲舒是個地道的白眼狼,得勢之後常在皇帝面前打呂蒙正的小報告。當呂蒙正受到打擊的時候,溫仲舒更是落井下石。

此人是大宋名相曾三起三落,經他之手又培養出了三個著名宰相


太宗曾問呂蒙正:“溫仲舒經常說你的壞話,而你不但不生氣,反而還替他說好話,你這是圖什麼呢?”呂蒙正說:“皇上將我放在宰相的位置上,就是因爲了解我是個懂得發現別人長處並且能發揮別人長處之人,用人所長,是我職責所在。至於別人怎麼說我,就不是我職權範圍內的事情了。”太宗聽後甚爲滿意,大笑道:“你這人度量大,朕真是服了你了。”

有一次,朝廷準備選派一位官員承擔出使遼國的外交任務,太宗讓呂蒙正提出人選意見。呂蒙正提出的建議人選,卻是個不被太宗所喜的官員。太宗有點不高興,讓他重新選定人員上奏。如此反覆了三次,呂蒙正提出的人選還是同一個人。太宗惱火斥責呂蒙正說:“你這個人怎麼如此固執!”呂蒙正氣定神閒地說:“不是我固執,實在是因爲這個人最合適擔任這份差事。”太宗沒轍,最終還是同意了呂蒙正的意見,那個官員果然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務。

此人是大宋名相曾三起三落,經他之手又培養出了三個著名宰相


呂蒙正在培養提攜青年人才方面也頗有成就。經他之手,爲大宋培養出了好幾位宰相,比如呂夷簡、富弼、呂公著等。呂夷簡是呂蒙正的侄子,他雖然因爲在罷免范仲淹、蘇舜欽等人官職問題上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責,但總體而論,也堪稱是一代名相。

而富弼的父親曾是呂蒙正的門客,富弼十歲的時候展露出了聰明才智,讓呂蒙正大爲驚歎,斷言這孩子將來會比自己更有出息。於是,便提供了優厚的條件,讓他跟自己的孩子們一起讀書學習。當了宰相後的富弼,更是有一代賢相之美稱。

此人是大宋名相曾三起三落,經他之手又培養出了三個著名宰相


有意思的是,呂蒙正還是一位美食家,特別愛喝雞舌湯。當了高官以後,幾乎每天必喝。他家的廚子,不幾天就要殺上百隻雞,纔夠爲他燒湯所用。這樣的生活習慣,在常人看來有些奢靡鋪張。不過,呂蒙正爲官清廉,他喝雞舌湯花費的錢,是自己的薪水收入,並非貪污受賄所得。對一個封建官員來說,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很不容易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