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畢業工作,做了不到半年,公司突發變故要大裁員。風聲一出,我嚇得不行,以為像我這樣啥都還不會的毛丫頭,必然是裁員對象,結果我當時的上司看了我一眼,幽幽地說:

你怕啥,肯定裁不到你頭上。你的工資才多少,財務報表上連個小數點都湊不上,裁幾個中層就不一樣了,現金流立刻好轉。

可是他們負責的業務呢?

誰做不是做啊,你去練幾回也上手了,哪有什麼非誰不可的事。


美國有一個很經典的真人秀節目,叫《倖存者》,把一群人丟在荒島上,通過各種手段來淘汰人,最後剩下一個人可以拿走100萬美金。

於是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通過鏡頭,你可以見證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我記得有一期節目中,一個部落裡面有2個人,其中A整天耍嘴皮子,除了這個,啥特長都沒有,難得自願報名一個比賽,還因為害怕中途退出了;而另一個B,身體強壯,喜歡戶外運動,而且在幾次比賽中為部落立下功勞,當這兩個人其中一個要被淘汰的時候,你覺得他們的同伴會選誰?沒錯,大家都選了B。

我一開始也很難理解,直到我後來看了很多期這個節目後,有的選手在面對攝像機的時候,直接說了原因「比自己強的人會妨礙自己得到最後的獎金」

有工作經驗不算什麼,畢竟太多人有工作經驗了,關鍵是在於,你的工作能力和經驗是否對其他人有用。還是舉《倖存者》的例子,其中有一期,有一個強人被留下來了,雖然大家都想趕走他,但是那個人是部落里唯一一個會捕魚的人,在大家飢腸轆轆的時候,他是唯一能帶回食物的人,於是在成功和生存中,大家只能先選擇生存。

如果你的價值真的是大家生存的前提,那麼即使你在公司裡面得罪所有的人,大家都會對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且在關鍵時候袒護你。但是,如果你不是必須的,那麼排在你前面的,會覺得你是他們的威脅;排在你後面的,會覺得你是他們的阻礙。


這問題讓我想起一個老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大魔頭納粹軍官挑選侍女,一排猶太女人,納粹軍官問誰有當過侍女的經驗,幾乎都舉手,納粹軍官說:我不喜歡僕人把別人家的壞習慣帶到我的房子。

然後,納粹軍官挑選了沒有舉手的那個。

納粹軍官讓猶太人蓋別墅,女建築師說地基有問題,需要拆了重做,納粹軍官立刻下令就地槍決這個女建築師。

手下人問接下來別墅怎麼做,納粹軍官說:就按照她說的,拆掉重做。

看到沒有,有些時候,不要說工作經驗能夠保住你工作,甚至不能保住你的命;有時候,沒有工作經驗不代表你找不到工作,一張白紙更加討人喜歡。

因為僱傭這事是雙方的,不光要看你怎樣的人,還要看僱主是怎樣的人。


很多原因啊,

比如覺得你貴了;你給公司賺3萬,公司在你身上花3;還有各種辦公消耗+保險,我幹嘛還去花?

比如人事鬥爭失敗了,同級別上位,你又不配合別人,你就是那隻被殺的猴,給下面雞看!

比如你上司覺得來一個新人更好;因為你太油條了,喜歡沾點小便宜;或者你喜歡偷懶;

比如你得罪人了,得罪一個陌生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在公司背後背景很深很深,你們都不知道;

比如你做錯一項業務,而這樣業務對公司損失非常大,老總都震怒了;

比如你們這條線,利潤大大減少;招聘新員工為了開發新的業務;

比如你工作經驗不能勝任你的崗位,

太多太多原因,

不說具體情況,誰知道了

有時候上面高層鬥爭, 說不定搞掉你了,你是那隻被牽連的雞,

也許你被辭退的原因你知道也是錯的;

人事告訴你,也是假的;

好好做事吧,別想太多了,

辭退了最起碼給幾個月工資,再找就好了

最可怕是冷藏你;所有人都不理你!

給你臟活累活,你不得不辭職!

所以我給知乎上很多建議,

一定要存錢存錢,不要覺得現在職場風光,

我見過年薪百萬的,沒辦法自己辭職就辭職了,

還找不到工作;

加上心態調整不好,有1,2年很落魄的;

我還見過資產過億的老闆,現在一無所有,中風的,索性有老娘照顧;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

努力到最好,接受最差的;


一畢業6年的朋友,在老家做公務員,很穩定,是別人羨慕的對象。然而,她前兩天要我給他找份工作。理由是,她現在的工作成長空間太少了,名義上有工作經驗,實際上好像什麼都沒有。個人沒有成長,沒有上升空間,工作性質也讓人失去了鬥志……

確實如此,想想在一個穩定的環境工作幾年,人都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失去了目標,沒有盼頭。

按道理,工作經驗應該是職場中最大的優勢,但是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然並卵。

之前就有人說:你以為自己有十年工作經驗,不過是一個經驗用十年罷了。

所以,回到正題上來,為什麼有些公司會辭退有工作經驗的人,留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因為有經驗的人,可能倚老賣老,可能固步自封,可能停滯不前……而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可能可塑性更強,未來有更大的可能。

沒有經驗的年輕人有求知慾望

當今這個知識爆炸、觀念實時更新的年代,每個人都時刻面臨著知識落伍、知識斷層的現狀,需要你不斷補充新知識,給自己充電。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只要你態度端正、肯學習,又一天一定可以成為有成功經驗的人,逐漸取代那些自詡有經驗的前輩。

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創造力強

經驗豐富肯定可取,但是一定要有成功的工作經驗。而成功工作經驗的前提是,有創新思維能力。

思維定勢、惰性、固步自封,這是職場最忌諱的,而老油條、按部就班、機械工作說的就是這部分人群。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發生,有些公司寧願辭退這部分有工作經驗的人,留下沒有經驗,但是有創新思維能力的年輕人。

這部分年輕人有大膽的策劃能力,腦洞大開,有獨具匠心的構思和創意,且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這些優質屬性都是公司需要的。

沒有經驗的年輕人有敬業精神

為了追求認同感,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在入職之後都會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不斷推陳出新,干好每一件事。他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勤奮、不斷摸索,去獲得認同感,去鞏固自己在公司的位置。

擁有這種敬業精神的員工,相信很多公司都不會拒絕。

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工資要求低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有工作經驗的人,一般薪資都比較高;而沒有工作經驗的人,要的是一個施展自己的舞台,鍛煉自己的機會,對薪資追求不是那麼高。所以公司考慮到成本,綜合以上各條,辭退有工作經驗的人,留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了。

當然,沒有經驗的人也有一些弱點和有經驗的人是無法比的,比如 @鄭生 提出的,沒經驗的人因為經驗的欠缺,可能會犯一些大的錯誤,給公司造成損失。比如報價錯誤等,所以在開始,需要給沒有經驗的人培訓業務,熟悉了之後再上崗哦,同時培養每個人的責任心,有責任心的比沒有責任心的會受到更多的重用。


我們新建了一個高質量的HR交流微信群,裡面會定時分享HR考試資料、HR工作乾貨資料包,還可以和TOP10名企HR隨時線上溝通交流哦,感興趣的HR可以加群管理員微信,審核通過即可入群哦。管理員微信 ID:18820154296


說明這個崗位的工作經驗價值不高。

有些崗位技術含量低、標準化程度高,對於經驗要求不高,新人薪水要求低,用新人更划算。


狼人殺玩過嗎,最會玩的不是被票就是被刀,第一天沒被刀就票死


工作經驗只是一個維度。

但是公司選擇一個人,一般不會只看一個維度。

公司看的維度有多少?我給你數數。

第一,忠誠度。

第二,可塑性。

第三,慾望。

第四,性價比。

第五,影響力。

忠誠度其實很好理解,任何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員工忠誠。

有很多集團公司,擁有眾多的分公司。總公司要培養哪位員工,第一件事情就是外派。不管你有沒有家庭,你只有接受了外派,你才有晉陞的可能。而如果你在總公司做出了一些成績,但是遲遲不接收外派,那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晉陞無望,自己離職。我就見過領導反反覆復的做一位同事的思想工作,讓他去哈爾濱分公司帶一個銷售小組三年。待遇給的很好,還一共一個月回來一次的往返機票。可這位同事剛結婚,不願意去。最後比他晚進公司一年的另一個同事願意去。現在三年回來了,做了這位同事的直屬領導。

至於可塑性,這個也很好理解。如果一份工作特別需要技術,那工作經驗確實很重要。但是絕大多數工作都是行政屬性居多,這個時候,工作經驗其實並不吃香。很多行政文員的工作,教教誰都會做。只是時間的問題。

最後一個影響力,不是說行業的影響力。而是有的人,自己做不好或者自己不如意,就會把負面情緒到處傳播。就有員工喜歡在背後議論公司的決策,議論領導的個人品行。最喜歡比工資,拿少了就去鬧。這樣的員工,當然要辭退。招聘的時候,可不知道一個人人品怎麼樣。工作經歷當然是一個加分項。可相處了一段時間,發現扣分項比加分項要多的多,那隻能辭退。


因為題主的語文是小學三年級以下水平,其他方面的素質可見一斑。

我一點沒有開玩笑,這就是題主被開除的主要原因。

欽此。

-------------------更新一下 (2018.08.31)------------------

後來題主修改了問題。

看得出來,題主已經在非常努力地提高他的文字表述水平了。但是很遺憾,還是不合格。如下圖:

我實話實說,在工作中,和這樣的同事打交道真的會非常累。比如你讓他把他自己的業績數據填到一張excel表裡,他倒好,把你已經做好的表格翻出來「參考」,直接在原文件上面亂改一通,你辛辛苦苦的成果就被他「一不小心」毀了。


考駕照學車的時候

教練說:「考試時不會開車的普遍比會開車的開得好,越是會開車的小毛病越多,改不了」


你看到的經驗和公司認為的更有用是兩碼事


首先很多人都已經,被帶偏了思維。

大家要明確一個道理:

有沒有工作經驗並不是辭退你的唯一判定標準。


是否會被辭退和工作經驗充足又不是充分必要條件,而且題主說只是有些公司而已。有些公司甚至朝不保夕,辭退誰都正常。


更新: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唯才是用的世界。

————————————————————————————

原答案,權當分享:

我們直接回到人性方面來解答問題吧,下面高能預警,請耐心、仔細讀完。

人類始終是捍衛自己利益的生物,所有不可思議的行為舉動背後,必定是人類自身的利益在驅使。

所有看似無私奉獻、追求崇高使命的背後,是人類的意志在作怪,它的本質是人類在為自己的信念而努力,本質也是個人利益在驅動——很簡單,我要證明我的理念才是對的。這是我的觀念利益。

這段話理解的難度在於後半段,即關於無私奉獻、追求崇高使命這部分的。一說到利益驅使,有人馬上會聯想到「無私奉獻」這種行為,並以此來反駁。我們要從另一個非常見的角度才能解釋我們要說明的部分。

首先,我們理解的利益更多是物質層面的,比如金錢、財產等,更多是世俗裡面的觀念。但現在我們不要把利益這個概念只局限於物質層面。比如,你人生的信念就是「助人為樂」,認為「助人為樂」才是正確的,並以此作為你行為舉動的指導綱領。所以你平時在為人處世方面,都是盡量地幫助別人,因為這樣才使自己快樂,並忠於自己的理念。

心理學上證明了一個人只有在自己的行動與信念相一致的情況下才會快樂。這種快樂,首先是個人層面的,是屬於自身的利益。所以你的信念是「助人為樂」,並以行動踐行你的信念,這樣會達到內心與行動趨於一致,會使你快樂(個人)。當你不助人為樂時,你真的是不快樂的,因為你的行為舉動跟你內心的理念相違背了。於是,你為了維護這種快樂(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這種「利益」,你不得不助人為樂。這就是所謂的「所有看似無私奉獻、追求崇高使命的背後,是人類的意志在作怪,它的本質還是人類在為自己的信念而努力,這是看不到的個人利益在地下進行著。」

當然,你的「助人為樂」本身對很多人是有好處的(對少部分人有壞處),世俗會說你是個無私奉獻的人,可能你本身就喜歡這種稱號,並因此而快樂。但從本質上來講,你無法也是為了自己而已。因為你看到那麼多人因為你的幫助而變得快樂,別人的快樂就是你的快樂,最終維護的利益還是自己。

講了那麼多,跟這個問題有什麼關聯呢——「為什麼有些公司會辭退有工作經驗的人,留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

因為這種舉措符合公司的利益,更多是老闆的利益。

我們一般人覺得,公司運作應該就是要招攬人才、留住人才,這樣才能發展興盛。對不起,這是「明君」的思想。但「明君」一般都是有「舍小利,看大利」的理念的。所以「明君」的行為舉動一般符合我們外人的看法。但實際上很多老闆的格局都不大,胸懷也很小,看到的都是「小利」和短期內的利益,他們很多時候只是在執行自己的理念或認知而已,維護自我觀念上的「自我利益」以及自身利益。

「這個人是我眼中釘,不好意思,炒掉。」

「這個人一直跟我作對,老是質疑我的想法,不是好下屬,炒掉。」

「這個人太能幹了,後面可能要把我的位置給取代掉,很危險,他必須炒掉。」

「現在這個位置乾的事情很簡單,產出也沒那麼高,算了,請個便宜的應屆畢業生來負責就行了,省錢。」

「這個下屬雖然有經驗、有能力,但屢次在會議上讓我丟了面子,得找個機會弄走他。」

「這個下屬太聰明了,後面可能要另起爐灶,我不能讓他帶走客戶。」

「雖然有經驗,但這工資還是有點貴,我想找個更便宜的,節省一下開支。」

「這個下屬居然把我的妹子,看我弄走你!」

「都不懂得敬酒的禮節,也沒說一句好聽、表揚的話,太木訥了。」

「這個下屬知道了我和前台的關係,得弄走他。」

「他和財務走得太近了,不好。」

「侄子畢業後要找工作,得給他騰出個位置來。」

這下,大家明白了吧。

幫我點個贊吧,謝謝。

答主最近在知乎上開通了專欄,歡迎來轉一轉,謝謝。其他平台(如公眾號、今日頭條、網易新聞、一點資訊、百家號、豆瓣、搜狐號、大風號、微博等),不定時同步文章,隨便關注,謝謝。


因為老闆當久了之後,會得老闆痴呆症,這和老人痴呆症差不多,不可逆的,他會看不到別人做什麼,只看到自己想做什麼,直到某天終於在愛上頭條里看到自己破產的消息。


鐵打的骨幹,流水的技術員。


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個剛進來的年輕人其實是你們公司大老闆安排來的~


有一個人用1年的時間掌握了這門技術,然後花了10年的時間重複同樣的工作。

而有一個人什麼都不會,從頭學起,然後花了10年的時間精進這項工作。

換做是你,你願意要哪個?

工作經驗其實說白了,就是時間累積出來的,被辭退,要麼是公司管理的問題,要麼是自己本人的問題,當公司覺得你不值這個價錢,或者可以找到替代你的人,那麼他們更願意花錢請一個人從頭開始培養。

有的人仗著工作經驗豐富為所欲為,這樣的人更可怕。

公眾號:維小維生素

ps:後台回復【888】可獲取一份吐血整理的個人技能實用大禮包。內容涵蓋幫你賺更多錢的理財課,各種PPT模板、升職加薪的寶典

專註職場、財商和個人成長


首先,工作經驗不等於工作優秀

其實在很多業務場景中,確實比較喜歡沒有工作經驗的的人,原因其實很簡單,更容易根據安排去做事情。

有工作經驗的大抵上會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維去考慮一些東西,按我們說的,缺乏空杯心態,很容易按照之前的經驗去做現在的工作,哪怕這個經驗沒什麼用,也會陷入到固有思維裡面去,沒有工作經驗的則不同,更簡單。


要看培訓成本吧。。。。。一些成本高成長慢的例如醫院更喜歡有經驗的應聘者。。。沒經驗的從頭培訓太費時費力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