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門閥,那得先從西魏的八柱國說起。

北魏末年,高歡當政,首都在洛陽,後來北魏皇帝元修不堪忍受,跑到關中投奔高歡的反對派,北魏分裂爲東魏和西魏。這幫人在與高歡的對抗中逐漸形成了以宇文泰(遼西鮮卑宇文部之後,宇文部後來被鮮卑慕容部所滅)爲核心的領導集團,除宇文泰外,還另有元欣,李虎,李弼,於謹,趙貴,獨孤信,侯莫陳崇等七人,號稱八柱國。

宇文泰生前一直沒有廢掉西魏皇帝而自立,當他臨死的時候,因爲兒子們還小,便把軍國大事託付給侄子宇文護。宇文護當政不久,覺得宇文泰的繼承人宇文覺年紀太小,怕夜長夢多,就強迫西魏皇帝讓位與宇文覺,於是西魏滅亡,北周建立。

宇文覺當上皇帝以後一直處於宇文護的監護之下,因此感覺很不爽,這時就有身邊的人自告奮勇要去除掉宇文護。然而事機不密,走漏風聲,結果反而被宇文護把那夥人抓起來了。然後宇文護就對宇文覺說自己並沒有什麼野心,只是因爲宇文泰把大事託付給自己,自己只好負責而已。宇文覺也向宇文護道歉,表示這些並不是自己的意思,以後還是由你來說了算。然而在最高權力的爭奪當中,嫌隙一旦構成就無法消除,宇文護後來還是把宇文覺給弄死了。接下來做皇帝的是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他同樣不滿宇文護的專權,結果某天吃東西的時候,中毒死掉了,臨死前指定他的一個弟弟宇文邕繼承。宇文邕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北周武帝。他起初是裝傻來迷惑宇文護,讓他失掉戒心,然後突然發動襲擊殺掉了宇文護,當上了真正的皇帝。他對內勵精圖治,對外結好突厥(還娶了一個突厥公主做皇后),國力一天天強盛起來。而當時東邊的北齊皇帝高緯,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花花公子,號稱無憂天子,國力越來越弱。於是北周向北齊發動了一場戰爭,滅掉北齊,統一了中國北方。

正當宇文邕準備進一步的戰爭統一全國的時候,疾病奪走了他的生命,時年三十六歲。宇文邕死後,兒子宇文贇繼位。這位,從小就比較頑劣,老挨父親的打罵,因此一旦老頭死掉沒人能管得了他,就更加胡作非爲,兩年就把自己折騰死了。三歲的兒子宇文闡繼位,被太后的父親楊堅趁機奪取了政權,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這樣宇文氏的統治就結束了。宇文氏從父系來說屬鮮卑血統,宇文泰、宇文覺都應當是比較純種的鮮卑人

接下來要說的是獨孤家族。獨孤是個胡人的姓氏,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讓他們改姓劉,看來沒有堅持下去。獨孤信年青時在葛榮部下當兵的時候,被軍中稱爲獨孤郎。獨孤信成爲八柱國之一,是靠自己多年打仗打出來的,他在西魏就做到最高軍事長官大司馬。他生了幾個女兒,一個嫁給宇文毓,一個嫁給李虎的兒子,生下了李淵,還有一個嫁給隋文帝楊堅,生下楊廣兄弟,因此他是楊廣和李淵的外祖父。

獨孤氏在北周、隋朝、唐朝三個朝代都是外戚,這在歷史上是僅此一家的。不過在這三個朝代裏獨孤家族都有人倒黴。首先是獨孤信本人,北周剛剛建立時宇文護獨攬大權,趙貴、獨孤信本來和宇文泰同屬八柱國,現在反倒居於一個小輩之下,心裏常常怏怏不樂。終於趙貴忍不住要殺宇文護,消息被宇文護知道了,宇文護先殺了趙貴,然後免了獨孤信的官職。因爲獨孤信向來聲望很高,宇文護不好殺他,就強迫他在家裏自盡。到隋朝的時候,他的兒子在家裏高搞迷信活動,正好獨孤皇后和楊素的妻子都生病了,隋文帝因爲他是獨孤皇后的異母弟,而他妻子是楊素的異母妹妹,就懷疑是他在作祟,經過一番對他家裏傭人的審問,而認定他有罪,於是將他革職,差點要處死他,後來獨孤皇后求情,才免於死罪,流放外地。唐朝初年,獨孤信的孫子獨孤懷恩在武德三年,奉命攻打蒲阪,久攻不克。受到李淵責備,遂心生怨氣,謀劃反叛。事情敗露,被捉伏誅。

現在輪到李家了。李淵家族出自隴西,李淵的祖父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虎。關於李虎,唐朝建國後追尊他爲太祖,唐朝人寫書的時候一般提到虎字就要避諱,比如唐朝人寫的歷史上提到石虎的時候就稱他的字爲石季龍,提到韓擒虎的時候就稱爲韓擒。

李虎在北周建立以前就已經死了,李淵的父親李昞,是李虎的第三個兒子,由於長子和次子隨李虎打仗的時候陣亡了,所以李昞繼承了李虎隴西郡公的爵位,北周建立後改封爲唐國公,後來又傳給了李淵。

李家從李淵開始血統中鮮卑人成分的比重就不斷增加,李淵的父親應該是純種的漢人,他的母親是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李淵的妻子竇氏,父系來自鮮卑人紇豆陵氏(北魏遷都後改漢姓竇氏),母系來自宇文氏(她的母親是宇文泰的女兒,北周的一個公主),李世民的妻子長孫氏,父系是鮮卑人,母系則是北齊高歡的堂弟高嶽的後代。

由於李家在隋朝一直是皇親國戚,而且一直遠離政治鬥爭的中心,到隋朝末年的時候已經是很有力量的世家大族了。李淵的堂兄弟和子侄輩加起來共有好幾十號人,將門之後,驍勇善戰。李淵本人就有很好的武藝,他的箭法相當棒,當然李家最出色的是李世民,也是最爲大家所熟知的。他是那個時候最傑出的政治軍事天才,不但統一中原,而且打敗突厥人,建立貞觀之治,文治武功都是中國皇帝中的頭號選手。

李家子弟中除李世民外,還有兩個厲害角色。一個是李孝恭,唐朝初年的國內戰爭基本上都是在李世民的指揮下完成的,只有李孝恭獨當一面,作爲主帥平定整個長江以南包括嶺南地區,其畫像列入凌煙閣,是李家子弟中唯一的一位。另一個是李道宗,十幾歲就跟着李世民打仗,在對突厥和吐谷渾的戰爭中他也都是主力戰將,他的女兒後來作爲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去了。

李家的成功,除了因爲是世家大族實力雄厚之外,再加上李世民本身的軍事天才,更重要的是還有李世民的包容性,在李家的重臣中,既有徐世績,尉遲恭這樣的降將,也有陳叔達這樣的陳朝皇室,還有李靖,魏徵這樣以前有嫌隙的人,以及史大奈,契必何力這樣的少數民族頭領,通通爲他所用,平定天下水到渠成。

關隴集團的最強門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