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三代核電首批項目試行上網電價的通知(發改價格﹝2019﹞535號),明確了三代核電首批項目試行上網電價:廣東臺山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千瓦時0.4350元執行;浙江三門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千瓦時0.4203元執行;山東海陽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千瓦時0.4151元執行。試行價格從項目投產之日起至2021年底止。同時,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相關省份要按照原則性滿發原則安排上述三代核電項目發電計劃。其中,設計利用小時以內的電量按照政府定價執行,以外的電量按照市場價格執行。

  (文丨本報記者朱學蕊 實習記者 趙紫原 現場報道)

  表1 2018年以來我國三代核電機組投運情況

  2013年,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1130號),明確對承擔技術引進的首批覈電機組予以支持。而且,覈定全國核電上網電價爲每千瓦時0.43元。

  從上網電價看,台山核電一期略高於標杆電價,三門、海陽核電一期均低於標杆電價。這與行業此前預期的首批三代核電項目上網電價有一定差距,也給核電的經濟性和競爭力打上了問號。核電如何進一步降低造價,提升經濟性?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當天在“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發佈的《我國三代核電經濟性及市場競爭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做出了說明。

  報告指出,爲滿足更高的安全標準和60年設計壽命的要求,三代核電採用了更高性能的設備、材料和更高安全水平的系統設計。加之技術引進費用、研發費用和裝備製造投入,三代核電首批依託項目單位造價明顯高於二代核電平均每千瓦約12000-13000元人民幣的造價。我國首批三代核電依託項目建設成本高,投產後經營壓力巨大。按現行的核電電價條件測算,首批投產運行的AP1000及EPR項目上網電價均在0.50元/kW h左右。爲此,只有三代核電近期批量化建設才能大幅降低造價。通過對“華龍一號”、 CAP1000批量化建造造價趨勢分析,按現行的核電電價條件測算,近期批量化建設的“華龍一號”、CAP1000三代核電上網電價將在 0.43元/kW h左右。

  報告指出,經過三十餘年努力,我國已邁入核電大國行列,並已成爲少數自主掌握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具備了自主化、批量化、規模化建設三代核電的條件和比較優勢。2018年以來,我國三代核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球AP1000首堆、EPR首堆相繼在我國建成並投入商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堆工程重大節點均按期實現,有望在2020年底前後投入商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CAP1400首堆即將開工。

  據研究資料顯示,已成爲我國核電建設主力的三代核電目前面臨運行環境諸多變化:一是部分省份核電年利用小時減少,核電消納無保障。二是電價下行壓力增大。我國核電上網電價系根據當地煤電標杆電價覈定。由於煤電標杆電價降低,大部分核電機組的上網電價也在不斷下降(低於2013年覈定的核電標杆電價0.43元/kW h時),三代核電首批項目投產後將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三是核電電價與當地煤電上網標杆電價掛鉤有明顯不合理因素。現行核電電價政策未考慮市場化因素,一些省區核電部分競價上網電量電價與成本倒掛。

  表2 煤電上網標杆電價(單位元/ kW h )

  報告指出,三代核電遠期規模化發展後,還具備繼續降低投資成本的潛力。而且,三代核電在我國清潔低碳能源供給側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表3 2017年度全國電力平均上網價格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能源局關於2017年度全國電力價格情況監管通報》,2018年10月發佈。

  首先,核電具備承擔電網基本發電負荷的優勢,電能質量在清潔低碳能源中總體位列前茅,同時三代核電與二代核電比較更具有顯著的安全和技術優勢。與二代核電相比,三代核電的安全性更好,發生核安全事故概率更低,在設計上可以保障即使發生堆芯熔化等嚴重事故,也不會在覈電站之外產生較大的放射性後果。三代核電的設計壽命由40年延長到60年,電廠可利用率由85%提高到93%以上。

  第二,從發展趨勢看,三代核電在清潔低碳能源中的市場競爭力較強。根據測算,遠期規模化建設的三代核電機組上網電價有望從首批依託項目的0.50元/kW h左右降低至0.40元/kW h左右,與多數沿海省份目前的煤電標杆電價(含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加價)趨近。與其它可再生清潔能源相比,我國三代核電不僅電源質量更優,而且從發展趨勢上看,經濟上也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潛力。

  第三,三代核電發展有利於促進我國清潔低碳能源多元化安全供應。按照我國核電發電量平均佔比接近目前全球核電發電量平均佔比10%測算,考慮到我國核電裝備國產化製造能力完全可以滿足核電發展需要,預計2035年前後我國核電裝機規模可達1.5億千瓦左右,核電在我國清潔低碳能源構成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針對三代核電的優勢和目前面臨的不利因素,報告提出,要充分保障和發揮三代核電的經濟性:

  首先,確保三代核電機組帶基荷滿發運行。核電不同於煤電,具有可再生清潔能源的類似屬性,國家應明確所有核電項目均享受可再生能源相應電量消納政策,確保核電帶基荷滿發,保證核燃料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進一步完善三代核電電價形成機制。按照滿足還本付息要求、保持合理利潤併兼顧市場電價水平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三代核電上網電價形成機制並設置核電標杆電價的合理區間,理順比價關係。建議將目前核電標杆電價的定價方式調整爲在跨省的區域電網內或全國範圍內統一核電標杆電價,促進核電在更大範圍內跨區域消納

  第三,科學把握髮展節奏,促進核電行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科學把握核電產業發展節奏,有利於核電上下游產業人、財、物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我國裝備製造業及工程建造的整體水平,有效提升我國三代核電的競爭力,並將促進核電產業“走出去”戰略實施。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閆志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