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在美国播出30年的《辛普森家庭》、日本最高收视《樱桃小丸子》、获安锡大奖的香港《麦兜》系列,3组不同国家文化的角色,皆以家庭为题材,通过动画的形式,在全世界引起观众强大的共鸣。

梦田文创执行长苏丽媚看准亲情的普世性,改编获多项文学奖的作家骆以军散文集《小儿子》,发展出动画、舞台剧、绘本及主题书店;金马动画导演史明辉则负责将文本图像化,成功掌握台湾家庭的独特情感,将是《小儿子》未来代表台湾动画影集的关键。

《小儿子》启动IP发展

  • 2014年1月:集结骆以军脸书文字出版散文书
  • 2018年7月:推出史明辉导演的动画影集
  • 2018年8月:出版同名绘本
  • 2018年9月:黄致凯导演同名舞台剧
  • 2018年下半年:主题书店于高雄推出
  1. 动画《小儿子》中,爸爸、妈妈、大儿子、小儿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辉组成的10人团队负责。(梦田文创提供)
  2. 动画《小儿子》中,爸爸、妈妈、大儿子、小儿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辉组成的10人团队负责。(梦田文创提供)
  3. 动画《小儿子》中,爸爸、妈妈、大儿子、小儿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辉组成的10人团队负责。(梦田文创提供)

散文《小儿子》,是曾经获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首奖、台湾文学奖长篇小说金典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的作家骆以军,笑称为「含金量零」的著作,却也是他2010年学会电脑打字后,在脸书一点一滴记录父子3人的相处之作。对于《小儿子》能改编成4种作品形式,他感动地说:「大人渐渐变老,孩子渐渐长大,小儿子除了可以停留在书本文字,还能用别的形式让小儿子停止长大,觉得很幸福。」

苏丽媚2010年创立「梦田文创」,戏剧制作之余,更积极寻找原创故事,以实验方式进行文化产业研发,继《书店里的影像诗》纪录片、开设独立书店,去年亦开启《小儿子》跨界创作计划。她选定骆以军的作品,除了因为他是台湾重要文学家,更因为「文学」对一般大众来说是有距离且不易亲近的,但《小儿子》简单又不平凡,「所以我选择这本书作为IP开发。」

  1. 动画《小儿子》中,爸爸、妈妈、大儿子、小儿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辉组成的10人团队负责。(梦田文创提供)
  2. 动画《小儿子》中,爸爸、妈妈、大儿子、小儿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辉组成的10人团队负责。(梦田文创提供)
  3. 动画《小儿子》中,爸爸、妈妈、大儿子、小儿子的形象,全由史明辉组成的10人团队负责。(梦田文创提供)

以《小儿子》文本改编出的4种作品形式:动画影集、绘本、舞台剧,在今年7至9月依序推出,接下来将在高雄青年路上成立主题书店,此一跨界创作计划,总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为何制作动画及绘本?苏丽媚强调:「动画不受限的想像力及创造性,可以让小儿子永远不长大,再加上绘本加持,运用图像让原本文字魅力跨界升级,也能创造更多亲子共读共享的乐趣。」

《小儿子》动画找来曾获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亚太影展最佳短片的史明辉负责导演、编剧。投身动画制作逾20年,现为台北艺术大学动画系主任,史明辉长期观察发现,大多台湾动画公司仅埋头做自己的原创:「故事在市场上未经热身,大众接受度偏低,还得制作兼行销,真的很辛苦。」

检视相片
《小儿子》举行创作发表记者会,世新大学副院长陈清河(左起)、印刻出版社副总编辑江一鲤、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发展司司长徐宜君、作家陈雪、舞台剧导演黄致凯、梦田文创执行长苏丽媚、作家骆以军、动画导演史明辉共同出席。

骆以军有高知名度,行销宣传占优势。加上故事丰富有趣,人物形象鲜明,为角色个性打下基础。

史明辉曾与自然生态作家刘克襄合作,将动画《小水滴的奇幻旅程》结合刘克襄于沙漠旅行的经历,推出绘本《小蜥蜴的回忆》,是他2度与文学家合作,「骆以军已有高知名度,加上《小儿子》散文销售颇佳,在行销宣传已占优势。它的故事丰富有趣,爸爸、妈妈、大儿子、小儿子都形象鲜明,为角色人物个性打下基础。」而最有挑战性的在于造型、视觉、颜色,并营造整体动画的风格。

  1. 史明辉创作的《寂寞码头》展露捕鱼人的强悍与刻苦,获亚太影展最佳短片、高雄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台湾首奖、加州国际动画影展3D类奖肯定。(红色外星人工作室提供)
  2. 史明辉与生态作家刘克襄合作《小蜥蜴的回忆》,获数位金鼎奖最佳绘本。(翻摄自博客来)

在原有故事基础下,史明辉以三幕剧形式改编,将角色人物夸张化,剧情更具张力,并以北艺大毕业学生为主,组成包括6名动画师在内的10人制作团队。以「亲自指导,团队发想」的方式作业,规定每位成员看过故事后,都得画出角色的造型,再从中挑选。

「前制编剧时与梦田文创多次沟通,才进入分镜、动态脚本,这时配音和配乐再加进来,每集3分钟平均要花2个月制作。」史明辉表示,《小儿子》动画影集预计推出15集,第一季6集已在公视、爱奇艺、Line TV等播出,并已谈妥在日本「C-POP TV」网路平台及「Viki : Asian TV Dramas & Movies」国际平台播出,其余9集仍在赶工制作。

《小儿子》与《辛普森家庭》具备相同受欢迎条件,有发展为代表台湾动画影集潜力。

检视相片
美国福斯广播公司播出的《辛普森家庭》,风靡全球30年魅力历久不衰。(东方IC)

谈到各国以家庭为故事轴心发展出的动画,史明辉认为,这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家庭琐事,能打破文化差异,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除了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情感。「《小儿子》真实呈现骆以军的家庭,每个细节可能是所有家庭都会发生的,有拉距、冲突、也很逗趣,这样的温情与亲情,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

动画产学经验丰富的史明辉认为,《小儿子》其实与《辛普森家庭》等知名动画具备相同受欢迎的条件,也有发展为代表台湾动画影集的潜力。「原创动画在台湾市场小,收视群有限,回收资金不容易,但苏丽媚希望经营《小儿子》长远的生命,开拓成具国际性的IP,认为5年之内能够看到成果。」

骆以军也表示,看到《书店里的影像诗》后,发现苏丽媚总是认真看待台湾每个角落每一颗极微小的珍珠,因此很放心地将《小儿子》交付给对方。他笑说,《小儿子》在自己众多作品中并不算「正规军」:「但可能就因为它够轻松、超耍宝、很写意,携带的讯息量不庞大,做为IP发展跨领域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吧!」

检视相片
作家骆以军为人风趣健谈,笑称《小儿子》是自己著作中「含金量零」的作品。

打趣用「被临幸」来形容与苏丽媚、史明辉等人的跨界合作,骆以军完全不介入《小儿子》的改编工作,并直言「原著」对他并不重要:「作品经得起时光的延展,才有可能发展为成功的IP,如同大众熟知的《红楼梦》《西游记》及金庸、张爱玲的作品等,每次改编成影视作品都可能极为不同。对我来说,作品能以不同的形式被改编,是件很荣耀、很快慰的事。」

《小儿子》动画预计报名包括柏林短片影展等两百多个国际影展,目前确定入围印度班加洛短片影展、俄罗斯国际动画影展,并入选洛杉矶国际影展及义大利罗马国际短片影展竞赛。苏丽媚希望藉著这部动画影集与社会对话,也期许能再次将台湾作品推到世界各地。

检视相片
在动画产学耕耘逾20年,史明辉导演期望《小儿子》能成为代表台湾的动画影集。

动漫大导 史明辉

  • 1968年生
  • 纽约普列特艺术学院硕士
  • 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动画研究所硕士
  • 现任台北艺术大学动画系系主任

重要作品

  • 2007年:《飞越蓝调》获金马奖最佳创作短片
  • 2011年:《小水滴的奇幻旅程》入选义大利国际电视暨多媒体影展国际观摩短片
  • 2012年:《愿快乐》获希腊Corfu动画影展评审团大奖
  • 2013年:《寂寞码头》获亚太影展最佳短片、高雄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台湾首奖、加州国际动画影展3D类奖


更多镜周刊报导
简单却很不平凡 苏丽媚盼大家更认识骆以军
商业与艺术价值并存 《小儿子》将成立主题书店
「含金量零」骆以军原著 却被苏丽媚相中改编动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