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幾紙公告,早被微信填滿生活的我,都忘了還有飛信的存在。公告來自中國移動子公司中移互聯網。這家公司負責中國移動全網互聯網業務的運營,前身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基地。移動眾多面向個人或企業端的互聯網產品,如飛信、139郵箱等,都由其「操盤」。

中移互聯網最近連著兩月都在為飛信「復甦」招納賢才(不過你印象裏的飛信已在去年更名為「和飛信」)。9月22日、10月11日,中移互聯網發布兩則招標公告,事關和飛信整體運營支撐,既包括後端和飛信業務、運營系統的技術支撐,及安全方面管控,同時負責和飛信運營推廣;還有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項目。

簡言之就是找外包做和飛信。

這兩輪招標金額分別為3626.5萬元、4764.6萬元,共計8391.1萬。雖說相比中國移動季度動輒二百多億元凈利,對飛信未到億元的投入似乎並沒多少,但該數值是2016年1385萬元的六倍有餘,足見重視程度增加。

這回,既曾因飛信榮,又曾因其苦的「老面孔」神州泰嶽,再次承接了老東家和飛信客戶端技術與支撐的「包」。神州泰嶽11月初發公告稱,子公司北京新媒傳信科技有限公司中選中移互聯網飛信業務標,預計合同總金額 3048.64 萬元。同時,扮演的角色由過去做好飛信面向C端市場,轉為向B端市場拓展。

飛信的浮與沉

重提飛信,我周圍多數人都說,「啊?飛信?我都忘了它了」。

然後,思緒被這久遠的名稱喚醒,重回大學時期,那時年級、班級、社團發通知,一條飛信就能解決,格外方便。

飛信的興盛與它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飛信誕生的2007年,諾基亞剛過巔峯沒多久,仍舊稱霸手機市場。那時,非智能機還在主沉浮,簡訊還是人與人遠距離溝通的重要路徑。飛信的出現,附帶著免費簡訊、低資費語音、支撐多終端登陸操作等功能,尤其光免費簡訊這點,就足夠吸引被簡訊費困擾的用戶們。

中國移動看重飛信身為搶奪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打手」角色,不過,那時並非移動進軍即時通訊市場最佳時期,論市場份額,騰訊QQ佔半壁江山,還有MSN等競品活躍在白領、辦公人羣……但憑藉圍繞移動核心業務方面的創新,拆除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間的藩籬,外加中國移動原有渠道優勢,飛信火了。

以2009年Q2為例,雖說手機QQ活躍賬戶數市場份額仍居超6成的首位,飛信也是僅次騰訊的玩家。公開數據顯示,飛信鼎盛時期註冊用戶接近5億,活躍用戶數達9000萬。

與2007年飛信從生根到發芽、長葉、開花平行的世界裡,有改變在手機市場悄然發生。同年,喬布斯帶首代iPhone亮相,僅有屏幕和單個按鍵的搭配,開啟重新定義「手機」認知的模式。也是那年,谷歌與一眾合作夥伴推出改良Android系統,並公佈源代碼,次年第一部安卓手機面世。

由此,智能手機時代的閘門開啟,開放、活躍、五彩斑斕的新世界接踵而至。

智能手機所具備的最底層「利其器」的硬體基礎,使越來越多的人們拋棄功能機,轉投向多互動、操作體驗佳的智能手機大軍,追求「欲善其事」的功效。中國產業信息數據顯示,2008年後,非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下滑,然後進入「迴光返照」期,出貨量又有一定程度上升,2011年達12.2億部巔峯,隨即轉瞬即下。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

同時,智能手機行情蒸蒸日上,2015年全球出貨量已達到14.33億部,遠超非智能機。國內市場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81億部,佔同期總手機出貨量93.9%。

以智能手機為窗口,各即時通訊應用極盡功夫爭奪用戶的有限注意。最具代表性意義的是2011年微信推出。得益騰訊QQ龐大的用戶基數,賬號相通和良好操作體驗,微信增速迅猛。那時在讀大學的我,最明顯的親歷感受是,周圍許多小夥伴逐漸有QQ轉向微信的趨勢,且更青睞後者,主要是因其更簡單、方便。仔細想來,微信既承得騰訊娛樂基因,使通訊與娛樂趣味相結合,加強用戶黏性;又打通了騰訊QQ的虛擬交際圈與通訊錄的現實強關係交際圈,還輔以發送語音消息等創新性功能。

相照之下,飛信2G時代氣息濃重,難再給用戶更多打開它的緣由。飛信剛推出的那幾年,功能沒有新增過多少亮點。最遭詬病的是,飛信最初的設計限定在中國移動運營商圈裡運行。這意味著,如果想享受飛信的免費簡訊,就必須是移動運營商用戶,否則還是按常規簡訊收費。在當年簡訊滿天飛的情況下,飛信或許還有傲嬌的資本,可能還由此攬得儘管口中罵,身體卻很誠實奔向移動懷抱的用戶。

但隨著智能手機逐漸普及和以微信為代表的各即時通訊湧現,飛信曾享有過的自由被「剝奪」。飛信有的,微信有,飛信沒有的,微信也有。過去扮演重要通訊角色的簡訊,在以更便宜的流量資費「餵養」的通訊應用強攻下,江河日下。2012年,簡訊巔峯時期,手機用戶共發送9000億條簡訊,3年後,該數值已縮水至6992億條。

加之,隨著使用微信的用戶愈多,網路效應帶來的優勢就愈明顯。飛信曾具備的羣發通知重要技能,對微信來說,基本就能用建羣或羣發替代,且沒有所謂移動運營商用戶優先的限制,能把潛在使用者都聚攏在一起。

總的來說,2G時代「殘餘」的飛信,顯得廉頗老矣。雖說有中國移動運營商的好牌,卻沒能把用戶留住,還限制條件,這時當窗外五光十色,消費者可選範圍廣了,自然會用腳投票。

不過,中國移動「另一隻腳」還是有邁向3G時代的嘗試。

2011年1月,微信問世,9月中國移動就發布了類似微信功能的產品,在飛信基礎上,增添語音消息等功能。可僅2年後,飛聊遭棄之,有知情人士向騰訊科技透露,是因飛聊發展狀況不佳,兩年間用戶300萬都沒到。飛聊就像傳統企業被互聯網公司倒逼的產物,前有勁敵微信和眾多來者,與微信相似的飛聊本就沒多少生存空間。

移動轉變策略,向友方運營商開放飛信,已是2012年了。那時,微信用戶數突破2億,截至2012年Q4,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也才3.8億。騰訊再次佔了通訊市場的半壁江山。後來中國移動陸續沿著微信的路徑,把飛信愈發微信化,包括推出飛信公眾平臺,個人、企業都能有公眾號;總算配備眾多社交軟體早有的免費視頻通話,多方通話等功能。

可終究,飛信被推著走,步履還是踉蹌著的。輝煌時沒能追上騰訊QQ,衰落時,與QQ和微信的差距變得更大了。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9日15時30分,飛信活躍用戶不足百萬,已被微信和QQ分別9.63億、6.62億月活遠遠甩開。

失之個人市場的飛信,會收之企業市場嗎?

去年,中國移動給飛信進行了品牌升級改造,把融合通信(簡單來說,就是指簡訊耗流量)和飛信業務融合,飛信更名為「和飛信」,面向個人用戶+企業用戶,滑動「負一屏」實現企業工作臺和個人通信間的切換。

先看看個人通信的部分,包含「消息、通訊錄、通話、我」四板塊。我嘗試給三個小夥伴發飛信,他們都沒下載和飛信手機應用,我收到他們回復的信息,還是通過簡訊渠道,和飛信消息列表並沒顯示新消息。對已習慣微信等具備連貫性消息應用的我們來說,這並非好的體驗,切換是件高成本的事,額外再下載和飛信沒有多必要。

這裡仍保留了2013年新增的公眾號平臺,定時消息也是原有配方。其餘除界面設計把流量提醒放在明顯位置,通話升級為9人多方通話、支持和多號副號通話、無信號但有Wi-Fi時能客戶端接聽電話等有移動運營商特色的改造外,其他並沒體現與各即時通訊應用的差異性。

真正體現飛信發展方向轉變,還是企業工作臺疊加至原有C端應用。中國移動對和飛信新定位是企業移動辦公解決方案,就呈現的企業體驗版來看,備選庫應用更切中遠距離工作場景需求,不過應用數量較少,僅18個。

另外,中國移動去年11份還曾推出企業飛信,單獨面向企業級市場的應用,定位是小微企業的一站式溝通協作平臺,功能涵蓋聊天IM、多方電話會議、任務管理、輕量OA應用等。1年過去,企業飛信相關消息甚少,具體情況尚未可知。

個人市場失利,飛信已沒超越微信這個「巨無霸」的可能,那麼朝企業IM(即時通訊)是否意味著能從該市場分多杯羹?

可能很難。

照例,中國移動的飛信做企業級市場,靠外包扶持。儘管今年和飛信招標資金較往年增幅較大,但考慮實際合同簽訂金額會縮水,真實投入的數額肯定將比8391.1萬元打折些許。何況2013年,中國移動試圖以微信的功能加身時,投入比現在多,彼時三個招標項目,金額共計約3.3億元。

相比之下,千萬級的投入更像是中國移動對企業飛信市場的試水。更有甚,或許如電信專家項立剛向投資者報所言,斥資幾千萬隻是中國移動為了維持飛信,「真想做好飛信,這不是幾千萬就能解決的事情。現在還不是中國移動放棄的時候,所以就選擇繼續維持。」

同時,企業IM市場現有重要玩家們都是親力親為:有按管理者思路,自上而下的釘釘;由用戶抱怨工作和生活混雜,自然沿伸的企業微信;針對政府、企業用戶,網易和電信聯合推出的移動辦公平臺企業版易信,還有如做了8年的企業溝通協作SaaS平臺班聊等創企代表。

總體來說,釘釘是目前企業IM千億級市場的領頭者,雖說如此,一開始就走免費路徑的釘釘並沒有從該市場獲得相應金錢的回報。企業微信也走的是免費路子。這些背靠巨頭,推行免費企業辦公模式,對無論是後來者,還是原有傳統辦公軟體廠商都是降維打擊。但終究,企業是要賺錢的。

如今,飛信披起「企業市場」外衣,捲土重來,既沒像釘釘一樣有累積的市場份額,又沒有如微信個人到微信企業操作習慣無縫對接,還面臨著變現路徑的摸索難題,想在企業IM市場求翻身,挑戰還有很多。

氪星情報局 查看官方網站 36氪官網的視頻新聞頁面


力推飛信皇卡,送流量1TB,語音通話網內免費,異網間通話50元每秒。飛信客戶端免流,此卡不設套餐,無日租,送來電顯示。重點老用戶無條件辦理,


大招:用那個手機號註冊只要不注消就減免該手機號的月租且每月贈送該號五十G全國流量一千分鐘通話時長,(當然也有要求即每天要求該號註冊的飛信在線一小時)移動依託自已龐大的基數如此操作飛信想不火都難!


招聘大量人才做一個「移動」操作系統。等系統研發成功後,對外營銷宣傳「買系統送飛信」,像微軟買window送IE一樣。到時候何止翻身,簡直市場佔有率100%。其他運營商都叫他們見鬼去吧——想免費套招,門都沒有。


飛信要翻身只需要上飛信免流量。

如果飛信能翻身,那一定是世界第八奇蹟!

飛信是外包的,外包的差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這次泰嶽又可以撈一把了,公司又可以不倒閉了。

核心業務不可能外包。外包就表明了一種態度,我們重視你但是還沒有到一定程度!


除非國家使用行政手段,宣佈微信非法,象對待快播一樣強行禁用,然後再用行政手段強制全民使用飛信,否則飛信永無翻身之日,曾經自己是座大山的時候都被微信推翻在地,現在微信變成了大山,怎可能讓飛信翻身!


想當初,我多麼希望能用飛信,可是我是聯號,本來想牽制用戶的工具,卻成了丟失市場的屠刀,當微信出現時,聯通號可以註冊飛信了,就註冊用來玩玩,可這時全球的中文人士都已經習慣了微信,飛信就這樣給人們淡忘了。


飛信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通過網路把信息推送到老人寶,直接把信息推送到簡訊箱。其他聊天工具都不可能具備這樣的功能。飛信應該抓住這個亮點,在其他功能不少的情況下,差距和亮點就顯而易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