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中,特朗普政府提出將核力量建設作為美軍發展的優先任務,持續更新“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大力發展新型非戰略核武器,同時放寬核武使用限制,降低核武使用門檻。據外媒近日報道,美軍核武發展計劃推進情況並不理想,遭到國內外廣泛質疑。

國內要求削減經費

據美國媒體報道,以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亞當·史密斯為首的民主黨人對特朗普政府的核武發展計劃頗有微詞,目前試圖削減以下3個項目的研發(或列裝)經費。

一是W76-2彈頭項目。該彈頭是美軍現役“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彈頭的低當量版本,旨在進一步降低“三叉戟”導彈的使用門檻。近期,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下屬的國防分委員會和能源分委員會,分別對該項目削減1960萬和1000萬美元的經費預算。上述預算削減雖不會影響W76-2彈頭的生產,但會對其列裝造成較大沖擊。美國智庫“軍備控制協會”專家金斯頓·賴夫表示:“通過上述經費削減,美國國會眾議院的撥款者們清楚地表明,他們反對列裝W76-2彈頭。”

二是潛射巡航導彈項目。美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提出,美軍要在近期改造現役潛射巡航導彈,在遠期研發新型潛射巡航導彈,以填補當前核威懾盲區。但能源分委員會拒絕為潛射巡航導彈項目提供經費,國防分委員會則“對這一新增採辦項目的可能開支和作戰影響深表關切”,要求美海軍在90天內提交評估報告,深入分析“新型潛射巡航導彈項目的預計開銷,對美海軍作戰和安全方面開銷的影響,對美海軍潛艇使用海外港口和設施的影響,以及該項目的確切軍事需求”。

三是非戰略核武器項目。能源分委員會也拒絕為B83核彈(美軍威力最強的核彈)延壽項目撥款。此外,在啟動《中導條約》退約進程後,美軍提出至少3項違反《中導條約》的陸基導彈系統研發項目,但美國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分委員會拒絕為上述項目提供經費。

國外質疑部署計劃

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提出,美軍要在5個北約國家的6個空軍基地(比利時克萊恩·布羅傑爾、德國布歇爾、荷蘭弗爾克爾、土耳其因吉爾利克,意大利阿維亞諾和根地託雷空軍基地)內部署B61-12核彈,此舉遭到俄羅斯等國堅決反對和部分盟友的質疑。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近日在赫爾辛基出席歐洲委員會部長會議期間指出:“美國在歐洲5個非核國家部署核武器,並在所謂北約聯合行動框架內培訓無核國家軍人使用核武器,這是對《核不擴散條約》直接的、最粗暴的違反。”拉夫羅夫強調,美國已經在研製中短程導彈,正如普京總統所說,俄羅斯準備給予對稱回應。

對於美國國防部負責國防政策的助理副部長大衛·特拉赫滕貝格關於美國需用小當量核武器遏制俄羅斯的說法,俄外交部核不擴散和軍備控制司司長葉爾馬科夫近日也回應稱:“美國正準備在歐洲把無核國家拉入使用核武器的軌道。一旦當‘文明歐洲國家’繼續不假思索地將自己置於核災難和完全自我毀滅的邊緣,還怎麼嚴肅討論如何加強核不擴散制度呢?”

盟友方面,近年來,一方面,美國在歐洲核武器的安保形勢不容樂觀,部分核武器基地頻繁出現外部人員自由出入基地的情況,土耳其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指揮官還因為參與土耳其軍事政變被捕。另一方面,部署美國戰術核武器的5個北約國家需承擔大量核武保障、人員培訓和裝備保養費用。上述情況讓部分歐洲國家對美國在其領土內部署戰術核武器持消極態度。

未來發展或受掣肘

綜合來看,當前美軍核武發展計劃遭到各方質疑,背後有深層次原因。從國內看,特朗普政府大力發展核力量的做法並未得到美國國內一致認可,民主黨因而試圖通過在國會的影響力,讓特朗普的想法難以付諸實踐。正如美國媒體所評論的那樣,“自2018年中期選舉以來,對於特朗普政府提升核武器地位以及退出軍控和不擴散全球領導地位等不必要、不可持續、不安全計劃,民主黨主導的美國眾議院開始施加更為嚴格的監管”。

從國外看,美國試圖把在歐洲部署戰術核武器,作為維持美盟關系和威懾俄羅斯的重要舉措。對此,英國前國防大臣丹尼斯·希利指出:“美國人只需要展現5%的報復意願,就可以威懾俄羅斯人;但美國人必須展現95%的報復意願,才能安慰歐洲人”。美國在歐洲部署戰術核武器的做法,既讓俄羅斯感到難以承受的威脅,又讓盟友承擔難以承受的風險和費用,更使美國面臨諸多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和軍事風險,可謂得不償失。

未來,在國際核裁軍大趨勢下,在美國國內削減核武呼聲日益高漲情況下,在美俄《中導條約》和美伊伊核協議博弈進入關鍵時期的背景下,美國核力量發展在短期內或將繼續受國內政治和國際形勢掣肘,步入“慢車道”,部分項目可能被迫延期或取消。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推進戰略核力量現代化和戰術核武器前沿部署,並進一步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可能產生極為惡劣的“示範效應”和“多米諾效應”,促使俄羅斯採取有力反擊舉措,引發擁核國家的爭相效仿,導致部分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加快核武研發進程,使全球核不擴散形勢進一步惡化。

美核武發展計劃遭質疑 新聞 第1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