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 是一款需要巨大耐心、前期會流失許多用戶的產品。在中國有人能做類似的事情嗎?


Path創始人莫林表示,「我們希望實現緩慢的有機增長,而不是病毒式的擴張。我們希望將Path打造成為一個30年的品牌。很多照片分享應用只是圖片博客的一種而已,往往只鼓勵用戶攀比人氣。而在Path,用戶可以做真的自我。」 在浮躁的時代能有這樣的心態,這個人必成大器。當然,前提是他必須先活著。


複製很簡單,就怕沒人願意複製。

不是很看好這款產品在國內的複製,path對於其創始人而言是「慢產品」,對用戶而言也是「慢產品」,如非攝影愛好者,堅持長期的以圖片為載體形式的碎碎念不是中國人擅長的。

path定位於向身邊的真實朋友分享生活的美好點滴,但是這些「點滴」是否真的有那麼大的信息價值有待驗證...
其實就像LZ自己說的那樣,path是個慢產品,我覺得可能比得上豆瓣那樣的慢,當然,在移動互聯網裡面的絕對時間可能比豆瓣走的短一些,但是國內的創業者和投資者大多浮躁,如果有人真的願意堅持著,哪怕自己控制不那個節點的到來時間,那麼呢他就會成功的


很難出現原裝山寨版,需要更多其他因素纔可能成就中國的path。
複製不簡單~ 看看taobao做得湖畔吧~ 很像,但是差太多
第一,正面回答這個問題,當然能複製,雖然Path軟體在幾個os上的體驗都做得很好,但複製對我們來說不是難事,完全可以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第二,是否可以和path一樣成功,我覺得也可以。你如果想要有個軟體跟QQ一樣成功,我說很難,因為太大眾,使用人數太多,你要複製它就要把一大羣用戶也複製下來,要改變用戶習慣很難。但path的定位不一樣,其他回答者也說了,這是一個小眾的、相對私密的分享圈,只要你也做到一樣好的操作體驗,比path更及時快速的推送,相信或許會比他更成功
instagram能抓住玩攝影燒相機的一幫,不代表path2.0不能窄眾出來私密更強,同理藍眼睛玩得轉privacy國內更熱衷人肉大喇叭,互聯網本身沒有既定規則,更好玩的是,DEALBREAKER直接就能『完爆』你的頭『ps.網是網,江湖是江湖。都別太當真尤其是磚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