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這一部分通常也被稱作「前言」、「導論」、「概論」、「楔子」、「寫在前面」、「小記」或「想說的話」。當然叫什麼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它們均位於這個位置。本書前言可能是在所有書中最長的前言。

正如莊子在《南華經》中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所以我不強調所謂的終身學習觀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知識都是自己學的,即使可以像恐怖如斯的渡劫強者向他人醍醐灌頂傳輸功法,所受之人亦不能窮盡所有道法。人的生命短暫,整個人類的生命對於宇宙來說又何其短暫!不明白這個道理,永遠只能被剝削。

如果困難是財富,那麼在FreeBSD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財富的合集。如果苦難是一種哲學,那麼這種哲學的別名叫做FreeBSD哲學。

提到開源二字,首先人們會想到GNU計劃,其次比如FreeBSD此類計劃。

有很多人諷刺Microsoft,說Microsoft Windows上運行的IDE垃圾,隱藏了引擎蓋下的細節,一按下去「預處理,編譯,彙編,鏈接」四步就都完成了。此時便會有人出來,說我們用Linux吧,再安個GCC,用VIM寫代碼,用GDB調試。用Windows多垃圾啊,你入Linux啊!

從此,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從Ubuntu到Gentoo,發行版換了幾百個,卻沒有達成初心。

我們都知道,先有鍵盤,後有滑鼠,現在,你省下了買滑鼠的錢。把Xorg刪掉,你說桌面佔用內存;把Windows刪掉,你說節約硬碟空間。記住了VIM幾千個指令,你發現,還是記事本好用。

苦難由此而生。

我不覺得在TTY下載入出Bilibili的HTML 播放器有任何值得稱讚的原因。也看不到使用xfce桌面系統,它哪裡優越於MAC OS 或者Windows的圖形界面。但是一些人仍然一如既往的展現出自己無處不在的優越性。

開源不是烏託邦,意味著Free。這意味著免除一切責任。只能依靠自己。

我想不出來,為什麼我們走進了青銅時代,又要回歸石器時代。你說為了開發效率,為了節約硬體成本,為了節約正版軟體費用。我說,現在的設備,即使是嵌入式也不再用彙編進行開發,而使用C語言;現在的筆記本,內存標配提升到了8G;而正版與否,大家心裡都清楚,對於開源,也不是隨意商用。

自由,輕量化,安全與穩定性似乎是開源的代名詞。其實不然,自由並不是給你代碼讓你自己修改並編譯,花上幾個小時。你說自己編譯的軟體運行效率高,卻拿不出任何論文作為證據。

開源哲學,號稱互幫互助。著名IRC頻道中,我很遺憾,沒有看到這一點。對於國內論壇,社區,各種亂七八糟的log貼上去,你只能得到嘲諷,就像是多年的醜媳熬成了惡婆婆「什麼https,你懂openssh嗎?你知道證書是什麼東西嗎?不知道你問個…」以此循環往複,我更是不必多說,還有某協會在為自己的前會長打廣告。說到底,需要的不是知識,都是錢和肆意嘲諷他人的資本。

即使是對於伺服器,大部分人使用CentOS,我看不出它哪裡比Scientific Linux好。性質都是一樣的。只有真正明白的人才會知道,盲目的從眾,缺乏理性認識就深入一個東西,是多麼的無知。

在圖形界面盛行的今天,我們不應該開歷史的倒車。也不能讓OSS only for server。說FreeBSD不行的,可能沒用過IOS; 說Linux垃圾的,可能沒用過Android。

帶著苦難哲學的人,猶如套在袋子裏的人。

在有人把FreeBSD當作Linux的今天,本書的目的在於弘道。很多人抱怨,我們的傳統文化在鋼筋水泥中逐漸死亡。這當中有很多傳統技藝功法失傳是由於一些所謂封建的觀點而造成的,比如傳男不傳女,教會徒弟餓死師父,概不外傳等等。認為應該公開真本領,真本事,真技法。

真本領、真本事、真技法這三真,我叫他道法。無論是否簡單,都是道法,1+1=2也是道法,如何證明1+1=2也是道法。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一切所知皆為道法。但是為何冠名以道,下章再議。

我認為道法不能輕傳。

輕傳並非指完全不傳,而是指在條件的情況下完整的傳承下去。一言以蔽之,在客觀上免費獲取知識的地方都是騙人的地方。在這裡,比爾蓋茨一定十分贊同這個觀點。

舉眾所周知的例子來說,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五人前往西天取經。彼時東方無經文嗎?還真沒有。歷經故意設置的九九劫數不只是他們的宿命,更因為道法不能輕傳,一本經文通曉,已是難得的高僧,更妄論十本,百本。

在道教而言,不是所有人都能念經文的,因為沒有道法,普通人不知道應該避諱哪些字,哪些是道士能唸的,哪些居士不能唸的,念時往何方向,掐何種手印,從哪到哪,該念幾遍,何日禁忌。而這些只有師父會告訴你,別人不會告訴你。

可以見得,佛道兩家,都清醒的並做到了這一點:不輕傳道法。並非單純倡導宗教上的不輕傳道法,而是說這兩家的認識比較深刻,而且實行的較為正確。很多玄幻小說作家也認識到了不輕傳道法這種觀點。前輩將各種典藏都收於大山,留待有緣之人。原因有二,險地少人,非真有緣者不可來;取物磨難,非易得之物。北方有句諺語「聽人勸,喫飽飯」,經驗豐富的家裡的老人會告訴你很多事情,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錯,但一定的是能喫飽,不能喫好。詩人說路多歧路,歧路亡羊,不必告訴青年朋友們此路不通,盡可讓他們頭破血流,這纔是青春,即使因此失去了生命。緣由就是你說了也沒有人會去聽,你說的的的確確是道法,也傳了出去,但是產生什麼效用了沒有?並沒有。嘮嘮叨叨是可以停止了,沒有任何作用。

現代社會倡導知識分享,但是我可以看到核心期刊,專業學術論文沒有人分享的。那麼分享的究竟是什麼東西?是華盛頓砍樹這種假故事還是速食麵是垃圾食品這種謠言?我所看到的慕課不過是把書上的內容唸了一遍而已,書的質量差,這種慕課更差。這不是在於人才,國外一些大學的慕課水平如何?不錯。為何?因為那根本不是慕課,就是將課堂錄製了下來,僅此而已。人們看到免費的總要去佔便宜,不知道被消費的是自己還有額外的機會成本即時間。因此我斷言,免費的慕課是做不好的。即使課好,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影響力。正如上文所言,你把道法傳出去了,你就不管接收者,也管不著接收者了。這就是輕傳道法的弊端所在,浪費你我時間金錢和感情。

如《理想國 》一書所述,道法必有一種途徑進行傳承。如果傳承不再,那也是必然規律,不可強求。即使費力的保留了下來,也定要當歷史的吊車尾。

人人可為師,非人人可得道。一件事情是收費的,用金錢衡量了價值。對於普通人,恐怕沒有人說Linux比Windows好用。這裡的普通人也包括沒有接觸過計算機教育的人。所以沒人向一般用戶羣體推薦使用Linux,除非他別有用心。商人可能市儈,但是也是為了道法的傳承。如果物品免費,就不會再有人去做。由此也是版權專利的由來。使人失去了慾望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現在的社區正面臨這種困境。

很多專業書籍為了牟利不擇手段,什麼多少天精通C++, 一把年紀出書誤人子弟。不是為了傳道,而是為了牟利或自私的普及知識。這種書只能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說是看來能夠短時間普及文化,但是在長期看來營造了一個錯誤的環境和知識氛圍,造成與他人更大的差距。

傳道沒有這麼輕鬆,人人可以傳道,但是傳的道不一定是自己自以為可以傳的道。

活在夢裡,醒來卻發現仍不知道什麼是疼。未來的結局早已經註定,可仍要懦弱的掙扎偷生。

就像在物理機中運行的虛擬機中運行的虛擬機一樣,總以為自己是真的。可悲的一生被設計好了,無論是國家機器把我們設置成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學生,還是我們自己不願意做圓上的一個切點。古今皆有之,把大器晚成作為自己一事無成的理由,來寬慰自己,勉勵自己,並相信自己可以有所作為,經天緯地。彷彿很多人看破了,看透了,活的敞亮了,無拘無束了。向天一笑,「看的清澈又有何用,終歸是自己為難自己。」可嘆浮雲長漲長消,潮水潮起潮落;可悲霧霾時有時無,而無路可走。

年輕的時候像茶水溢出了杯具,悲劇一事無成;時間長了終歸不如灑掉全部。

不是他物磨平了我們的稜角,正是自己磨平了自己。物遇不平則鳴,君子不器,不願意成為他人利用的對象,可是這種種卻都是赤裸裸的血腥貪婪暴力,都改變了這些。天下大事絕非偶然,與其沆瀣一氣不如寄情山水。

大器不成,天意難違。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但是我卻以為他是正確的,我並不會為某個主義犧牲自己,萬一他是錯的呢?我沒有機會去驗證,而那些驗證的人得到的也只是個未知數,充滿了不可知性。從上述觀點看來,大器雖晚成,經天亦緯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