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的天气都在奇怪,今年的天气特别奇怪,

昨天气温飙破摄氏36度,我在通勤的路上一面分心观察市树和骑士,

太阳炽热得让大家都自动往树下躲,那如果他们不复存在呢?

我们都是需要树的,尽管我们没有察觉。

 

敦化南路、民生社区、大直之所以怡人,大概有部分是因她绿树成荫的清丽模样,

周末去大安森林公园小憩,或到郊外放松,也有部分是因为空气清新的关系,

我们都是喜欢树的,尽管我们没有察觉。

 

2017年,世大运将在台北举办,

4月底,远雄集团为了拓宽道路(或是财路?),认为树木存在的位置「不对」,于是在深夜出动了大型机具,要将光复南路和忠孝东路的印度紫檀、枫香、木棉等树木「移植」,「移植」的方法是修剪树冠、连根拔起,没有经过应有的断根养根工序。

没有健康树根让树木喝水,没有足够的树叶让树木得到营养,

树还能活吗?

所谓的「移植」是否称为砍树比较坦率一点。

护树人潘大哥在「经济发展」这个巨大结构之下不舍昼夜地抱著树,远雄甚至一度想要透过大型机具以吊挂的方式把树移走,树上还有一个人用他的身体在护著树,为官为商判树生死的当权者,你们视而不见,反告护树人妨碍公务。

 

我真心认为,以大巨蛋来声称「经济发展」根本是个不公义的命题,除了图利建商以外,

砍树拓宽马路的逻辑是:

1. 马路太窄,不够用了:试问,现在马路不够用吗? 世大运才举办几天就要拓宽马路? 没有接驳车这种东西吗? 如果我们要节能减碳,拓宽马路让更多车子行驶,让停车场更供不应求,不正好与节能减碳这个愿景背道而驰。

2. 盖商场,促进经济发展:规划70%面积作为商场,试问,盖越多商场就能把经济发展得更好吗? 谁有能力去商场消费? 有人质疑这是为了满足陆客,我真的找不出任何辩驳的理由。

上礼拜我在松烟护树基地,

 

看见有些树被砍走了,原本的树穴立即被填上了没有生命颜色的水泥,

有些树还幸存,但已经被工程警示线缠绕、被石块包围,剩下的树叶也不足以庇荫行人,奄奄一息的样子。

护树现场有位同伴说:「我在去英国前种了一颗树,去了两年回来也才长高那么一点,还不到50公分(搭配比手画脚),你看这些树,他们至少3、40年了,才能长这么高。」

树无声地陪伴我们,一陪就是半个世纪,小女孩叫他们树爷爷,

树一直在,等小女孩长成少女、嫁为人妻、成为孙子的奶奶,只要树没有生病、没有人把他砍掉,树会一直在、一直在。

我仰望著大树,也看见大型机具凌视著我,大树依然无声,显得更加渺小而委屈。

想起前阵子很喜欢骑著U bike从仁爱路四段往骑到一段,沿途有树木相伴的清新舒适气息;有时候走在路上,因为看见叶隙透出的煦煦阳光而觉得温暖美好。

树木在生活中安抚我们、疗愈我们,却也经常被我们牺牲。

 

松烟周边,包括大巨蛋工地,至少已有800多棵树被「移植」,其中有将近500颗树种植于日治时期。

打电话到1999陈情,只收到一封官僚到不行的回复,其间还夹杂一些可能被误解为补偿或情意的叙述—我们会再改种其他树种。

靠北,我才不要,从有光复南路开始,大树就已历经世世代代风风雨雨几十年在这里,为什么要砍掉他们再种其他的树!

不把树当成生命体的人才会说出这种话。

(据说罐头回应大多是:树会妥善移植、树先移走完工后再移回来、会再种更多更好的树....)

 

上周末我在松烟陪树,

看著树,难过树已经受的伤,难过自己无法立刻营救他。

城市还剩下多少树?

护树联盟说,台北市只剩下8万棵树,多无感的数字,

但,如果台南有33万棵树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深刻地清楚自己正享受著什么,因为他们已经理所当然地存在著,除非失去,否则你可能不会知道他有多重要。

护树人很辛苦、很阿Q,但他们(和我)仅是为了守住心中的一个价值而已,那也许是:我们需要树,在生理上,树提供人类休憩的空间、净化的空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温上升、减少地表迳流量,降低水患风险;在心理上,树给我们一个清静恬适的氛围。

商场和柏油给得起上述这些吗?

 

关于松烟护树几个重点

1. 大巨蛋开发总量已经超过原本招标的总量的80%。

2. 大巨蛋本来是要拿来作体育用途,经过巧妙变更后,商业用途已大于体育用途。

3. 2014年4月以前,环评还没通过已砍894颗树,「移植」后树木死亡率45%以上。

4. 2014年4月20日起,远雄没有施工许可的状况下半夜砍树,已疯砍不在工地内的将进100棵路树。

5. 市府在事件爆发后不给回应(砍树大王郝市长出来面对),权责单位体育处只回应有郝市长的专签,以「一切依法行政」回复(专签在哪?拿出来借看一下)。

6. 移植未依照02905移植专章规定施工,就把整颗树挖起或砍半带走。(移植前须先「修枝」、「断根」、「药剂处理」,其中老树须经2次断根,至少需耗时3个月以上)

 。

台北住民应该要知道的事

1. 台北人享有绿地很少

亚洲城市的人均绿地面积,台北为5.16平方公尺,只有韩国首尔的1/3(15.93平方公尺)、中国北京的1/2(12.6平方公尺),就连万头钻洞的上海也都有12.0平方公尺。

2. 热岛效应,就算晚上也不会比较凉

热岛效应指大城市特殊的气候现象,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部份的气温都比郊区来得高;最明显的是晚上温度增加得特别快。

OURS(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发言人陈伊雯也说,热岛效应与都市水泥化有关,水泥蓄热可到3℃,这也会反应在体表上,使人感到闷热。而地面水泥化也使得地面不透水,以前土地会吸水,蒸发减少热气。水泥化、没有植栽,使得雨水无法吸纳、找不到去处而易造成泛滥。http://e-info.org.tw/node/59538

 

图说

1. 松山烟厂本来有上千棵树,历经至少七十年,好不容易形成的树林已被铲平,现在是一片工地,以后是一片商场。

 

2. 本可遮荫大树我们的大树,被斩得只剩下一点枝节,潘大哥以身护树还必须带伞上去

 

3. 印度紫檀已被石块包围

 

4. 有些树没能守下,原本的树穴立即被填上了没有生命颜色的水泥,行人是否发现地上有色差呢?

 

 

5. 现在幸存的树,同时被两种黄色的线缠绕著,一是要砍走树木的的施工警示线,二是为树木祈福的黄丝带。

 

6. 我仰望著大树,也看见大型机具和钢筋凌视著我,大树依然无声,显得更加渺小而委屈。

我一点都不期待有世大运的2017,我再也不想进去松烟了,拜托公司不要搬去那,我天天囊过。

 

 

7. 把树留在原地吧,老树移植的存活率不到50%,就算成功移植,也多活不了几年....

 

 

8. 记得吗? 树,是城市之肺,是地球之肺,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

 

 

延伸阅读

1. 新闻<郝龙斌与赵藤雄 半夜偷砍台北老树>

2. 远雄违法施工懒人包

3. 松烟公园催生联盟

4. 台湾护树团体联盟(网站)

5. 台湾护树团体联盟(粉丝页)

6.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护树相关文章

7. 公视<我们的岛>,城市里的树木哀歌

8. 公视<我们的岛>,当路遇见树

9. 2013年江翠护树行动(板桥人看过来)

10. 板桥石雕公园护树行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