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處分後,組織上不僅沒有‘嫌棄’我,還一直回訪幫助,讓我從迷茫中解脫出來。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報答組織的關懷。”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56歲的幹部塗某曾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是縣紀委監委的及時回訪教育,讓他從自我封閉的狀態中調整過來,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被評爲2018年度全市駐村幫扶先進個人。

  “處分決定下發後,感到特別迷茫。這次回訪,讓我知道組織沒有放棄我,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溫暖和力量。”天津市濱海新區,一名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的幹部,在近期區紀委監委開展的回訪教育中感慨地說出心聲。

  ……

  2018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173.7萬人次,其中前三種形態168.1萬人次,佔到96.8%。對受處分黨員幹部跟蹤回訪,對真心認錯悔錯改錯的給予肯定和關心,幫助他們重新振作起來,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監督執紀全過程,帶着責任和感情做好受處分黨員幹部回訪教育,鼓勵他們改過自新,重新振作起來。

  對犯錯幹部決不一“處”了之、一“問”了事

  “這幾天天氣連續晴好,祭掃的人很多,一定要耐心細緻做好工作,確保‘零火情’!”一大早,安徽省樅陽縣將軍廟林場副場長吳某某就帶領職工巡查,對每個林場入口處值班人員反覆叮嚀。而在剛受到處分時,他完全是另外的模樣。

  2017年年底,吳某某受到記過處分。被處分後,他一直邁不過心裏這道坎,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

  “對於曾經犯錯的黨員幹部,不能一‘處’了之、一‘問’了事,還應做好後半篇文章,既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又扶上一把,讓‘掉隊’的趕上來。”樅陽縣紀委監委駐縣農委紀檢監察組工作人員及時對吳某某進行回訪,與他交心懇談,幫助認識錯誤、汲取教訓,勉勵他放下思想包袱、消除思想顧慮、心無旁騖地做好工作。

  “我犯了錯誤,但組織上沒有‘一棍子打死’,不拋棄、不放棄,幫助我認識和改正錯誤。”吳某某說,正是組織的回訪教育,幫他解開了心結,讓他重拾工作信心。

  學習紀法深刻汲取教訓、談心解壓激勵擔當作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紮實開展回訪教育工作,做好受處分人員的教育疏導,讓他們既感受到紀律的硬度,又感受到組織的關懷。

  湖南省懷化市啓動“和風行動”,300多名紀檢監察幹部組成150多個小組集中回訪2018年度受處分處理人員,讓1560餘名受處分和組織處理的黨員幹部、公職人員感受到組織的關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大力開展對受處分幹部的回訪教育和轉化幫扶工作,通過與受處分幹部單位領導交換意見,與受處分幹部本人交心談心,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引導其正確看待組織處理,消除不良情緒。

  “對受處分黨員幹部積極開展回訪教育,就像醫生對手術後的病人進行復診,看術後效果怎麼樣,再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幫助病人康復。”參與過多次回訪教育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幹部肖芹說。

  回訪教育必須有的放矢精細精準

  有的好面子,不能正確對待;有的自詡勞苦功高,知錯悔錯改錯表現不明顯;有的所在單位顧慮較多,對受處分幹部不聞不問……每一個案例都各有其特點,每一個受處分人員性格履歷都不相同,這就決定了回訪工作必須有的放矢、精細精準。

  2017年10月,江西省南昌縣城管委幹部徐某某因違反紀律,被給予降級處分。被處分後,徐某某憂心忡忡,自卑心理嚴重,無法安心工作。“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整個人都是處於一種不安和失落的狀態,感覺在單位裏、在同事面前擡不起頭。”徐某某說。

  針對徐某某上進心強、思想壓力大等特點,南昌縣紀委監委認真制定了跟蹤回訪教育方案,鼓勵他放下包袱、調整心態、積極作爲。有了組織的激勵,徐某某如釋重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其負責的社區改造工程成爲南昌市的亮點工程。

  “是組織的再教育,讓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是組織的再關懷,讓我放下包袱輕裝前行。”日前,面對南昌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的再次回訪,徐某某感激地說。

  爲把回訪教育做到點子上、做進心坎裏,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根據受處分人員的錯誤性質和情節、處分類型、處分期間個人表現等,因人施策、對症下藥。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紀委監委實行“點穴式”回訪教育,一方面精心設計回訪工作調查問卷和開放式問題,消除受處分人員思想疙瘩,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難。同時,聚焦總結反思、警示教育和建章立制情況等,壓實受處分人員所在單位主體責任。

  “就深圳而言,2015年以來,每年運用前三種形態處理的幹部都佔總數90%以上,如何管好用好這部分人,讓他們重拾工作信心,是我們監督執紀工作中必須要面對的。”深圳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回訪要着重抓好三個環節:回訪前要做足功課,制定好回訪的要點和預案;回訪時要根據談話情況做好思想工作,收集有效信息;回訪後一段時間要掌握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工作情況,對回訪效果進行評估。

  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愛有溫度

  回想起受處分後一年多的心路歷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扶貧辦黨組書記、副主任張某某至今感觸頗深:“是組織沒有放棄我,給了我改過自新的機會,纔有我的今天。”

  張某某原任尼勒克縣蘇布臺鄉黨委副書記,2017年8月,因未正確履行職責,失職失責,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受處分我沒有任何意見,但當時確實有前路渺茫的感覺,不知今後何去何從。”張某某說。

  “我們會經常回訪談話,希望你放下包袱、輕裝前行,有什麼困難和問題可以直接向我們提出。”關鍵時刻,縣紀委監委幹部的回訪讓張某某重新振作起來。

  尼勒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貧困人口多、脫貧任務重,張某某被抽調到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工作。一年多的時間,他一頭扎進脫貧攻堅一線,偏遠的山村搶着去、困難的工作搶着幹,表現突出。

  2018年底,尼勒克縣順利通過脫貧攻堅第三方驗收。收到組織部門擬提拔張某某擔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副主任的意見徵詢後,縣紀委監委的意見非常明確:“通過一年來的多次回訪談話和密切觀察,張某某同志表現突出、成績出色,可以勝任這一重要崗位。”2019年2月,張某某的任命順利通過。

  張某某的走馬上任在該縣幹部中引起熱議。“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名幹部,就是要亮明‘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鮮明導向。”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在全國,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依規依紀依法處置回訪時發現的情況,對徹底改正錯誤、工作表現突出的,按期恢復黨員權利、解除處分,並按規定向所在單位和有關部門推薦使用;對思想轉化不徹底、工作態度消極懈怠的,進行重點教育、管理和監督,確保受處分幹部“不掉隊”。

  湖北省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受處理處分幹部教育管理使用工作的辦法》,明確處分影響期滿後,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恢復黨員權利或解除處分,對思想轉變好、綜合素質高、工作實績突出者,積極向組織推薦使用。

  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受處分的幹部加強回訪教育,有情緒的幫助改過,表現好的在影響期滿後,提出推薦使用建議,激勵幹部擔當作爲,實現紀法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愛有溫度。

  (本報記者 李志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