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

  賣了北京一套房,換了曼谷市中心的高級公寓,外加國際學校10年的學費

  》,

  裏面分享過一個例子——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

  同樣350萬,只能在北京東五環外的拆遷房使用面積50平米左右的房子,只能享受周邊連二線城市的教育環境都不如的學校。

  “但如果這350萬在泰國,我可以花150萬在曼谷中心區買個50平米使用面積的房子,而且是全款買。(海馬注:現在150萬基本已經沒辦法在曼谷市中心買到50平米的房子了)

  然後我的孩子還可以上XX國際學校,英國貴族學校曼谷分校。

  剩下的200萬都可以讓孩子在泰國國際學校從幼兒園上到高中了”。

  1、

  讓孩子在泰國上國際學校,成爲了越來越多國內家長的選擇。

  這些家長基本都是中國的中產。

  衆所周知,

  中國的教育資源非常緊張,

  好的公立學校和房子掛鉤,而學區房的價格又令人望而卻步。

  如果不上公立學校的話,國際學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國際學校,原本是給在中國的外籍學生提供母語教育的學習(也有部分學習招收中國學生),

  所以,採用的都是國外的教育體制。

  也因爲沒有采用國內的教育體系,所以未來也不參加高考,

  而是採用外國學制所要求的考試成績,直接申請國外的大學。

  一方面,國內的國際學校,價格不算便宜,差不多學費就得20萬人民幣起步。

  再一個,如前面提到的,很多國內的國際學校,是需要外籍身份才能就讀的。

  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所以,聰明的家長找到了另一條曲線救國的路——

  出國讀國際學校。

  2、

  泰國成爲了很多中國家長的首選。

  選擇泰國,有這些的原因:教學質量好、近、便宜、陪讀方便。

  泰國是中國的鄰國(但不接壤),地理位置上很近,

  由於近些年旅遊業的發展,國內很多城市都開通了飛泰國的直航,加上泰國的簽證很好辦,所以中泰兩國往返非常方便。

  泰國有180多所國際學校,光曼谷就有80+,幾個海島,普吉島、芭提雅也有一些,清邁也不少,

  我曾經在清邁遊玩的時候,就發現當地有很多針對中國人的國際學校廣告。

  泰國的國籍學校,

  可以從託兒所、幼兒園、小學一直上到高中,沒有國內那麼大的升學壓力,

  各種學制都有,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選擇很多。

  泰國這個國家本身非常受歐美人的喜愛,是歐美人的度假天堂和養老天堂,

  很多歐美頂級的貴族私校,都在泰國有分校,教學質量很好,

  比如全英九大公學,有兩所——哈羅公學和什魯斯伯裏中學在曼谷都有分校,

  而同等的教育水平,泰國的國際學校價格比國內便宜了很多。

  之前那篇文章寫過,哈羅公學曼谷分校,學費差不多是13萬人民幣一年的樣子(小學),而北京、上海分校,基本都在25萬人民幣+

  由於泰國的國際學校很多,檔次也有不同,學費差別也挺大的,便宜的一年2、3萬人民幣,貴的20萬人民幣+,總體都還是比國內要便宜不少。

  而泰國的另一個“便宜”,在於它的物價。

  去過泰國遊玩過的朋友應該都能感受到,它的物價真的挺低的,人民的幸福感也很強,

  曼谷這個城市的發展,也有一個國際都市的樣子。

  房價來說,在泰國的外國人買的基本都是精裝修、沒有公攤的公寓,和中國一線城市比,曼谷的房價還是相對低的(市中心約5萬人民幣/平米,相對遠一點的地方約3萬人民幣/平米),

  前兩年,因爲漲勢很好,也吸引了不少中國人來這裏投資(關於泰國房產的投資,之前講過很多次,今天不展開說了,以後有機會再來說說現狀)。

  另,

  如果小朋友一個人在異國他鄉求學,家長肯定會有不少擔心。

  所以,

  針對陪讀的家長,泰國政府也出臺了專門的“陪讀簽證”(一般是父母雙方的一位,另一位也可以採取別的簽證形式留在泰國),

  家長持有“陪讀簽證”可以長期停留在泰國照顧小孩。

  以上。

  3、

  最近有個新聞很有意思——

  泰國個某個新加坡國際學校,是泰國的上市公司,它2018年的盈利,預計是2017年的5倍多。

  其上市的主承銷商估計,2018年它的盈利爲9700萬泰銖(合310萬美元),

  而在2017年,它的盈利只有1791萬泰銖。

  截至目前,該公司股價上漲了約8% ,而泰國股市整體卻下跌了0.2% 。

  這家學校的首席執行官對媒體表示,

  2018年學校淨收入高於預期,其部分原因便是由於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激增。

  在泰國,

  大部分歐美學制的國際學校採用泰英雙語教學,英文爲主。

  所以,想要入學,主要的考覈也是英文。

  之前問過一個泰國的華裔,他告訴我,

  和歐美的國際學校不同,曼谷的幾所新加坡國際學校,可以提供中、英、泰三語教學

  我猜這也是爲什麼這個新加坡國際學校這麼受歡迎的原因,

  畢竟作爲中國人,母語不能丟。

  最後,

  今天說的,

  是部分中國家長的選擇以及他們選擇的理由,並不適合所有人,

  畢竟得要背井離鄉。

  所以,文章並不討論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大家理性看待。

  peace and love~

  

  和海馬小姐一起開眼…角,看世界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