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說過很多次港、美股打新的問題,

  (戳:

  這個市場,一天能暴漲430%+

  )

  在恆指下跌的大行情下,

  堅持打新,大概率是獲利的。

  今年,還將更多的內地公司將登陸港股 or 美股市場。

  不過,關於打新這個問題,

  今天就不再贅述了。

  2、

  港股、美股市場不像A股一樣,設有10%的漲跌幅,

  風險的角度說,港美股市場波動性大,個人風險更高,

  如果是投資小白,沒有太多時間精力研究個股,

  可以選擇關注一下海外的指數基金(ETF基金),

  是可長期配置的一個品種。

  省力省心,適合大多數投資者,尤其是忙碌的上班族。

  主動型基金,基金經理來決定買啥不買啥。

  而指數基金,則是指數怎麼走,它就怎麼走,本質是一個被動的、躺着的“復讀機”,

  尷尬的是,

  很多時候,“動腦子”的主動型基金反而跑不贏“抄作業式”的被動投資的指數基金。

  投資指數基金,

  意味着投資了這一整個所跟蹤標的的“股票池”。

  這些跟蹤的標的,可以是全球主要地區、主要行業、主要公司……的股票走勢,或者大宗商品的走勢,

  相較於個股影響波動的諸多因素,ETF投資,則更多地是對大趨勢的判斷。

  昨天,

  我去新浪旗下的港美股券商華盛證券走了一趟,

  公司的高級分析師分享了一些從當前大趨勢看,可稍微關注的海外指數基金:

  a、跟蹤黃金的指數基金:

  比如GLD,追蹤黃金現貨(倫敦金)價格,

  3月20日晚,結束的美聯儲最新會議上作出了暫不加息的決定,且預期今年不加息,美元走弱,黃金走強。

  b、跟蹤新興市場的指數基金:

  比如跟蹤中國、韓國等新興市場約780只股票表現的EEM,

  比如比如追蹤越南市場的指數基金VNM,

  美聯儲預計今年不加息的新聞,利好新興市場經濟,

  對於高負債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說,要還的利息少了,資金壓力小了,利好經濟。

  c、跟蹤內地消費指數基金:

  比如港股市場跟蹤02817

  今年國內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刺激消費。

  d、債券類指數基金:

  比如追蹤美國整體債券市場表現的指數基金AGG、TLT,

  債券類基金的本身風險相對較低,

  適合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這作爲配置的工具,長期持有。

  關於海外ETF產品的詳細介紹,

  下週二,

  我邀請了分析師給我的讀者做一個更詳盡的講座,

  3、

  以上說到的ETF基金,

  通過華盛證券APP——華盛通,搜索代碼即可瞭解詳情和買賣交易。

  給華盛證券打個廣告。

  華盛證券是新浪旗下的港美股券商,ETF產品、港美股打新,港美股交易,通過華盛證券也都能實現。

  其持有香港1/2/4/9號牌,

  安全性上,完全不用擔心。

  用戶體驗方面,也非常不錯,

  同時,有專門的客服團隊進行指導和服務。

  目前的華盛證券正處在獲客階段,所以給到用戶的福利也非常大:

相關文章